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來講,任何一個車企受到非議,都是這個行業的普遍現象,比亞迪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但面對來自外界的質疑,我認為比亞迪本身還是需要拿出真實力作為回應。
我專門收集了一些信息,發現很多業內、業外人士對比亞迪的普遍質疑分別有:新能源技術還是不夠高;比亞迪的性能技術不好;比亞迪的智能化落伍等等,還都是2024年的言論。
究竟什么才算新能源技術足夠高?時到今日根本就沒有行業標準,比如在燃油車時代,能夠量產12缸發動機的車企,必然就是行業的佼佼者。
新能源目前還沒有這樣的標準條件,但可見的是,比亞迪有了DM、e平臺3.0、CTB、云輦、易四方等技術之后,目前在同性質車企中,還沒有哪個車企站出來說自己超越了比亞迪。
什么叫做比亞迪的性能技術不好?如果就準備了15萬元的預算,想囊括了動力、續航、配置、品質之后,還想要出色的性能,我覺得沒有哪個車企能夠滿足這個消費需求。
事實上,所有研發生產行業一直都存在一個無法違背的命題,低端產品賣實惠,高端產品賣性能,汽車行業也一樣,用日產天籟(參數丨圖片)的價格肯定買不到GTR。
從銷量比例來看,99%的比亞迪車主,確實感受不到它的性能技術,但不等于沒有。我說的就是仰望U9,比亞迪旗下的首款純電動超跑車型,搭載了四電機動力系統,最大功率為1306馬力,峰值扭矩為1680牛米。
零百加速時間為2.36秒,廠家給出的極速為300km/小時。但近期在實測中,仰望U9的跑出了375.12公里/小時的極速,0-400米加速時間僅為9.78秒。
375.12公里/小時、0-400米加速時間僅為9.78秒是什么概念呢?我們對比來看:
著名的法拉利488 Pista Spider極速為345公里/小時,有記錄0-400米加速時間為10.7秒;
蘭博基尼Aventador SVJ極速能跑到350KM/小時左右,有記錄0-400米加速時間為10.8秒;
保時捷911 GT2能跑到320公里/小時,有記錄0-400米加速時間為10.1秒。
375.12公里/小時極速、9.78秒0-400米加速時間就足夠說明,仰望U9不僅僅是零百加速快,它還有很強的后繼動力性能。
在動力輸出持續性上,已經看齊甚至超過了很多純燃油大排量超級跑車,這背后也直接反映出,比亞迪的電控系統已經有了很高的技術水準。
動力儲備和電控技術只是其中兩個原因,仰望U9能實現這樣的極速和加速度,也和它的設計、懸掛有直接關系。
仰望U9的車身采用了先進的空氣動力學,整車配有6組車身風道以及12組主被動空氣動力學套件,風阻系數低到了0.19Cd,在高速行駛過程中不僅可以減緩空氣阻力,同時能夠形成足夠強的下壓力。
仰望U9的懸掛采用了前雙橫臂、后多連桿獨立懸掛,而匹配的云輦-X智能阻尼車身控系統,也是比亞迪云輦系列的旗艦產品,具備阻尼控制、智能感知、剛度控制、四輪聯動、高度控制技術。
可以實現0側傾、0俯仰、三輪行駛和原地起跳功能。有了這些技術加持,能夠讓仰望U9在高速行駛狀態中,具備穩定的車身控制和抓地力,我們也可以理解為,用智能和電動化技術,抹平了和傳統超跑的機械技術差距。
那么仰望U9存在的意義在哪里?畢竟168萬元的高昂售價,對于廣大工薪階層而言,一定程度上和三四百萬的法拉利、蘭博基尼沒有區別。
事實上,一個成熟的汽車大廠,既要有能夠下沉工薪階層的品牌和產品,也要有向上的品牌和產品,就像寶馬M、奔馳AMG、福特GT、日產GTR、本田NSX等性能出色的產品序列一樣,也是主流車主很難擁有的汽車。
事實上,高水平技術可以直接推動全技術鏈的快速發展,哪怕仰望U9的性能永遠也不會下放到比亞迪秦EV上。
但在整個研發過程中,能夠讓比亞迪有更高、更深維度的去探索電動化技術的空白,而彌補空白的過程中,也自然能夠讓旗下全品牌車型得到技術提升,讓消費者直接受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