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一個劃時代的新聞傳遍了全球 清華大學沈陽教授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創作的科幻小說《機憶之地》參加了第五屆江蘇省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賽,并獲得了二等獎 今年第六屆江蘇省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賽再次開始,特設了AI作品賽道,歡迎更多的人來參與,讓我們一起去創造歷史
第六屆江蘇省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賽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江蘇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2021-2035年)》,加強科普科幻供給側改革,提升優質科普科幻內容資源創作和傳播能力,發掘和培養青年科普科幻創作人才,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組織實施“第六屆江蘇省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賽”活動,開展科普科幻創作培訓及優秀科普科幻作品征集遴選。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對象
對科普科幻創作感興趣,年齡在14~45歲之間的青年。
二|時間安排
1.作品征集:
即日起—2024年9月30日
2.專家評審:
2024年10月1日—10月31日
3.公布結果:
2024年11月
三|活動內容
1.作品征集:
主要征集原創科普圖文、科幻作品及科普作品(征集要求詳見附件)。
*本屆大賽特設AI科幻創作賽道,具體要求詳見附件。
2.創作培訓:
開展科普科幻創作培訓,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四|組織機構
1.指導單位:中國科普作家協會
2.主辦單位: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江蘇省科學傳播中心
3.承辦單位: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委會
4.支持單位:長三角科普創作聯盟、全國科幻專委會聯盟、中國科教電影電視協會科幻專委會、陜西省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委會、湖北省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委會、重慶科普作協科幻專委會、廣東省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委會、上海科普作協科幻專委會、天津科普作協科幻專業委員會、南京工業大學、揚子江網絡文學評論中心、常州大學周有光文學院、徐州工程學院人文學院、江蘇譯林出版社、南京圖書館
5.協辦單位:廣東省清遠市作家協會、高校科幻平臺、南京工業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南京工業大學1818科幻協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風云科幻協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幻協會、徐州工程學院星軌科幻社、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學生閱讀推廣協會、南京工業大學“匠心智造”科學家精神學風傳承基地
6.媒體支持:江蘇科技報“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科學大眾》雜志、《譯林》雜志
五|參與方式
參與者可登錄“江蘇省科普作協”“江蘇科幻”官方微信公眾號了解活動詳情。投稿電子郵箱:jiangsukehuan@126.com,文檔命名格式為“單位+姓名+作品標題+科普/科幻”。參加AI科幻作品賽道的同學請在8月30日前將報名表(郵件名:參加AI科幻作品賽道報名表+單位名+姓名)發到郵箱,以便定點發送科幻作品梗概。歡迎加入大賽官方qq群(群號:907691713)咨詢賽事。
六|活動福利
所有參與人員均有機會參加科普科幻創作培訓活動。經專家評選,優秀作品創作者可享受以下福利:
1.作品獲得科普科幻創作、編輯、評論領域的知名作家、學者點評與指導;
2.活動主辦方頒發的榮譽證書;
3.作品擇優推薦給科普期刊、報紙、媒體等公開發表,并在各相關平臺展示;
4.推薦參評“江蘇省優秀科普作品評選活動”“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科普中國青年之星創作大賽”等有關獎項;
5.推薦加入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
6.推薦副高級及以上職稱專家入駐科普中國,參與科普中國資源內容的科學性審核和活動支持工作。
七|聯系方式
聯系人: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 王老師
聯系電話:025-52230684
大賽官方qq群:907691713
附件一:
作品征集要求、版權說明及評審辦法
一、征集作品主題
大賽鼓勵創作者圍繞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氣候變化和生態保護、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新質生產力科研成果進行作品創作。
二、征集作品類型
1.科普圖文
包括科普漫畫、科普圖片等類型作品,要求JPEG格式,提交作品不小于1M。
2.科幻作品
須提交5000字以上稿件。
3.科普作品
包括科學故事、科學隨筆、科學小品文、科普劇本等類型作品,提交作品在1500~5000字之間為宜。
4.AI科幻作品*
該賽道旨在鼓勵參賽者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進行科幻文學創作,如利用AI寫作助手或語言模型進行科幻小說的創作。
(1)邀請國內著名科幻作家設定題目和構思;
(2)邀請全國各高校文學院大學生或者對文學創作感興趣的大學生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參與創作;
(3)作品字數在8000~20000之間為宜;
(4)必須為原創首發的科幻作品,未曾參加過任何賽事或評獎,未曾在任何網絡公共平臺(包括微信公眾號、豆瓣、QQ空間、網絡聊天群等)發表。
三、征集作品要求
1.主題鮮明。須結合相關選題開展創作。
2.科學性。符合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的要求,有助于啟迪智慧,激勵人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
3.思想性。政治思想正確,內容健康向上,反映時代主旋律,代表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
4.可讀性。構思新穎,創作手法和表現形式具有獨創性,深入淺出,富有趣味性、啟發性和感染力,注重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相結合,有較高文化品位。
四、作品版權等其他說明
1.作品須為完全原創作品,且至今作者未將版權、改編權、開發權出讓給第三方,除了AI科幻作品賽道外,其余科普科幻作品不可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輔助創作;
2.為更好地宣傳作品,活動主辦單位擁有傳播權和轉授權,用于線上線下非商業宣傳;
3.每位作者可投不同形式作品共4部,如科普作品1部、科普圖文作品1部、科幻作品1部、AI科幻作品1部;
4.作品內容不得違反國家相關法律規定,不涉及宗教、黃色、暴力等。
五、作品評審辦法
邀請專家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征集的科普作品進行初審、復審和終審。
附件二報名表提取方式:
打開百度網盤點擊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et_dX8mqsHdPD_nFYxwlMw?pwd=iajb
提取碼:iajb
來源 江蘇科幻
轉載 高校科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