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一年一度的高考錄取已全部結束,從8月下旬起,新一屆大學生將陸續走進大學校園。在高考錄取中,最受關注的無疑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畢竟,能考上這兩所頂尖大學的學子,可謂千里挑一。
數據顯示,今年全國高考考生達到前所未有的1342萬人,清華、北大合計錄取本科生為6700余人,全國平均錄取比例為萬分之五。當然,各省份由于考生人數和招生人數不同,錄取比例并不相同,如高考第一大省河南省考生為136萬人,實際錄取為420人,錄取比例約為萬分之三;而北京6.8萬名考生中,錄取人數為580人,錄取比例為千分之8.5,相差近30倍。
從清華、北大在各省份招生人數來看,北京以580人位居第一,畢竟是高校所在地城市;河南以420分排在第二,每年超100萬的考生人數,競爭壓力很大;招生人數超過300人的省份有:浙江(380人)、湖南(350人)、四川(340人)、河北(330人)、湖北(320人)、江蘇(320人)、廣東(300人),也有部分招生人數較少的省份不足100人。
從錄取的中學來看,90%的生源集中在100余所重點中學,尤其是錄取人數超過40人的30余所頂尖高中。
多年來穩居清華、北大錄取人數第一的是人大附中,2024年錄取人數超過150人,不過,與2023年清北錄取超過200人相比,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排在第二的衡水中學系,高達145人,與去年的107人相比大幅增加,說明衡水中學在河北省的霸主地位進一步提升。
排在第三位的清華附中,清北合計錄取100人,比去年的80人同樣有大幅增加,排在第七位;重慶的巴蜀中學和浙江學軍中學兩大名校,均以錄取94人并列第四位。浙江作為五大學科競賽排名第一的省份,多所中學表現突出,如鎮海中學與杭州二中,分別以70人和54人的佳績,躋身榜單前10強和前20強,共同書寫著浙江教育的輝煌篇章。
重慶的四所超級中學——巴蜀中學、重慶八中(68人)、重慶三中(60人)和重慶一中(55人),在清北錄取人數上同樣表現出色,四校合計錄取人數達到277人,占據了重慶市清北錄取總人數的九成左右,彰顯了山城教育的雄厚實力。
同樣表現優異的還有湖南的幾所超級中學。湖南省的長郡中學、湖南師大附中和雅禮中學,作為湖南省教育界的佼佼者,也在清北錄取人數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分別達到75人、65人和45人,前兩者位居全國前十強,后者穩居前25強。
2024年清華、北大在上海合計錄取約220人,與往年相比,生源分布更加多元,來自24所中學,去年由上海中學獨占鰲頭,今年則有百花齊放的趨勢,其中上海中學47人、華東師大二附中46人、復旦附中43人,交大附中17人。
隨著清北錄取人數前三十強準入門檻提升至40人,可以預見,未來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各省市區超級中學之間的較量,已不僅僅是學生個體之間的比拼,更是學校辦學理念、師資力量、教學模式等多方面的綜合較量。
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