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丨熱點丨軍事丨為農
這里,是龍牙正在爬的一座山。
是的,美軍情報極為精準。
這個現象的因素是多元的,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導致美國的情報極為精準:
一是技術滲透,美國利用其在通信、信息化和互聯網方面的技術優勢,通過大量出售通信設備掌握了絕大多數國家的信息化系統,從而對他國的通信了如指掌,這是美國情報系統優勢的最主要因素。
信息基礎設施重要性不言而喻,只要不是故意裝傻都知道這東西有多么的致命,簡單來說民用所謂的“保密手段”最多最多算是一種“自我安慰”,信息基礎設施在別人手里,你這點“保密”其實是透明的。這也是為什么華為和5G那么招黑的根本原因,甚至不惜動用機器人、AI整天在網上罵,因為信息基礎設施不在美國人手里,他的情報精準度立馬下降一個數量級。
這也是美國對于中國產信息基礎設施出海那么忌憚的原因,華為買東西給伊朗,為什么美國反應那么強烈?很簡單,用了華為的設備,伊朗的情報他搞不到了。
二是人力滲透,通過安排“裸官”、安插眼線、收買“鼴鼠”等等方式進行人力滲透,對情報對象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某些高官都收入囊中。歐洲、歐盟身為盟友都別想逃過,堂而皇之名正言順的安排美國裸官占據關鍵位置。
這一套當然也要與第一套手段配合,阿爾斯通殷鑒不遠。到現在世界上三套互聯網:中國、俄羅斯、美國各有一套,老毛子是最近才反應過來的,而歐盟甚至反應過來的時間比老毛子長,但是老毛子都搞成了,歐盟至今一丁點進展沒有,依舊完全對美國單向透明,這里面不得不提到這些滲透進去的人物的“功勞”。
至今為止,除了美國,完全體的先進獨立信息系統,只有中國人有。
三是技術偵察。美國的傳感器技術也是極為先進的,包括偵察衛星、遠程雷達、合成孔徑雷達等等各種方式的偵察手段都首屈一指的先進,地面、空中、外層空間偵察設備數量大、技術先進。
四是專業化的情報判讀系統,這一點很多人會忽視,其實極端重要。搜集來的信息紛繁復雜而且真假參半,沒有一個大型的專業化情報判讀組織,這些原始的信息其實沒什么用。這里面AI初篩、人工精判,美國人是走在前面的,我們現在的水平相對還比較低。
我軍基層軍官里甚至到了2010年左右才開始有的情報判讀課程和考試,情報判讀意識還不強,對于情報工作的重視也不夠,很多年輕軍官內心里還沒有“情報是需要判讀的”這么一個概念。據我個人感受而言,衛星圖像識別、敵軍裝備辨認等等能力,在基層作戰部隊掌握的人還不多。
總之,坦率的說,我軍、我國在情報戰中還處于劣勢,但是已經是世界第二,這個毫無疑問。有賴于我國獨立開發完成的通信和信息化系統的幫助,我們的情報工作至少“自保有余”;但是反滲透、反偵察、反策反還不夠,技術偵查手段還不足,情報判讀能力還很差,“進攻不足”。
是的,自保有余、進攻不足。我軍的情報能力還不足以應對進攻性部署要求,還比較被動。
那是不是就沒辦法了呢?
要意識到一點:情報工作的目的是為了達成各種各樣的“突然性”。
比如說作戰中,達成戰役級別的“突然性”極為重要,在敵人意識不到的地方發動戰役,將能夠極大限制敵方優勢。既然情報工作的最終目的是達成“突然性”,那么在“自保有余”的前提下,采取別的手段來取得突然性,效果也是一樣的。
通俗的說,我們固然沒辦法在情報戰中欺騙、誤導美國,但是可以用別的辦法來達到突然性的要求,比如說“麻痹”。
東部戰區部隊在臺海地區舉行“聯合利劍-2024A”聯合軍事演習的突然性就非常強,臺非法武裝、美軍、日自衛隊都沒能做出有效反應。而我軍在48小時內(自5月20日賴某人發表演講算起)就完成了集結、出動了部隊、投送了足夠軍事力量。
這是臺軍一個退役“將領”發表的看法,你不會比他還專業吧?他是這么說的,“解放軍這一次的演習整備十分的緊迫,集結戰力十分的強大。”也就是說東部戰區部隊完成集結的時間完全出乎意料,在沒有任何征兆的前提下迅速完成了作戰部署、出動了部隊。
這種突然性的結果就是極限壓縮了對方的反應時間:實際上現代部隊不可能在48小時內做出有效反應。戰區級部隊的戰備等級轉換時間無論如何都以“周”為單位,美軍、日自衛隊和臺非法武裝都是如此,48小時投送到位,他就無論如何都沒辦法了。
其實東部戰區完成動員集結,也是要以“周”為單位的。
那么為什么這一次東部戰區的一切動作都成功欺騙了美軍、日自衛隊和臺非法武裝呢?難道他們的那些先進傳感器都沒發現嗎?
我知道很多不專業的外行網友對于2022年佩洛西竄訪臺灣事件極為不滿,把2022年之后例行性的軍事演習稱為“炸魚”,對于這種態度我不予置評,僅僅從軍事學專業的角度來談,這種“按部就班”的例行性演習,其實已經達成了非常良好的戰役突然性,在眾目睽睽之下形成了單方面情報優勢。
通過前兩年雷聲大雨點小的例行演習,我東部戰區部隊實際上已經完成了重型裝備的調整部署,完成了戰區部隊的集結待命,完成了大型軍事行動的準備工作,完成了臺海地區的“切香腸”動作,甚至完成了與地方民事、外交的聯動工作準備。
這就是你看到明明不占情報優勢、偏偏就是可以達成突然性的原因。
隋滅陳的典故很多人都知道,隋朝建立的過程中隋軍就是以多次軍事演習為“障眼法”徹底麻痹了陳軍神經,達成的進攻突然性。
你抱有什么樣的政治態度和立場其實我完全不關心,我也根本不愿意跟你扯什么“立場”的犢子。只是客觀理性的看待東部戰區歷年演習你會發現,我軍真的是非常善于打“弱勢打贏強勢”仗,以弱勝強一向是我們的傳統。
即使是在情報劣勢下,也能爭取到戰役突然性,并且明明白白告訴你你也沒法改變。現在東部戰區明明白白擺出來了,難道你美軍第七艦隊常駐臺灣?你自衛隊派兵住在臺灣?那不好意思,那就撕破臉了。你臺非法武裝也是一樣沒辦法,你不可能7乘以24小時讓草莓兵們全天候戰備,也沒辦法把戰備水平拉到跟東部戰區相同的程度。而且,你太弱了其實無所謂。
當然了,你就是犟死了是“炸魚”,那也無所謂,你正好就是被麻痹的對象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