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打個補丁:
移民是很個性的選擇,沒有絕對對錯,但看看全球整體格局,能從宏觀上更準確掌握全球流動趨勢。
不看商業機構報告,就看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IOM)發布的《世界移民報告2024》,目前全球約有2.81億移民,占總人口3.6%。
TOP10流入國:美國、德國、沙特、俄羅斯、英國、阿聯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西班牙。
美國斷崖式領先,2345加起來還沒它多,去年美國移民人數再創歷史新高,說明政治撕裂,槍擊頻發,醫療低效、種族歧視嚴重等負面因素并未阻撓全球有錢人和窮人繼續大規模涌入美國。
人身安全是基本生存剛需,大家不帶立場,心平氣和想一想:為何新聞里一天到晚報道美國槍殺案,還有那么多富人往美國跑?
是他們真不要命,還是媒體夸大了美國實際治安狀況?
TOP10移民流出國是:印度、墨西哥、俄羅斯、東大、敘利亞、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烏克蘭、菲律賓、阿富汗。
有趣的是大鵝同時位列移出國和移入國前列,主要是俄烏戰爭導致人口互換——俄境內烏族往烏逃,烏境內俄族往俄逃,烏在流入國排名也高居第13位。
再看對高凈值人群吸引力(投資移民),2023年,吸納投資移民最多的TOP5是:澳大利亞、阿聯酋、新加坡、美國、瑞士。
其中,阿聯酋是國際移民占比最高的國家。
人人都向往更好的生活,包括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法制健全、生活環境舒適,賺錢機會多……
所以澳大利亞、阿聯酋這些國家,不該先去看看為啥那么有吸引力嗎?
這也是我動身去UAE的原因之一吧。
西葡游記內容太多,走之前怕趕不及,有個急事小寶催我半天,得先提醒下:
由于監管一刀切,這月底,人身險預定利率馬上又要從3%降到2.5%,距離3.5%降到3%這才過去多久啊,又有一大波高息產品要下架了……
講真,寫保險挺無聊誒~
消費險條款復雜又晦氣,出了事才賠。
儲蓄險雖有理財功能,但過去幾年每次寫,都是啊~叕降息啦,啊~好產品叕下架了,也不是饑餓營銷販賣焦慮,政策就這么個規定,經濟就這么個形勢,都明牌。
想當年預定利率還有4%+時,你看不上還說得過去。
當年房價還在最后一波沖塔,年漲20%不算多,股市也小牛兩年,有點賺錢效應,5%+銀行理財也還沒有全面凈值化自負盈虧,4%+高息互聯網存款也不用搶,收益率雖然差不多,但流動性比保險強。
當年我推儲蓄險,強調不能靜態看當下,要目光長遠,中國老齡化速度比日本還快,必加速降息,存款最多鎖5年利率,你現在存4.8%利息很開心,5年后拿出來再存,很可能只有3%,到時傻眼!
19年P2P團滅,互聯網高息存款取而代之,風光無限,如今正好5年。
很多人買的5年期存款到期,再存5年,只能買到2%+!
因為口罩以來種種,降息速度比我當年預想得更快……
昨天有荔枝問,這兩年股市樓市大跌,理財收益大降,力哥還能維持財務自由狀態嗎?
我說股市虧的都是閑錢,虧光也不影響生活,才敢三五年一直耗下去,房價是跌了,但我提前出手老破小,入手上海市中心次新和新房,整體看反而賺了,但不管賬面盈虧都不會變現。
能保我財務自由,晚年無憂的核心資產,是前兩年趁還沒降息,給我和力嫂買的巨多年金險和增額壽!
現在預定利率不比當年,卻性價比更高了…
因為當年機會多,現在沒得選。
理財幸福感,也是通過比較獲得的…
你還敢買房嗎?不怕一套20年?
你還敢買A股嗎?就算下跌空間有限,短期內會有上4000點的牛市嗎?
你敢大幅加倉美股或黃金嗎?
