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桌子先生
來源 | 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1
巴黎奧運會,落下帷幕。
中國隊以40塊金牌,91塊獎牌的好成績,完美收官了這趟四年一遇的征程。
有人圓夢巴黎,有人夢想隕落。
有人嶄露頭角,有人走下神壇。
但無論結果如何,當他們代表中國競技體育最高水平出現在巴黎賽場上的那一刻,就應當得到我們的敬意和掌聲。
他們中有很多我們熟知的名字,馬龍、孫穎莎、全紅嬋、陳夢。
也涌現出了更多之前不曾了解過的人。
比如黃雨婷、盛李豪,謝瑜,潘展樂,這些討論度很高的后起之秀。
他們都展現了非常精彩的看點。
巴黎奧運會徹底落下帷幕,但就在結束的這兩天,在國外有一個奧運參選選手,火遍了整個網絡。
她叫伊麗莎白·斯沃尼,是匈牙利的一名選手。
她火的原因不是她的成績有多好,也不是她的實力有多強悍。
而恰恰相反,她被評為“奧運史上實力最差”的運動員,是“爭議最大的運動員”,也是“經歷最逆天和最傳奇”的運動員。
為什么史上實力最差卻能火遍整個網絡?
她的經歷到底有多傳奇?
別急,聽我們一一和你分解。
該傳奇女子參加的項目,叫女子自由滑U型池。
看過這類比賽的應該知道,這個項目的看點就在于各種高難度的動作,比如騰空飛起、回旋等。
然而在碩大的比賽臺上,傳奇女子一上場,表現得簡直可以用“穩如老狗”來形容。
她不是發揮穩定,而是真正的“重心穩”。
只見她從U池的一邊,有條不紊地呲溜向另一邊。
然后再穩穩當當地呲溜回來。
全程沒有任何花哨的動作,觀眾以為她還在熱身呢,沒想到該傳奇女子的比賽已經結束了。
這時,連解說員的CPU都給干懵了。
“比賽開始了!!好的…很穩…好的...額...她結束了自己的表演...”
也是體驗了把一張巧嘴卻無處施展的憋屈。
最終,伊麗莎白只得到了可憐的30分,排名倒數第一。
而當記者的鏡頭對準她時,她只是佛系一笑。
一臉我對自己很滿意的樣子,優雅退場。
這一幕,全場無一不感嘆,真是個奇女子。
到底是誰把她放進來的?
水平這么差的菜鳥,怎么混到奧運會的?
難道背后有黑幕?
而當伊麗莎白的參賽經歷被扒出來后,網友們徹底服了。
2
這個傳奇女子出生于美國,從小就沒有運動天賦,但她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
她畢業于哈佛大學,曾經在硅谷一家公司做HR,履歷光鮮亮麗。
聽起來和奧運八桿子打不著。
那是怎么腦門一熱要去參賽的呢?
機緣在于她小時候的一個夢想。
當時,她看見奧運五環在電視上被緩緩抬起,眼神中裝滿了驚艷與期待。
在或許連奧運有什么項目都說不清的年紀,她為自己立下了一定要去參加奧運會的目標。
目標立下了,怎么去實現呢?
要咱們普通人,無非是找一個喜歡的項目,做做規劃,按部就班地練習。
但這個傳奇女子劍走偏鋒,她不去看自己擅長什么,而是看奧運會有哪些項目有機會讓她參加,哪個賽道競爭少。
一開始,她瞄準了鋼架雪車。
她知道美國這個賽道競爭有多激烈,于是她跟隨媽媽轉到了委內瑞拉籍。
只要練成了,她就可以代表委內瑞拉出戰奧運。
然而,即便她努力了很多年,這個項目實在太難了。
就像一道怎么也跨不過去的天塹一般,攔住了她的奧運夢。
于是,傳奇女子立馬轉換了賽道。
既然這個不行,那總有能行的。
再三考察之下,她選擇了自由滑U型池的項目。
但美國和委瑞內拉的競爭也很激烈,于是她就瞄準了爺爺的匈牙利國籍,轉到了競爭更小的匈牙利。
此時的匈牙利,并沒有同意她代表國家去參賽,只是答應把她納入考慮的范圍,因為他們自己有本身實力不錯的選手。
但她沒有氣餒,覺得自己“混”奧運的第一步已經達成了,慢慢在靠近目標。
于是,她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其中。
雖然說是“混”,實力不行,但你也別小瞧了她,以為她真是在混日子。
一個沒有天賦的人,往往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否則即便方向走對了,沒有日夜兼程的趕路,也到不了終點。
她一邊刻苦地訓練,一邊拼了命地攢積分。
可要攢積分,就要參加積分賽。
這些積分賽,舉辦的地點分布在全球各地。
再加上她每次都只做最基礎的動作,得分很少,迫使她不得不參加比正常選手更多的比賽。
這中間的報名費和路費,根本不是一個普通社畜能承擔的。
怎么辦?
