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貨幣政策主要任務或仍在于支持寬信用(歡迎關注杠桿游戲)
撰文|張銀銀&編輯|欣欣然
日前,央行發布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24年第二季度)》(下文簡稱“報告”),全面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回顧第二季度貨幣政策操作,并對后續經濟環境與貨幣政策進行展望。
看完這份報告,杠桿游戲認為有不少值得注意的信息或提法。
比如對我們理解未來的貨幣政策框架、利率,包括房地產,都很有價值。
不廢話,我們直接進入主題。
1、貨幣政策主要任務或仍在于支持寬信用。報告認為,全球經濟增長動能偏弱,外部環境嚴峻性和不確定性較大;國內經濟有復蘇潛力,要堅持底線思維和發展信心。
從海外看,央行關注的問題包括全球增長動能走弱、主要發達經濟體通脹回落速度不及預期、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海外金融體系風險等。
海外央行維持高利率,境內外利差高企,對人民幣匯率、跨境資本流動有一定制約。
從內部看,“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經濟運行出現分化,重點領域風險隱患仍然較多,新舊動能轉換存在陣痛”
經濟具有“強大韌性、巨大潛力和有力支撐”。關于內需,報告分為服務消費和新領域新賽道的發展空間,以及海外經濟體補庫帶來的消費電子等行業上行周期。
圖表來源|中國銀河證券(特此感謝)
報告延續一季度報告提法“合理把握信貸與債券兩個最大融資市場的關系,引導信貸合理增長、均衡投放”,并新增提出“支持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深入挖掘有效信貸需求,加快推動儲備項目轉化”。
另外杠桿游戲注意到,通脹持續偏低,貨幣政策有寬信用以推動物價水平溫和回升的需要。
2、貨幣政策框架轉型。總來說,如杠桿游戲上文所言,逆周期調節力度有望加強,“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基調不變,新增了“推進貨幣政策框架轉型”。
一方面貨幣力度趨寬,同時貨幣政策目標更多元,貨幣調控框架轉型此次報告與以往較多不同之處,體現在調控方式的轉型。
報告說“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發揮央行政策利率引導作用”,政策利率的權威性將有所加強。
這些說法都是有所指。
我國存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逐步推進,持續多年,存貸款利率經歷了從行政管制到自律管理的市場化改革進程。
圖表來源|德邦證券(特此感謝)
德邦證券的研報說,第一階段是貸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第二階段自律管理接替行政管制;第三階段則是LPR 改革與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形成。
517新政過后,商業貸款利率已實現市場化,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存貸款利率形成機制基本實現。
央行逐步完善貨幣政策工具箱以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報告強調“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
3、做好五篇大文章。報告指出“堅持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二季度以來,結構性貨幣政策增量頻出,4月和6月分別新設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和保障性住房再貸款。
圖表來源|德邦證券(特此感謝)
五篇大文章或需結構性工具更加積極支持,后續或增設更多結構性工具或將現有工具擴容以精準支持經濟結構轉型發展,對應對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減碳環保、普惠養老等重點領域加大金融資源的支持力度。
4、房地產方面,加大金融對保障房建設的支持力度,先立后破用好各類金融支持政策。報告說“著力推動已出臺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央行提到,6月央行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后,支持的收購標的由商品住房擴大到商品房,用途由租賃擴大到可租可售。
央行指出“引導金融機構強化金融保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觀察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除加速發放外,是否有擴容的可能。
另一方面,明確住房租賃產業是房地產新發展模式的重要環節,政策或加大支持。
央行在本次報告專欄3中強調“構建房地產新發展模式”、“支持住房租賃產業可持續發展”。
圖表來源|德邦證券(特此感謝)
專欄3說:
在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深刻轉變的新形勢下,我國存量住房規模已然很大,住房租賃產業是未來房地產新發展模式的重要方向。
央行會繼續圍繞房地產新發展模式給予各類金融政策支持,金融和其他政策形成合力,進而盤活存量去庫存培育住房租賃產業。
通過“先立后破”進行政策支持,其中“立”是指“創立新發展模式”,在“去地產化”背景下,上半年地產放松政策持續加碼擴圍,央行通過優化調整首付比、房貸利率等降低居民購房負擔,釋放購房潛力,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支持各地探索商品房庫存“收儲”建設保障房模式,支持構建市場+保障的住房供應體系。
“破”是指“打破現有地產‘高庫存+低需求+價格回落的格局’”,從而結束地產現有的負反饋循環,同時也要注意防范化解地產融資等相關風險。
近年來,貨幣政策積極支持化解存量金融風險,著力支持房地產企業特別是頭部房企的融資渠道穩定,先后出臺了金融支持地產十六條、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等政策。
德邦證券認為,未來更大規模的地產“收儲”或會加速推動房地產新發展模式的建立,國央企在保障房的建設和供給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不排除未來由國央企通過政策性銀行貸款等工具來進行收儲從而推動保障房建設的可能。
當然,杠桿游戲認可不少分析所言,若大規模收儲是收購現金流壓力較大的民企的在建工程及庫存現房,需關注道德風險問題,確保政策在執行層面可以落地。
5、進一步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這一點,杠桿游戲就不多說,大家都明白,但是要讓股市好起來,不容易,8月12日的成交額不到5000億元了。
圖表來源|開源證券(特此感謝)
6、利率市場化、海外貨幣政策怎么走。報告的專欄1介紹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利率市場化的探索歷程,以及當前存貸款利率的形成方式,表示將進一步督促指導金融機構提升市場化定價能力。
專欄5密切關注海外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走向,討論了美聯儲降息條件增加,但降息時點仍不確定,央行關注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對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外溢影響,并指出“人民銀行將密切關注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動向,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現貨幣政策仍要做好準備應對外部挑戰。
總的來說,我國貨幣政策關注“內外均衡”,這要求央行在制定貨幣政策時不僅要考慮國內經濟、物價等情況,也要考慮到其他國家貨幣政策方向及其邊際變化對我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外溢影響,這其中美國是最重要的外部經濟體。
若美聯儲如預期于9月開啟降息,杠桿游戲認同人民幣匯率有望在年內保持窄幅震蕩的觀點。
7、防風險主要聚焦地產、地方政府、中小金融機構、資管產品。報告強調理財規模擴大后的利率風險。報告指出“落實好防范化解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重點領域風險的各項舉措,堅持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對于風險的表述較上季度更為具體,特別地,報告首次提示了債券資產的風險敞口和防范利率風險,指出“對金融機構持有債券資產的風險敞口開展壓力測試,防范利率風險”。
報告警示,部分資管產品尤其是債券型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明顯高于底層資產,主要是通過加杠桿實現,存在較大利率風險。若后續利率回升,相關資管產品凈值回撤也會很大,或意味著央行及監管部門后續可能對資管機構強化監管,金融機構銷售資管產品時應加強投資者服務。
本文未標注出處的財務圖表,均源自有關公告,特此說明并致謝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杠桿游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注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杠桿游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