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中國民心舞蹈愛心大使,資深媒體人陳鳳玲一行走進江南影視藝術職業學院交流學習,了解了這所以文化藝術為主體專業的地方性應用型高校在中華傳統文化傳承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江南影視藝術職業學院學校位于無錫市藕塘職教園,南臨錢胡路、西臨錢藕路、北臨文良路、東臨恒新路,憑借無錫萬億元城市的實力優勢、影視之都的市場優勢、藕塘職教園的教育優勢和自身的資源優勢,成為江蘇唯一、無錫獨有的培養“影視-文化-旅游-服務”專業人才的特色院校,至今已辦學26年,有20000多名畢業生。
學校專業優勢明顯,設置音樂和表演類、影視和傳媒類、動漫和數字技術類、美術和藝術設計類、空乘和高鐵乘務類等20多個招生專業,開通專科接讀本科和國際“3+1”、“3+2”讀本讀碩通道,富有優越的就業和發展空間。
其中最具特色的教學內容便是惠山泥人。2006年惠山泥人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位列全國三大泥塑藝術之一,是具有代表性與典型性的中華傳統文化與民間藝術。為進一步加強我國文化遺產保護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普及,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2018年該校藝術設計學院與無錫惠山泥人研究所合作成立無錫惠山泥人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引入惠山泥人非遺資源。圍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無錫惠山泥人文化開展藝術展覽、非遺教學、藝術研究、互動體驗來傳承及傳播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并承擔中心的管理與運行。
中心展廳面積約890平米,由大師工作室、藏品展廳、泥文化展廳、互動體驗和創作訓練區等構成,分設趙建高大師工作室、收藏陳列中心、民俗街惠山泥人實訓室、工藝體驗互動區、泥文化展廳等部門,并在本校藝術設計學院成立無錫惠山泥人文化藝術傳承師生團隊——“惠泥藝術團”。
今年5月,研究中心惠泥藝術團申報的《惠山泥人——小板戲》項目中標2020年度江蘇省高雅藝術進校園傳統藝術校園傳承專項,項目由“無錫市趙建高鄉土人才大師工作室”惠山泥人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無錫惠山泥人研究所所長趙建高領銜多位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同臺展演。
同時,學校辦學條件優厚,投資一億多元建設的彩虹劇院,占地80多畝、建筑面積3萬多平方米的ART小鎮,富有古典風范的民俗街,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光影空間”,具有實踐和體驗綜合功能的藝術大世界,以及校內外景拍攝基地“怡馨園”等,云集各專業的經典設備設施,為教學實訓提供了保障。學校教育資源豐富,高級職稱教師、海歸教師、企業轉制的教師比例均高于國家規定,百家校企合作企業、影視劇制作中心、影視工程教育研究院等為學生提供了就業創業發展空間,學生就業率、畢業生平均月薪、高薪就業率等指標均列同類院校之首。
據校相關負責人介紹,學校確立“品質+能力”的育人宗旨,堅持德育為先和職業能力的培養目標,采用項目教學模式,實現學生“從作業-作品-產品的知識轉換”和“從課堂-工作室-企業的角色轉換”以及“從學生-準職員-職員的身份轉換”,培養有信仰、有道德、有志向、有文化、有能力、有紀律的“六有新人”。并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為學生“建一個好平臺、找一份好工作、取一份好回報”為服務質量標準;堅持教育為地方建設服務,領銜無錫市傳媒藝術教育集團、全國航空乘務教育培訓專委會、全國東西部藝術教育聯合專委會、成立無錫市政行企校文化藝術人才培養聯合體、無錫市大學生文化科技創業園和無錫市太湖民俗文化研究中心、惠山泥人藝術中心等,傳承和弘揚地方傳統文化,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在繁榮地方文化事業中發揮積極作用。
陳鳳玲在參觀后表示,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愛好者及推廣者,江南影視藝術職業學院無論是在專業設置還是學生能力的培養上都展現出了一個高水平藝術院校的專業及用心,相信同學們通過在這里的學習將來一定能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貢獻力量。(陳鳳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