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7日的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預賽中,一場跨越年齡界限的較量吸引了全球觀眾的目光。
58歲的中國選手曾志英與46歲的黎巴嫩選手薩哈基安,展開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對決。
盡管曾志英最終以1:4不敵對手,遭遇了“一輪游”。
但這場雙方年齡相加超過100歲的比賽,卻讓網友們感慨萬分。
網友們紛紛表示:“這場對決的意義遠超勝負本身?!?/p>
“兩位選手用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
在奧運會的舞臺上,每一屆都不乏這樣的“傳奇”選手。
61歲的盧森堡乒乓球運動員倪夏蓮,已經第六次登上奧運乒乓球舞臺,她的堅持和毅力令人敬佩。
同樣61歲的加拿大馬術運動員吉爾·歐文,作為本屆奧運會年紀最大的運動員,他的參賽本身就是一種傳奇。
德國乒乓球選手蒂姆·波爾,更是以其豐富的經驗和卓越的技藝,成為參加奧運會次數最多的運動員。
這已經是他第七次參加奧運會,每一次的參賽都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傳奇。
這些選手用他們的行動告訴我們,年齡從來不是限制。
只要心中有夢想有熱愛,就能在任何領域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
他們的故事激勵著我們,無論年齡多大,都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不斷挑戰自我,超越極限。
在這些傳奇選手的引領下,我們看到了體育精神的傳承與發揚。
他們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只要有信念有勇氣,就能在人生的賽場上書寫屬于自己的傳奇。
自幼喜愛乒乓球
1966年,曾志英出生在一個充滿體育精神的家庭。
她的父親曾偉是廣州知名的工程師,母親黃燕則是一位杰出的乒乓球教練。
從小在母親的熏陶下,曾志英9歲便開始在乒乓球臺上揮灑汗水,展現出非凡的天賦。
曾志英的才華很快得到了認可,她被選入廣州少年宮,并在全國青少年乒乓球比賽中屢獲佳績。
16歲時,她正式加入了中國國家青年隊,同時考入了北京體育學院,開始了更為專業的訓練。
在那個時代,中國的乒乓球運動享譽全球。
曾志英憑借其獨特的打法和變幻莫測的球路,迅速嶄露頭角。
成為繼“小將軍”鄧亞萍之后,國家隊最具鋒芒的新生主力。
她的侵略性打法讓對手防不勝防,成為了國際賽場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1983年,22歲的曾志英代表中國隊參加了世界杯和世錦賽屢戰屢勝,一夜之間成為了國際球壇的明星。
許多球評人士認為,她有望接替王勵勤和譚伊蘄,成為下一位“中華大魔王”。
就在曾志英的奧運夢想最為熾熱的時刻,國際乒聯宣布對球拍規格進行重大改革,只允許使用藍膠和黃膠球拍。
曾志英原本使用的球拍型號因不符合新規則而被禁用,這對她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1986年,曾志英在遭受重大打擊后,不得不退出國家隊。
這段經歷成為了她職業生涯中,最黯淡的一章。
曾一度幾近自暴自棄的她,在經歷了深刻的反思后,決定離開故土。
遠赴南美洲的智利,尋求新的人生機遇。
在智利曾志英并沒有放棄,對乒乓球的熱愛。
她在當地成立了乒乓球俱樂部,致力于推廣這項運動,培養新一代的乒乓球選手。
她的俱樂部逐漸發展壯大,吸引了眾多乒乓球愛好者的加入。
曾志英的人生經歷充滿了波折,但她始終保持著對乒乓球的熱愛和對夢想的追求。
賽制改革遠赴智利
從那以后,曾之穎逐漸淡出了國家隊的視野,她坦言自己此后“幾乎沒打過比賽”。
后來,她和弟弟一起搬到了智利,開始了新的生活。
在那里她開了一家家具公司,專營中國進口家具。
球拍一放,就是將近二十年的時間。
