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林 勇
作為閩江上游的生態屏障,福建省邵武市將綠色發展作為其核心發展理念。近年來,邵武市全面加強食品產業的系統規劃建設,深入踐行大食物觀,優化土特產品牌化戰略,積極構建“5+N”特色產業體系,創新林下經濟發展模式,有效促進鄉村振興和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深度融合。
科技引領,助力產業升級
“掃除白發黃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詩圣杜甫對食藥物質黃精的補益養生益處贊譽有加。生長于武夷山脈的邵武多花黃精,被視作藥食同源的養生佳品。邵武市將黃精產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產業,致力于打造集種植、加工、研發、推廣、康養于一體的三產融合發展模式。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邵武黃精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產品涵蓋黃精茶、黃精丸等,遠銷國內外市場。
“我從小就跟著父輩種植黃精,最初只有幾十畝,2018年注冊成立合作社后,種植面積擴大到了650畝,并延伸了種苗繁育和精深加工產業鏈條。”邵武市紅垅草藥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趙魏宇介紹說,2022年,合作社注冊了“吳厝紅垅”商標,年加工鮮品黃精量達到7.5萬公斤。
2019年,國家區域性中藥材(多花黃精)良種繁育基地落戶邵武,投資2500萬元對多花黃精種源收集、良種篩選、種植示范等進行統籌規劃,并被科技部授牌“邵武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依托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新技術”,經過多年的推進,邵武發展多花黃精繁育面積900畝,現已建起年產2800萬株的多花黃精繁育基地。
2023年10月,“邵武黃精”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注冊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擁有了國字號“身份證”。同時,邵武市與福建省農科院、福建農林大學等科研單位合作,成立了省內首個集農業科技創新、示范推廣和人才培養于一體的“黃精科技小院”。這一平臺不僅推動了黃精種植技術的創新,還通過福建潤身藥業有限公司的帶動,助力廣大農戶和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好道地多花黃精種植,實現了科研成果轉化與產業升級。
“我們改進傳統九蒸九制工藝,開發優質黃精茶、黃精丸等系列產品,去年產量達25噸,產品暢銷福州、廈門、上海等地。”紅垅草藥合作社負責人趙許能說。
今年5月18日,邵武市農業農村局與福建寧德展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簽約黃精等中藥材全產業鏈項目。該項目計劃投資5.5億元,建設黃精等中藥材種植、加工、銷售集散平臺產業園,助力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此次成功簽約,為今后邵武中藥材產業特別是黃精產業的全面發展起到示范作用,將助力邵武加快構建集種植、加工、藥食藥膳、休閑康養、中醫保健等為一體的特色中藥產業鏈。”邵武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陳小林介紹說。
目前,邵武共有黃精種植企業、合作社和加工企業20余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1家,南平市級龍頭企業3家,多花黃精種植面積24150多畝,開發了黃精茶、黃精果脯、黃精餅、黃精酒、黃精原漿飲料等32款黃精產品,產值近2億元。
政策支持,夯實發展基礎
近年來,邵武市通過林下套種模式,在管護林木的同時一并管護林下產品,提升土地利用率。在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動和工作專班推進下,竹業、制種、食用菌、中藥材、茶葉等綠色產業總產值突破60億元。
“我們依托‘森林生態銀行’、鄉鎮土地流轉平臺等動態更新林下空間資源余量、地塊分布,通過電視、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發布林下空間流轉及招商信息,引進潤身、金湖源等一批全產業鏈龍頭企業落戶邵武,建立健全林下經濟產業招商項目庫。”邵武市林業局局長劉捷告訴記者。
“企業提供種苗,按需派發訂單,農戶在荒林、荒山及林下種植,帶動農戶增收。”劉捷說,“以潤身中藥產業科技示范園鄉村振興合伙人計劃為例,潤身與片仔癀藥業合作,開展‘公司+基地+農戶’的道地中藥材發展模式,種植鐵皮石斛、多花黃精等藥材,帶動200戶林農參與進來,平均每戶年增收1.6萬元。”
為護航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近10年來,邵武市發展改革、農業農村等有關部門,通過爭取專項資金和給予配套補助等多種方式,投入鄉村振興和農業產業發展資金20多億元。在政策助力下,邵武與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合作,建立獼猴桃良種繁育基地,實現年出苗量100萬株;搶占菌種種業生產高地,2023年食用菌(鮮菇)總產量達2.3萬噸,產值2.5億元。
地處邵武中西部的沿山鎮作為竹制品加工基地,擁有豐富的竹蓀種植所需的竹屑(竹制品下腳料)原料,有種植食用菌的傳統。沿山鎮砂坑村竹蓀種植大戶謝九良從2015年開始種植竹蓀,得益于政策和技術扶持,種植面積從最初的幾畝發展到眼下的18畝。他告訴記者,按照一年兩茬來算,預計年產值27萬元,除去生產成本,可增收15萬元。
為解決“賣難”的銷路問題,沿山鎮引進客商駐點收購,提供信息、住房、倉儲等方面的服務。每年的烤菇季節,沿山鎮都有數十位古田收購商進駐。針對竹蓀不好保存的特點,沿山鎮投資建設了3座冷庫,存貯量約500噸,并開展大田農殘、重金屬調查,對竹蓀生產全過程進行品質檢測監測。
2024年,全國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創建,沿山鎮入選“農業產業強鎮項目立項名單”,將獲得中央財政補助資金1000萬元。
近段時間以來,邵武市圍繞好山、好水、好生態,深耕綠色特色產業,著眼“建圈強鏈”,拓展產業鏈條,著力梯次培育,形成具備競爭優勢的可食用、可藥用特色產業,“接二連三”呈現加速態勢,并向融合型發展。“面對未來,邵武市將重點圍繞‘1+3’綠色生態產業,育龍頭、強鏈條、聚集群,突出發展‘5+N’特色產業體系,提升邵武黃精、碎銅茶、和平豆腐等品牌影響力。”邵武市副市長林新長說,市政府將繼續高度重視發展食用菌產業,加大對綠色食品產業的支持力度。
經過多年的努力,邵武市已將“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經濟價值,為區域經濟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