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家用SUV,除了我們熟悉的哈弗H6、比亞迪宋PLUS DM-i等國產車型,合資陣營里的本田CR-V也是繞不開的一臺車,憑借著扎實的質量、實用的空間以及不錯的經濟性,自2004年被引入到國內之后,20年間總銷量已經超過了300萬輛。
然而就是這樣一輛經典車型,在進入今年之后銷量卻是急轉直下,除了2月份因為春節假期的影響只賣出了7046輛之外,在剛剛結束的7月份,它再一次銷量低于1萬輛,9673輛的表現環比大幅下滑了41.6%。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或許更能夠直觀的體現出本田CR-V當下的處境,在2023年,本田CR-V累計銷量達到了194376輛,平均下來月均銷量為16198輛,作為對比,過去的半年里,該車的最高月銷量也“只有”16570輛,將將達到了去年的平均水準。
那么,為何本田CR-V突然遇冷?消費者又為何不愿意為這臺車再買單了呢?今兒個咱們就來說說看。
自身產品力一般
如上文所述,一直以來本田CR-V的賣點都是質量、油耗以及空間,不過呢,隨著競品車型在動力、質量端的不斷進步,它的優勢已經不再明顯。
我們不妨拿出本田CR-V、大眾探岳、現代途勝以及豐田RAV4榮放四款車型來做個簡單的對比。可以看出,本田CR-V的優勢在于車長以及車身寬度上,而軸距方面則是被大眾探岳和現代途勝所超越。
在動力層面,本田CR-V搭載的1.5T發動機參數表現只能算中等,表現最好的是現代途勝,同樣是1.5T動力,它的最大功率為147kW,峰值扭矩達到了253N·m。在消費者比較在意的能耗這塊兒,本田CR-V也是四款車型中唯一一臺WLTC綜合油耗超過7L的車型。
除了產品力不再占優外,本田CR-V在內飾用料以及配置方面也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吐槽,以它的入門版車型為例(指導價為18.59萬元的240 TURBO兩驅活力版 5座),該車便沒有配備前/后倒車雷達、倒車影像、無鑰匙進入、外后視鏡電動加熱等基礎功能。
國產汽車的崛起
除了自身產品力的止步不前之外,本田CR-V還要面臨著國產汽車的競爭。
翻看7月份SUV車型的銷量排行榜可以發現,排在本田CR-V身前的便有比亞迪宋PLUS DM-i、理想L6、宋Pro MD-i、吉利星越L、宋PLUS EV、奇瑞瑞虎8、比亞迪唐DM-i等多款國產車型,它們的售價與本田CR-V都有著一定的重疊。此外,在同價位段還有長安深藍S7、吉利銀河L7、零跑C10/C16等車型具備了不俗的實力。
國產車之所以能夠快速崛起,除了質量端的不斷完善之外,其在用料、智能化、動力等層面相比于同價位的合資車都有著明顯的優勢。
終端售價還有進一步下探空間
雖然合資車型銷量下滑是大趨勢,不過呢,并非所有車型都表現不佳,就如豐田RAV4榮放這臺車,其在7月份就賣出了16683輛,銷量創5個月來的新高。
從產品力來看,豐田RAV4榮放與本田CR-V并沒有太多的差別,但是豐田RAV4榮放的終端優惠來的更大,在很多地區,入門版的2.0L CVT兩驅都市版車型的裸車售價已經來到了12萬元上下,反觀本田CR-V的終端售價仍超過了13萬元,作為消費者來講,自然是會去選擇性價比更高的豐田RAV4榮放。
總的來說,本田CR-V依然是那臺各項都能打到70分的經典SUV車型,哪怕放到2年前,它也依然能打,不過如今的車市早已今非昔比,國產SUV一款接一款的推出將車市的競爭帶入了白熱化,產品力止步不前的本田CR-V最終只有“挨打”的份兒。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