都在歷史最高位,天曉得會不會崩。
最多買點債基,但現在這局勢,各種危機四伏,長債風險一樣不小,央媽棒打多頭,這幾天下跌把一兩個月收益都給虧光的債基還少嗎?
短債風險小,走勢穩,但收益可能還不如存款。
剩下什么銀行理財、信托都早不保本了。
現在手里有點錢,最聰明的理財之選是啥?
提前還貸!
看看剛出的7月數據,全都低于預期,經濟還在持續收縮,形勢還在持續惡化……放心,只要下月美聯儲降息,很快就能借到3%的房貸,2.5%的經營貸。
銀行放貸才賺這幾個子,還有什么穩健理財能超3%?
但你存量房貸還有4%+、5%+,不趕快提前還貸,收縮杠桿,不缺心眼嘛?
要是房貸已還清,或壓根不買房,閑錢還能放哪兒?
當然就是儲蓄險——再不下手,連3%長期利率都鎖不住了!
說人話就是:交同樣保費,9月1日前下手,以后能多拿點錢,之后再下手,以后拿錢就會變少!
儲蓄險分很多種,比如分紅險和萬能險,這次預定利率也被要求降低到2%和1.5%,更雞肋。
確定性最高的儲蓄險是養老年金和增額壽險,因為買的時候就把未來每年能返多少錢寫清楚了,IRR一算就出來,不會因險司未來分紅能力和投資盈虧變動。
養老年金沒法提前支取,50/55/60歲后,按月/年支付,直到老死。
如果不幸在領取前掛了,或領了沒幾年就掛,會一次性賠一筆很豐厚的理賠金,給你家人,一般會比你繳的本金還高出很多,不會黑你本錢。
增額壽險靈活性更高,萬一中途要用錢,可提前申請提取部分現金價值。
也就是資金實力雄厚的,優先考慮年金,差點意思,擔心中途要用錢的,優先考慮增額壽。
很多人把房子賣了,股票割了,又沒想潤,這錢也適合買年金/增額壽,就當鎖定利率的長期理財。
以前擔心通脹,現在更怕通縮。
高通脹環境,理財是剛需,機會多,風險也大。
低通脹甚至通縮環境,理財機會少,不虧就是賺。
過去很多人對股市長期回報期望是10%-20%,未來可能只有5%-7%,
所以七步定投中原本打輔助的網格收割才站上C位——哪怕只增收2%,也很了不起,畢竟沒啥通脹哇~
所以有5%+高股息的紅利股才會成為香餑餑——不再奢望股價大漲,只求分紅穩定!
但分紅,能長期穩定嗎?
天曉得……
多說一句,這次新政影響不只儲蓄險,所有長期人身險都涉及,包括更重要的重疾險和定期壽險。
生活在今日中國,對個體而言,最大風險不是什么時局動蕩開倒車,而是你或家人突發重病,因病返貧,因病改命!
年金險啥的是中產富人的錦上添花,窮人最重要的是重疾險和定期壽險,那才是風險降臨時,雪中送炭的救命錢!
但9月1日后再買,同樣保額,就要繳更多保費才行,也就是漲價。
對了,文件中還有這么一段——
監管可能覺得老突然行政命令一刀切降息不利于穩定保險市場預期,索性建立與5年期LPR等存貸款市場利率的聯動機制,其他利率跌,你就第一時間自動跟跌。
考慮到未來大概率還會繼續降息,下一次保險預定利率下調,可能會來得更快,連搶末班車上的機會都不給……
最后兩周,力哥幫大家整理了當下還能買到的各品類性價比最高的產品,有需求的趕快上,沒需求的別硬蹭——
成人重疾推薦:達爾文9號
少兒重疾推薦:小青龍3號
固收型增額壽推薦:鑫璽越
分紅型增額壽推薦:福滿佳
60歲開始領的經典年金險推薦:龍抬頭3.0
5年后開始領的快返年金險推薦:郵愛一生
點擊上方產品名稱,可直接購買。
有不明白的地方,不知道自己當下最需要買哪款產品,可以找人工輔導,點擊下方圖標,預約荔枝保團隊的免費1V1顧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