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郭沫若是著名的文學家、詩人、劇作家,其實他還是一位富有成就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1948年,他正是因為考古學領域作出的成就,而當選為當時的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他的歷史學、考古學著作《甲骨文字研究》《卜辭通纂》《奴隸制時代》等,都在學界具有一定的學術地位。
新中國成立后,郭沫若有一段時間對清朝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他興致勃勃地搜集整理一大批珍貴的文檔資料。但是,當他著手來閱讀這些文檔資料時,發現了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里面許多資料是由滿語寫成,根本讀不懂。
郭沫若
郭沫若早年留學過日本,自然精通日語,還與一名日本女子談過戀愛。他的英語很好,翻譯出版了幾本書籍。他還懂得德語,因為當時日本人仰慕德國的醫學技術,日本醫學科學生都要學習德語。他甚至能夠看懂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將別人眼里猶如天書一般的甲骨文翻譯成現代文字。但是,他偏偏就不懂滿語,面對一堆滿語文檔資料犯起了難。
當然,郭沫若不會因為語言問題就打起來退堂鼓。得想辦法克服這個困難。他想來想去,想到了正在文史研究館工作的溥儀同志。他想,溥儀是清朝的末代皇帝,自然應該很熟悉滿語吧?他從小就受過良好的宮廷教育,還寫過一本回憶錄《我的前半生》,能不能請他來協助自己翻譯這批用滿語寫成的文檔資料呢?
郭沫若便去找溥儀,說明了來意。溥儀聽了,微笑地拒絕了,說:“我不懂滿語。”
這個回答讓郭沫若愣住了。他設想過溥儀有很多回答,比如說爽快地答應,比如說找個靠譜的理由拒絕,可萬萬沒有想到是這個回答。他想,作為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怎么可能不懂滿語呢?
溥儀
那么,溥儀有沒有沒有撒謊呢?
溥儀三歲登基,從醇親王府搬到皇宮居住,從小就受過良好的宮廷教育,這一點郭沫若倒是沒有推斷錯。這是因為,清朝入關之后,雖然采用了明朝的架構,大量任用漢人官吏,并且積極學習中原文化,但是卻從來沒有放棄他們的本族語言,即滿語。那時候,不管是皇帝下達的諭旨,還是官方正式文件,都使用滿語和漢語兩種文字書寫。每一名清朝皇帝,從小就配備了滿文老師,教習滿語。
不過,隨著康乾以來,以漢字和漢語為代表的漢文化逐漸侵吞著滿語的地位,再加上雍正年間,由于皇帝不懂福建和廣東官員的方言,推行了一次內容為普通話推廣的“官話改革”,使得說漢語、寫漢字成為當時的官方主流。大量滿洲貴族子弟放棄了難懂、難寫的滿族語言和文字,開始學習漢語、漢字。以至于乾隆皇帝見到這種情況非常著急,專門在紫禁城立了一塊《訓守冠服騎射碑》,告誡和勸告滿洲貴族子弟們,不要忘記祖宗血性,從而被中原文化同化。
這塊碑里寫道:“時時以學習國語、熟練騎射、操演技勇,諄切訓誨。”這里的國語指的是是清朝的官方語言滿語;騎射則是八旗引以為傲的騎馬和射箭兩門技藝,被視為清朝的立國之本。由此可見,在乾隆皇帝看來,學習八旗貴族子弟學習滿語的重要性,不下于騎射。
乾隆皇帝
乾隆十七年,乾隆皇帝還更一步下達旨令,在旨令中明確指出:“朕于本年冬間,或明年春間,查閱,其優等者,格外施恩。儻仍不學習,以致射箭平常,不諳清語者,定從重治罪。”這是說,乾隆皇帝要親自檢查八旗貴族子弟的騎射和滿語成績,成績好的要給予賞賜,成績差的要從重處罰。
我們不清楚,乾隆皇帝到底有沒有因為八旗貴族子弟的騎射和滿語成績不好,就給他們予以嚴懲,畢竟史料上沒有類似記載。但顯而易見,乾隆皇帝很難依靠出臺幾項措施,就扭轉八旗貴族子弟學習漢語、漢字的大勢所趨。其實,就連乾隆皇帝本人,就是一位忠實的漢文愛好者。他一生寫了4萬多首漢文詩歌,數量快趕上整本《全唐詩》了。雖然絕大部分詩歌乏善可陳,但我們還是能夠看到他對漢文化的傾慕和學習之情。
到了清朝晚期,八旗貴族子弟學習滿語和騎射就更加流于形式了。就連皇帝也不例外。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清朝皇帝們的朱批,發現他們的漢字書法一個比一個好,這說明皇帝們的漢文水平在逐漸提高。與此形成鮮明的對比是,諭旨上的滿文朱批卻是越來越少。
溥儀入宮后,隆裕太后按照清朝皇室的傳統做法,給他配備了幾名帝師。這些帝師里面,有漢文老師陳寶琛,有滿文老師伊克坦等人。
我們常說,“名師出高徒”,一個好的老師是可以使用正確的教育方法,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陳寶琛出身名門,又是翰林出身,學富五車,還在福州老家教了20多年書,開辦了30多所學校,培養了700多名畢業生,堪稱“桃李滿天下”。他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對年幼的溥儀循循善誘,讓他對學習漢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興趣是最大的老師。”有了這種興趣,溥儀進步很快。
陳寶琛
后來,陳寶琛曾經表示,溥儀的漢語文化水平大概屬于大學生。如果沒有陳寶琛等人的悉心培養,晚年的溥儀是不可能完成寫出《我的前半生》這本書。
在滿語學習方面呢,就不盡如意了。伊克坦是光緒十二年的進士,滿語造詣很高。他長了一臉黑麻子,身材短小,授課時不茍言笑,讓溥儀覺得很無趣。溥儀小時候很調皮,上課時不專心聽講,不是信筆涂鴉,就是偷看閑書,甚至鬧到要用腳指頭去扯伊克坦的胡子。伊克坦很生氣,又不敢打罵溥儀,只好跑去向皇太后告狀。皇太后訓斥了溥儀一番,溥儀挨了罵,更加失去了學習滿語的興趣,成績自然是一塌糊涂。
因此,多年以后,溥儀會在自傳《我的前半生》中說:“滿文也是基本課,但是連字母也沒學會,就隨老師伊克坦的去世而結束。”他只會簡單的幾個滿語單詞,其中一個是“伊立”,意思是“平身”。老師前來上課時,需要向他行跪拜之禮,他要回答“伊立”,請老師站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