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kimedia
利維坦按:
在2006年的電影《佩內洛普》(Penelope)中,克里斯蒂娜·里奇(Christina Ricci)飾演的女主,由于家族被詛咒,出生時候就有一個豬鼻子,估計也是受到豬臉女傳說的啟發。
《佩內洛普》劇照。? 豆瓣電影
作為怪胎秀/畸形學的一部分,豬臉女的特殊之處在于,盡管有不少人聲稱目睹過真人,但卻從來無法證實,從這一點來說,這與象人、巨臀女的真實人物原型不在一列中。或許,也正因為如此,對于豬臉女的臆想空間也足夠廣闊,以至于各種傳聞不斷。
1815年夏天,倫敦人聚集在皮卡迪利(Piccadilly)街慶祝英國戰勝拿破侖。人群擠滿了整個街區,交通也因此變得擁堵。正如回憶錄作者里斯·豪厄爾·格羅諾(Rees Howell Gronow)在1864年所寫,一輛馬車吸引了人群的注意。一些人聲稱,他們看到有長著動物鼻子的人從車內探頭出來。那就是所謂臭名昭著的豬臉女(Pig-faced women)。一些人大喊讓馬車停下來,并圍在車旁。面對越來越多的人,車夫驅車匆匆離去。
最荒誕的謠言也可能引發現實世界的狂熱。19世紀初,倫敦不斷發展的新聞業幫助將豬臉女的都市傳說轉變為一種瘋狂的社會現象。
關于宅在家中的神秘豬臉女傳說,早在17世紀就有記載。在最早的故事版本中,一位名叫雅卡敏特·雅各布斯(Jacamijntjen Jacobs)的荷蘭孕婦據說拒絕了一位來到家門口乞討的窮苦婦女和她的孩子。根據荷蘭醫生和作家揚·邦德森(Jan Bondeson)的《雙頭男孩和其他醫學奇跡》(The Two-Headed Boy, and Other Medical Marvels),被拒絕的乞討者詛咒了雅各布斯尚未出生的孩子,使其變成豬臉,而傳說中的雅各布斯的女兒隨后確實出生時有著豬一般的臉龐。
這與所謂豬臉女人坦納金·斯金克(Tannakin Skinker)的故事大致相同。后者是一名富有的荷蘭女人,其母親粗魯地拒絕了一個乞丐。作為回應,乞丐咒罵斯金克,使她變成了豬一樣的樣貌。斯金克是至少五首17世紀民謠和一本小冊子(chapbook,小冊子是一種小型出版物,通常最多包含40 頁,但傳統上少于30頁。它是一種古老的出版物形式,在16至19世紀的歐洲流行,用于傳播各種內容類型,包括民間故事、詩歌、政治和宗教。編者注)的主題。
早期民間傳說講述了豬臉女坦納金·斯金克的故事,她是一位富有的荷蘭女子,其母親粗魯地拒絕了一位乞丐。作為回應,乞丐咒罵斯金克,使她長得像豬一樣。? wellcome collection
后來,作家羅伯特·錢伯斯(Robert Chambers)在《時日之書》(The Book of Days)中寫道,一些都柏林人認為,盡管18世紀慈善家格里塞爾達·斯蒂文斯(Griselda Steevens)慷慨大方,但她也是一個豬臉女,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愚蠢的謠言。頗有意味的是,這些故事都與女性有關,也許是因為社會注重外表美,很少(如果有的話)有類似豬臉男的故事。
到了19世紀,豬臉女已躋身于知名怪物之列。人們對她的恐懼并不像對鬼魂或狼人那般強烈。盡管如此,她還是代表著與骯臟的農場豬親近和人類動物本能的一面。這與她上流社會的地位形成了鮮明對比,讓事情變得更加令人不安。
這個傳說還汲取了對畸形出生的長期迷戀。出生時身體有缺陷的孩子被認為是神靈不悅的體現,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啟蒙思想變得更加有影響力,畸形隨即又被視為孕婦生病、情緒不安或遺傳缺陷的結果。這一故事源于18世紀的厭女文化,在這種文化中,女性的價值、道德和社會地位常常依據她們的外貌受到嚴厲評判。
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歷史學家邁克爾·伊根(Michael Egan)說:“怪物是人類歷史上最神奇的現象之一。每個社會都有怪物。人類創造了怪物。”
對于攝政時期的讀者來說,如果沒有報紙,1815年倫敦的豬臉女可能仍是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坊間謠言。在那一年的頭幾個月,記者和報紙把豬臉女變成了名人——盡管人們對她的存在表示懷疑。
在1815年2月9日《泰晤士報》(The Times)求職廣告欄上,一名婦女表示她愿意“照顧一位面部嚴重受損的女士”,希望這份工作能有豐厚的薪水(盡管在此之前沒有發布過豬臉女陪護的招聘信息)。《泰晤士報》迅速嘲諷了那些相信她的人,并在2月16日發表了一篇文章來羞辱讀者:“我們農村的朋友幾乎不知道倫敦有多少白癡。”盡管如此,《泰晤士報》還是忍不住要描述這個傳說,因為這個傳說通常把這位隱居的女士設定在曼徹斯特或格羅夫納廣場附近的高檔社區。
