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是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十年前,誰要說中國研發的電車能夠將西方研發的油車打敗,相信誰都會覺得這個人肯定“瘋了”。
因此,那時候的比亞迪宣布“一門心思”造電車時,大家對其都是滿眼的嘲笑。
不理解、謾罵和不看好充斥著整個互聯網,人們都覺得比亞迪未來一定會倒下,因為電車就是沒有未來的。
如今,短短時間時間,新能源汽車如同雨后春筍般出現,各種款式各種技術讓人應接不暇。
根據乘聯會的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累計乘用車銷量為172.9萬輛,其中87.9萬輛是新能源,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7%。
也就是說,有超過50%以上的老百姓新車選擇的是新能源。而相比之下的燃油車,同比下滑了26%。
雖然燃油車不想承認,但如今數據徹底說明,燃油車的時代真的結束了。
此外,根據比亞迪執行副總裁現何志奇的確認,7月份新能源中斷上險率也很高,達到了50.8%,新能源已真正的成為主流。
有些人可能會說,只是上險率高一點,銷量多一點,怎么就成為了油車該結束的時代了?
但其實,還有三點可以說明油車的“末日”確實很快來臨了。
第一,新能源的銷量比例提升很快。
前面的數據介紹中,7月份對比去年同期,新能源的銷量增長了37%。
去年新能源市場其實就已經很蓬勃了,大家以為今年新能源或許不會有真的大的銷量比例。
可如今數據一出才發現,短短一年時間人們已開始更接受新能源,如果再繼續這樣下去的話,新能源的滲透率很快就會突破60%甚至70%,那時候就只有東北還會對油車有所偏愛,南方幾乎都會是新能源了。
第二,許多車企都不在燃油車領域里投資。
目前很多車企都不在燃油車領域投入巨資進行研究了,反而將矛頭都對準新能源,大眾要在未來的5年中,累計投資1200億用來研發電氣化和數字化。豐田也有同樣的計劃,在2030年以前投資135億美元研發新能源。
根據麥肯錫的研究報告顯示,大部分車企如今都將資金傾向新能源研發,未來燃油車的研發資金會越來越少?
第三,燃油車的運行當時不合適智能。
如今的新能源車是越來越智能,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也是爐火純青。
但總的來說,這些高級功能都需要大量電的支持,可燃油車的電池都小,都很難支撐新能源車的運行,而未來隨著功能的增多,對電量的使用將會更大。
此外,燃油車的結構更加復雜,內燃機也容易出現問題,且占位置更龐大,加上燃燒不穩定,匹配自動駕駛功能也不會線性,最終很難向“時代”靠攏。
其實,如今還是有許多人對于新能源車有所抵觸,可時代的步伐不會因為這些抵觸的人而不前進,不然比亞迪也不會大火特火,不會讓綠牌正式成為多數派。
回過頭來看,比亞迪當年深耕新能源的想法,如今確實是率先了一步,震動發電,原地掉頭以及原地起跳等功能的加持,讓比亞迪在新能源技術里遙遙領先,成為了我國新能源汽車里的一桿旗幟。
未來,希望比亞迪能夠再接再厲,誕生出更多高端技術,引領新能源汽車發展,同時也希望其能夠繼續讓利于老百姓,讓每個老百姓都能享受新能源帶來的科技感!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走出自己一片天的中國汽車,最終一定會走向全世界!
我相信,不知道大家信不信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