今天,我是給我的朋友朱小龍說幾句話的。
小龍是一個好人,在《南方日報》當記者多年,兢兢業業,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他會用這種方式成為“熱點”……
上圖:
朱小龍的原話是:“比如說在奧運村里面瘋瘋癲癲的給人家德國的運動員展示金牌什么的”,“你以后你不可能跳一輩子水,你不跳水以后像一個白癡一樣能行嗎”。閱讀全文,前一句意思是不夠得體,后一句是假設而非批評、核心意思是還要學習。
閱讀理解完畢。
先批評朱小龍的問題:第一,用詞隨意,“白癡”、“瘋瘋癲癲”這些詞在直播中出現是不得體的,說過的話猶如潑出去的水,被批評,得接受。
視頻表達和文字表達不一樣,文字表達可以針對特定的詞進行闡釋,但視頻不會給你這個機會;就像我的標題可以給“白癡”打個引號,但你肯定不會認為,我覺得朱小龍是個白癡。
第二,“爹味”重了。朱小龍今年40,全紅嬋今年17,從年齡上,朱小龍是全紅嬋的爸爸輩,小龍整個表達的意思是全紅嬋已經開始增強文化學習云云,你說你一個記者,操這個心干嘛,你覺得是在給全紅嬋日后的人生道路提出建議,但憑啥?就憑你是《南方日報》的記者,全紅嬋來自廣東,大家是一家人,我年齡又是她爸爸輩,所以苦口婆心地忠言逆耳?
搞清楚你的身份,畢竟“記者”是網絡上好感度最低的詞之一……
第三,他沒搞懂,天才運動員的邏輯跟一般運動員的邏輯是不一樣的。17歲的全紅嬋兩屆奧運會奪三面金牌,又自帶巨大流量,日后有無限可能性,什么“文化”的不“文化”的,重要嗎?!
再說了,輪得到你評判嗎?
你真是月薪三千的命,操著年入百萬的人的心。
真是一個“白癡”!
現在我嘗試給這件事情總結:在一個網絡直播節目中,《南方日報》記者朱小龍本著一顆給全紅嬋提點建議的心,但奈何用詞不當,表達不妥,然后遭遇了網暴,進而被單位處罰。
昨晚和小龍進行了交流,他讓我不要寫,我本來已經答應他,但今天看社交媒體,文字也好,視頻也好,我覺得這事已經超出了一般熱點事件的范疇。
有人在故意斷章取義,趁機圍獵。
怎么辦呢?身邊很多同行囿于紀律,可能都無法發聲,我是個自由人,那我只能盡自己微薄之力來說幾句話:
朱小龍的錯誤表達可以批評,其所在的南方報業集團的聲明中也已經聲明為“錯誤言論”,但大量自媒體公號喪失事實底線,脫離語境、斷章取義、借機圍獵,難道不比事件本身更惡劣嗎?
沒錯,我只針對那些趁機圍獵的人,朱小龍不值得你們這樣大動干戈,他不是什么大獵物,盡管他是《南方日報》的記者,但在輿論場,他只是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小蝦米,他已經舉手投降,你們還要踏上一腳,讓他永世不得翻身嗎?
好了,我說完了,你們現在可以罵我了。
我臉皮厚,又沒有單位,真的無所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