招聘廣告發布后不久,事情就升級了——這一次,僅僅一周后,就有一則求婚廣告發布。1815年2月17日,《泰晤士報》自陳已經拒絕刊登一位匿名男子向這位女士求婚的消息,并聲稱已將廣告費捐贈,但《晨報》(Morning Chronicle)卻沒有這樣的顧慮。在該報上,這名男子寫道,他“希望向一位面部不幸的人的朋友解釋他的意愿”。
有可能是一位身體殘疾人士引發了有關豬臉女的傳聞,從而加劇了信徒與懷疑者之間的爭論。在啟蒙運動后的歐洲,“‘人類怪物和畸形出生’的故事越來越多。相較于宗教,人們開始從更科學的角度來思考怪物問題,”安德森大學藝術歷史學家坎迪斯·利文斯頓(Candace Livingston)表示。
? wellcome collection
雖然這可能讓一些人相信豬臉女是真的,但她的故事仍然撲朔迷離,隨著媒體對此越來越感興趣,插圖刊登了出來。出版商約翰·費爾伯恩(John Fairburn)出版的一篇文章中,引用了一位豬臉女士前女傭的敘述,她聲稱,即便很高的薪水也不足以克服看到豬臉女面容時的恐懼。
? wellcome collection
? britishmuseum.org
? britishmuseum.org
出版商喬治·斯米頓(George Smeeton)的另一篇文章聲稱這位女士已經排除了結婚的可能性,并展示了一幅諷刺漫畫家喬治·克魯克香克(George Cruikshank)創作的想象中的肖像,包括一個她用來吃飯的銀制食槽。另一張富有想象力的插圖中,豬臉女穿著晚禮服正在與第八代柯庫布里勛爵(Lord Kirkcudbright)共舞。
有些故事添油加醋,把豬臉女描繪成了一個顯而易見的怪物。格羅諾在回憶錄中寫道,這位女士曾咬了一位舉止粗魯的男士來訪者,并發出咕嚕聲將他趕走,充分展現了她獸性的一面。
對很多人來說,這橋段顯然是捏造的。那么,為什么連持懷疑態度的記者都如此著迷呢?部分原因在于怪物和上流社會生活之間的矛盾,尤其是對女性而言。
“如設有一位丑陋的女人,她來自上流社會,受過良好教育,舉止端莊,但外表丑陋,我們該如何應對?”伊根說,“結合這些歷史上的描繪,答案可能不會太好。”
圍繞著豬臉女的是道德感和科學上的獵奇。利文斯頓說:“即使在19世紀,人們也會認為這個人生來如此一定是有原因的,這是一種警示。”
1815年2月26日的《觀察家報》(The Examiner)報道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高貴的女士在懷孕期間被狗嚇壞了。隨后她生下了一個身體殘疾的女兒,作者暗示,這位豬臉女的母親可能也遭遇過類似的事件。
這幅彩色木版畫描繪的是豬臉阿特金森(Atkinson)小姐。? wellcome collection
無論1815年的豬臉女,抑或是坦納金·斯金克那樣的老式民間傳說,這一切都讓倫敦人著迷:那天在皮卡迪利大街,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就足以讓一群人沖上去一探究竟。她代表了倫敦人的諸多焦慮,從階級對立到殘疾女性,再到上流社會如何被一個外表與眾不同的人所顛覆。
到1815年夏天,這個故事熱度開始逐漸消退,只有零星的新聞報道。
豬臉女阿特金森小姐,彩色木版畫。? wikimedia
曼徹斯特廣場的豬臉女和馬德里的西班牙騾子, 喬治·克魯克香克 。? wikimedia
1861年,一位匿名男子寫信給《筆記與疑問》(Notes and Queries)期刊,要求提供有關這位女士的更多信息,并聲稱認識一些見過她的人。一位回復者聲稱他在 1828年左右的一次展會上見過她。
同年晚些時候,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一年四季》(All the Year Round)中寫道:“我想,在每個時代都存在一個豬臉女士”,暗指她與低俗獵奇的表演脫不開干系。
在豬臉女恐慌之后,以豬臉女性為主題的展覽在集市上變得很受歡迎。在集市上,一頭被強行灌醉了的、剃光了毛的熊,被塞進裙子里綁在椅子上,以此來冒充豬臉女——這種恐怖的展示方式后來不再出現,并于1911年《動物保護法》出臺后被正式禁止。
到了20世紀末,盡管剝削性的馬戲團表演大多已經消失,但豬臉女的傳聞仍舊吸引著人們。或許部分原因是,這些傳聞說明我們想要成為的人(比如說,一個有教養、高度社會化的上流人士)與對我們更具動物性的本性之間的矛盾。豬臉女還涉及人們如何對待殘疾人士和那些身體有明顯差異的人。
“我們總是那些對擁有不同身體樣貌的人感興趣,”利文斯頓說,“希望我們能夠更好、更尊重地看待這些身體差異,并真誠地希望了解他們作為人類的身份,而不僅僅是一些鬧劇的要素。”
畢竟,“怪物遠沒有社會想象的那么有趣”,伊根說道。就像任何精彩的怪物故事一樣,豬臉女的傳說可能比這位神秘女人本人更能說明我們,以及我們對差異的迷戀。
文/Sarah Crocker
譯/Agent May
校對/兔子的凌波微步
原文/www.atlasobscura.com/articles/pig-faced-lady-london
本文基于創作共享協議(BY-NC),由Agent May在利維坦發布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