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隆慶四年(1570年),海瑞受到同僚排擠、誹謗,罷官回鄉,在海南瓊山閑居。
在辭官奏疏中,他憤而痛斥道:舉朝之士,皆婦人也。
兩年后,張居正取代高拱,擔任內閣首輔。
海瑞聽聞張居正是位實干家,并且銳意改革,于是又對朝廷燃起希望。他滿懷期待地給張居正寫了一封信,委婉表達了自己為國效力的愿望。
不久,張居正回信,言辭懇切地婉拒了他。這封信也在暗示海瑞,只要我張居正在,您就別想復出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直到張居正死后一年多,海瑞才重新得到起用,得到一個不大不小的閑職。
眾所周知,張居正是偉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政績斐然。而海瑞,此時早已通過他那封《治安疏》把嘉靖罵了個狗血噴頭而馳名天下,成為百姓傳頌的偶像。
照理來說,張居正與海瑞應當攜手合作,共同干出一番大事業。可是,張居正為什么不肯重用海瑞呢?
張居正的回信中,其實寫得很明白,信中如此說道:
三尺之法不行于吳久矣。公驟而矯以繩墨,宜其不堪也,訛言沸騰,聽者惶惑。仆謬忝鈞軸,得參與廟堂之末議,而不能為朝廷獎奉法之臣,催浮淫之議,有深愧焉。
大概意思是,朝廷的法律,很早以前在吳地就成了一紙空文。您用法律來嚴格要求他們,他們肯定不能忍受,所以謠言四起,別人一聽到就害怕。我現在雖然擔任要職,參與國家的重大決策,但沒法為朝廷獎勵奉公守法的大臣,平息那些謠言,實在愧疚得很吶。
信寫得很客氣,但這番官場辭令的潛意思,海瑞哪能聽不出來。吳地官場早就爛了,我張居正再牛逼,也不可能把他們全部罷免。為了維持穩定避免出事,那就只能犧牲海大人了。
另外一個方面,張居正是名臣不假,他本身也是個能吏,生活奢華到沒邊。或許張居正開始并不是這樣,但在昏暗的晚明,要想保住自己,他得先在這個骯臟的世界里生存下來。他得忘記自己的初心,愉快投身于渾濁的官場,與曾被自己鄙視的那些人同流合污,他先得讓自己成為一個官僚。
所以張閣老對官員的要求絕對不是清廉,為官清廉?那又如何?你要沒點毛病,張閣老還不敢用你!
這與海瑞水火不相容,張居正怎么可能提拔海瑞?那不是跟自己對著干嗎?
終海瑞一生,當過教諭、知縣、主事,最高職位是隆慶初期的右僉都御史。品級不能說低,但這與他的名聲是絕對不相匹配的。而且很快,海瑞又被外放為應天巡撫,遠遠離開權力中樞。
以致于后來,海瑞的官職都有一個特點——高官閑職,沒有什么發揮余地,也不用你干什么正事。海瑞這樣的人,已經被朝廷高高掛起了。從隆慶朝到萬歷朝,不管是高拱當政,還是張居正當國,誰都不肯重用他,海瑞一直也沒能回到北京。
幾百年來,人們之所以稱頌海瑞,除了稱頌他的勇敢,更多是因為他身上的清官光環。海大人從不貪污,沒有灰色收入,對所有人一視同仁。但也就僅此而已,海瑞名氣很大,做了一輩子的官,政績卻實在有限。大部分時間,他都是被供在衙門里的一尊佛,朝廷和官場對于海瑞的評價和態度非常一致——道德典型,堪稱表率,但這個人沒有辦法承擔更為重要的實際工作。
海瑞有能力,但他能改變什么嗎?不可能的。中國古代有過那么多王朝,仔細審視過來不難發現,真正的清官絕對是鳳毛麟角。不能說清官都是無用之人,但他們能起到的作用也和海瑞一樣有限,因為在特定歷史條件下,這本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海瑞是君子,而君子本身是不存在于現實的。人人都稱頌海瑞,可人人都想做徐階高拱張居正。就好比江西周公子,人人痛罵周公子,可人人又想成為周公子。
所謂清官,在古代整體的浩蕩濁流中絕對無力扭轉專橫腐敗的大趨勢。與貪官、昏官相比較,清官不過千萬分之一,其力量完全不足以在黑暗中投射光明。
因為他們根本不會被見容于上層官場,也不可能有舞臺給他們發揮。別說你一個海瑞,十個八個又如何,也休想把這渾濁的世道變得天朗氣清!
1582年,萬歷清算已去世的張居正,閑居十多年的海瑞再次被舉薦。時任首輔申時行給海瑞寫信:
維公祖久居山林,于圣朝為闕典。茲起家赴命,榮蒞南銓縉紳,為之生色。往時南中頗尚羔素,今此風少衰。公祖幸臨,計當丕變,至于菲劣叨冒,罪過良多,尤賴教言,以為佩服。翹企無任。
這封信的意思是:您一直閑居山野,這對圣朝來說實在是過錯。現在您重赴任官職,讓大明朝熠熠生輝。以前啊,南京那地方特別崇尚節儉,現在這種風氣已經衰竭了。如今您大駕光臨,最好不要改變,至于那些頑劣、貪婪的過失,非常之多,應當依賴言語教化,讓他們心服口服。非常期待您的上任。
申時行的話,就差直接挑明了:皇帝讓你再次當官,是想用你的名聲點綴太平。那地兒可能會讓你不高興,但你不要惹事,說他們幾句就得了。
此時海瑞已70多歲,赴任南京后,他果然收斂了很多。但即便如此,還是不斷招致同事的排擠與詆毀。重回官場三年后,海瑞徹底心灰意冷,主動提出離開廟堂。
在寫給好友梁云龍的信中,海瑞這樣說道:
七十有四非做官時節, 況天下事只如此而已, 不去何為?
——我不走,還呆著干嘛呢?
但是皇帝不讓。
海瑞數次上表請辭,萬歷不準,還安慰他“安心供職”。終于在萬歷十五年十月十四, 海瑞病逝于南京任上,享年 75 歲, 朝廷追贈為太子太保,謚號忠介。
海瑞罷官,到底也沒有罷成。馬翔宇是幸運的,他畢竟不是海瑞,我們也不是生活在大明。
只能說,海瑞生錯了年代。如果是一個能讓海瑞大行其道的社會政治環境,那就是老百姓的好社會;如果是一個海瑞生存不了的社會,說明離公平公正以民為本還差得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