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特殊時期”開始后,上級為了穩定各高校的混亂局面,于是便派出工作組前去指導工作。然而,在當時那樣的緊張形勢下,工作組自然而然也成為了被揪斗的對象。
不過總的來說,大部分人都是非常支持工作組進駐高校的,因為他們深知,只有工作組的正確指導,學校才能盡快復課,一切才能恢復如初,因此他們也極力反對揪斗工作組。
而在這些反對揪斗工作組的人中,當屬原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譚政文之子——譚力夫(即譚斌)最為出名。
譚力夫的出名,可以說是從一副對聯開始的。
那是在1966年8月初的一天,北航附中的紅衛兵分別到清華、北大、人大等高校張貼出了這樣一副對聯:“老子革命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基本如此。”
事實上,通過這則對聯我們不難看出,階級斗爭的“左”傾錯誤已經影響到了當時的一些年輕人,他們把唯成分論看作是“階級路線”,因自己出生在一個好的家庭而抱有所謂的“自來紅”的優越感。
然而,當時正在北工大念書的譚力夫卻有不一樣的看法,他在堅持階級路線的前提下,指出了這則對聯存在的問題,他建議補充另外一副對聯,即:“老子革命兒接班,老子反動兒背叛——應該如此。”
譚力夫認為,前面一則對聯只說明了過去,是唯成分論的,而后一則對聯則指明了未來,是不唯成分論的。因此,如果只張貼前一則對聯是不恰當的,只有兩則對聯合在一起,才足夠全面。譚力夫的這一意見,受到了當時很多青年的一致贊同。
通過“對聯事件”,譚力夫開始變得小有名氣,不過,在當時那樣的形勢之下,有名氣也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果然,就在該事件結束后不久,北工大一些與譚力夫觀點不同的人,便紛紛要求他在關于工作組和階級路線的辯論會上表態。
那么,譚力夫又該如何應對呢?
譚力夫的應對方式從來都只有四個字,那就是——實事求是。
其實,譚力夫也是一名“紅二代”,他的父親譚政文是一位從長征中走出來的老紅軍,1935年長征勝利抵達陜北后歷任陜甘寧邊區政府保安處副處長兼地方部長、中央社會部地方部長等職。北平解放時期,他還先后擔任過中央社會部副部長、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公安局局長等職,是接管北平的第一人。
建國后,譚政文更是一路升遷,歷任華南分局常委、社會部長、廣東省公安廳廳長、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等職。然而,由于長年累月的辛苦工作,譚政文同志最后于1961年12月12日不幸離世,年僅51歲。
譚政文同志有著一名共產黨員無私無畏的坦蕩胸襟和一個革命者實事求是地工作作風,他的這一優秀品質也深深影響了他的兒子譚力夫,使其能在當時那樣的局勢下無懼無畏。
辯論會上,譚力夫作了發言,他說:絕大多數的老干部和工農、干部子弟都是好的,即使他們有一些缺點和錯誤,也是“老革命遇到了新問題”、“小革命遇到了大問題”,但絕不能將他們打成所謂的“老反革命”和“小反革命”。
除此之外,譚力夫也不同意在不分青紅皂白的情況下就沖擊、批斗和侮辱黨的各級干部,更不同意把攻擊工作組和沖擊黨的干部這樣的錯誤行為,說成是什么“右派翻天”。
至于那些幸災樂禍之人,譚力夫更是嗤之以鼻,他甚至還質問這些人道:“黨的干部犯錯誤,你們高興什么?”
在整個發言過程中,譚力夫始終秉持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并一再申明擁護北工大的工作組。
這位當時年僅24歲的大學三年級的年輕共產黨員,憑借著對黨和革命事業的忠誠,講出了許多人想說而不敢說的話。從今天來看,譚力夫的這一番慷慨激昂的發言,縱然也有一定的缺點,但理應給予高度評價。
一石激起千層浪,譚力夫的這篇發言很快便流傳各地,受到了許多人的歡迎。但毫無疑問,這篇發言肯定不為造反派所喜。
這年10月16日,陳伯達在中央工作過會議上,肆意歪曲譚力夫的觀點,對他橫加指責,而譚力夫也因此受到了嚴重的沖擊。
1968年7月,譚力夫大學畢業后,曾先后在內蒙古、山西、北京等地服役,其在國防社會管理領域苦心研究20年,后以大校軍銜奉調轉業到國務院直屬單位從事經濟、人事等管理工作,充分發揮自己之所能。
1996年2月,譚力夫因在專業領域表現突出,被批準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這年7月,他還被任命為文化部辦公廳主任。
1997年10月后,譚力夫擔任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一直干到2003年9月退休。譚力夫同志一生著作很多,如《成功金杖——用人之道》、《赤子白話》、《故宮新語》、《半山亭記》等,都非常地有名。
值得一提的是,譚力夫還是《中華古文明大圖集》的總策劃之一。要知道,這可是海峽兩岸首次合作出版的大部頭著作,其意義不言而喻。
如今幾十年過去,那段特殊時期已然成為了歷史,但人們卻忘不了那個剛直正義、無懼無畏的年輕人——譚力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