伊麗莎白把自己逼到了極限。
沒有錢,她就在訓練之余沒日沒夜的兼職。白天做客服,晚上做服務員,什么雜活都干過。
在沒錢的時候,她連飯都吃不起,只能吃一勺花生醬拌飯,勉強充饑。
就是在這么極限的生存環境下,伊麗莎白硬是為自己攢出了路費。
因為她知道,她這種水平,錯過了任何一場積分賽,都可能讓之前的所有努力白費。
所以她將自己壓榨到了極點。
可此時的她,還是不能代表匈牙利去參加比賽,似乎這些積分用處不大。
但皇天不負有心人,終于,她等到了匈牙利奧組委打來的電話。
原因是匈牙利原本的幾名參賽運動員因意外受傷退賽,她終于等來了替補上場的機會!
于是就有了開頭奧運的那一幕。
旁人只道她幸運,有規劃和頭腦,可看似輕松的機遇的前提,是她已經提前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哪怕這只是百分之一的希望,她也用盡了全力。
她為了遙不可及的夢想,燃燒殆盡,沒人知道她經歷了多少常人不可忍受的艱難和苦熬。
都說她平庸,但我們忘了,努力本身就是一種天賦。
3
除了夠狠夠拼,該傳奇女子身上還有一種特質,就是心特寬,鈍感力特強。
舉個例子。
當她費盡千辛萬苦,憑著能掙一分是一分的樸素精神,終于跐溜滑到奧運的時候。
迎接她的卻是網友潑天的鄙視和嘲笑。
你想啊,多少運動員努力了半輩子,才有機會站在這里,甚至可能因為一點傷病就無奈退賽。
而她既不專業,也不優秀,靠“鉆空子”、“投機倒把”地入了圍,看起來似乎很不公平。
面對破天的輿論,這要擱普通人身上,心態不知道得碎成啥樣。
可傳奇女子一副自己實現了夢想,不在乎別人看法的傻樂樣,她意志堅定地說:
- “那些懷疑我的人,實際上是在鼓勵我繼續努力,我無愧于心。
- 雖然這目標在很多人眼里看起來特別不切實際,但我還是做到了...”
她根本不在乎別人怎么說她,怎么評價她。
這就像是在心里裝上了一個開關,將別人的聲音全部關在門外,完全屏蔽、冷眼旁觀,只注視著自己腳下的路。
只要自己完成了心中的目標,就不怕嘲笑,即使被罵也從不在乎。
在達成目的之前,路上無論是風景還是陷阱,都不會吸引她前進的目光。
所以,因為她的“傳奇經歷”和身上“稀缺的品質”,她在網上火了起來,也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名人。
4
為什么我要通過奧運會寫伊麗莎白的故事?
因為我覺得她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普通人學習的稀缺品質。
一、以結果為導向的執行力。
梭羅說過:
一個人若能自信地向他夢想的方向行進,明確知道他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樣子,他是可以獲得通常還意想不到的成功的。
就像伊麗莎白一樣。
她是完全以結果為導向,反推行動,一步步設立計劃。
她先確定自己的目標就是參加一次奧運會,然后她就仔細研究哪些項目還有機會,哪些國家還有機會,甚至不惜換了兩次國籍,極大地吃到了信息差的紅利。
她是在確定路徑之后,才投身刻苦鍛煉的,她有很強的規劃能力和對目標研究的能力,這種以結果為導向反推的能力,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其實仔細想想,當我們想要拿到某個結果,想要參加某個項目,是不是也可以以結果為導向去反推和努力呢?
其次,我要重點強調的,就是它強大的屏蔽力。
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會因為他人的評價,他人的否定,讓自己陷入內耗的境地。
別人說一點什么東西,就會敏感地覺得對方是在批評自己,嘲諷自己。
我們就像是一塊情緒海綿。
總是“吸收、共情”他人的感覺,并常常為此精疲力竭而忽視了自己的目標和感受,從而畏手畏腳,很難干成事。
而伊麗莎白呢?
她對別人的評價卻有頂級的屏蔽力。
我清楚我自己要什么,你再怎么罵我也不會讓我動搖。
這才是真正的狠人心態。
你又不是人民幣,哪能人人都喜歡?
不用費力證明自己,也不要試圖說服別人。
- 任何引起你內耗的人和事,多想一下都沒有必要,把時間和精力都留給自己,終成大事。
三、真正的成功,就是用自己的方式過好這一生。
伊麗莎白對自己參加奧運會,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很多人笑她傻,覺得這樣非常不值得。
為了一場既拿不到獎金又拿不到獎牌的奧運比賽,賭上人生,傾家蕩產,真的值得嗎?
就算實現了奧運夢,伊麗莎白又真的成功了嗎?
但,其實仔細想想,人生成不成功那有什么標準呢?
人生沒有值不值得,只有愿不愿意。
別人眼中缺乏性價比的選擇,卻是她真心喜歡并愿意為之奮斗終生的夢想。
既然選擇了就無怨無悔。
哪怕最后顆粒無收,得不到任何回報,但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不已經是一種勝利了嗎?
所以,我很欣賞那些活得很灑脫很通透的人,他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知道自己不要的是什么,刪繁去簡之后,過著成熟而又清新的人生。
這是很多人渾渾噩噩一輩子,都想不明白的道理。
- 每一種人生都很好,只有猶猶豫豫的人生最壞。
*作者: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塊腹肌的兼職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職員,三觀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觀 ,個人微信公眾號: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