在智利當地人發音喊不出她的名字,于是她給自己起了一個智利名字——塔妮婭。
然而,命運的輪回總是讓人意想不到。
重拾乒乓球拍
2002年,曾之穎的兒子正值青春期,沉迷于電子游戲。
為了引導兒子遠離游戲,曾之穎決定帶他去當地的乒乓球俱樂部,讓他多進行體育鍛煉。
塔尼亞拿起球拍,仿佛時間倒流,那些年在乒乓球場上揮灑汗水的日子又浮現在眼前。
雖然她的球技已不如當年那般精湛,但她對切球旋轉的掌控和控球技巧依然嫻熟。
很快就吸引了周圍人的目光,贏得了一片驚嘆。
智利國家隊的教練恰好在場邊,看到塔尼亞的表現,不禁連連稱贊,對她的球技贊不絕口。
沒想到曾之穎在俱樂部里的乒乓球實力引起了轟動,不久她就參加了當地的錦標賽。
在接受《衛報》采訪時,曾之穎笑著說:“我打敗了所有人。”
從那以后,她的兒子也愛上了乒乓球,不再沉迷于電子游戲,變得更加自信。
曾之穎為自己做出這個決定感到自豪。
49歲的塔尼亞仿佛重新找回了,20年前的乒乓夢想。
她開始在球館內刻苦訓練,積極參加智利當地的各類業余比賽。
令人驚訝的是,這位華裔"乒乓奶奶"憑借出色的實力,連續兩年代表阿里卡贏得了全國錦標賽冠軍。
盡管塔尼亞已經年逾五十,但她發現自己的奧運夢想從未消失。
于是,她重新投入專業訓練。
每天進行三個小時的高強度訓練,將全部精力都傾注在乒乓球臺上。
雖然在當地錦標賽打出了小小的名堂,但當時的曾之穎從未考慮過參加智利國家隊。
因此,她再一次放下了球拍,在接下來的二十年里專注于自己的事業。
那一年,塔尼亞應邀參加了南美洲乒乓球錦標賽。
在比賽中,這位58歲的老將展現出驚人的實力,連續擊敗了多名00后選手。
最終為智利國家隊贏得了,女子單打和團體兩枚金牌。
賽后她含淚對記者說道:"我等待這一刻已經整整38年了!"
塔尼亞的出色表現贏得了智利奧委會的青睞,她成功成為國家隊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正式參賽運動員。
這位華裔"乒乓奶奶"終于實現了自己長久以來的愿望,將在年邁之際踏上奧運賽場,為自己的夢想而戰。
58歲初登奧運賽場
2024年7月,塔尼亞身披智利國家隊戰袍,踏入巴黎奧運會乒乓球館。
全場掌聲雷動,熱情如潮。
作為南美洲代表團中年齡最大的運動員,塔尼亞的登場本身就是一個傳奇。
在首輪對決中,塔尼亞將迎戰同齡的黎巴嫩女將瑪麗安娜。
兩位曾在80年代國家隊并肩作戰的老將,如今在奧運舞臺上重逢,這場比賽被譽為“最后一戰”。
賽前塔尼亞回憶起80年代的輝煌歲月,她曾在世界杯上戰勝瑪麗安娜,那時瑪麗安娜已是黎巴嫩隊的領軍人物。
時光荏苒,兩位老將再次對決,已是世紀之交。
比賽伊始,塔尼亞便展現出驚人的掌控力,以11比6先下一城。
隨后,她憑借變化多端的發球和猛烈的進攻,不斷創造得分機會。
最終,塔尼亞以4比0的比分橫掃對手,全場為之震撼。
賽后塔尼亞激動地淚流滿面,與丈夫深情擁吻,慶祝這難忘的時刻。
她對著鏡頭高呼:“我已經等了整整38年!”
盡管在第二輪中不敵德國年輕強隊,塔尼亞遺憾出局。
但她在奧運賽場上展現出的頑強拼搏精神,贏得了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作為智利國家隊的旗手,塔尼亞帶領球隊首次闖入奧運會團體賽八強,創造了智利乒乓球在奧運歷史上的最佳成績。
塔尼亞在接受采訪時激動地說:“38年前,我被迫放棄奧運夢想。但我從未放棄對乒乓球的熱愛?,F在我終于實現了夢想,我會一直打下去,這就是我心中的奧運精神!”
全場觀眾被塔尼亞的感人演講所打動,紛紛起立鼓掌,為她喝彩。
夕陽西下,塔尼亞離開奧體公園時,她凝視著奧林匹克會徽,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安慰與喜悅。
經過38年的不懈追求,她的夢想終于實現。
塔尼亞作為巴黎奧運會上最年長的參賽者,她的故事成為整個賽事中最感人的篇章。
她以頑強的毅力書寫了屬于自己的不朽傳奇,以對乒乓球的執著熱愛守護著奧運夢想的最后希望。
她如同一顆永不熄滅的星辰,照亮了每一個追夢者的心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