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好,我是喜歡折騰又熱衷分享的雷軍!第1步點關注不迷路,共同探討生活的各種問題!?_?
一文讀懂助聽器各種知識點。
什么是助聽器?
助聽器是一種幫助聽力受損者改善聽力的電子設備。助聽器的原理就是聲電轉換的過程,將各種聲音信號轉化為電信號,通過放大器將電信號進行放大,再轉換為聲信號,從而將聲音放大。通俗來說,助聽器通過麥克風接收聲音,將聲音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然后經過放大器處理,再由受話器將電信號還原為聲音信號,通過出聲孔傳出放大的聲音。這樣,聽力損失者就可以聽到聲音了。
一些高端助聽器還可以利用智能降噪技術、雙耳融合等新技術來改善聽力狀況,尤其是在噪聲環境下的清晰度。根據不同的聽力損失情況,助聽器可以對不同頻率的聲音進行有針對性的放大,確保聲音放大而不吵,最小化失真地將聲音傳遞到耳朵里。
助聽器的常見形式:
我們常見的助聽器,大部分都是入耳式。有迷你入耳、掛耳式入耳。最近幾年,助聽器為了迎合消費者越來越時尚,出現了特別像藍牙耳機的入耳式、掛脖式、骨傳導等各種形式的助聽器。
耳聾都有哪幾種狀態?
根據耳聾的發生部位與性質分為以下幾類:傳導性耳聾、感音神經性耳聾、混合性耳聾。
按照聽力下降的程度,目前臨床上多以語言頻率(500、1000、2000Hz)的平均聽閾為準,分為以下幾類:輕度聽力障礙、中度聽力障礙、重度聽力障礙、全聾。
助聽器怎么選?
以前的傳統助聽器品牌,由于技術的壟斷,可以說不思進取。動輒大幾千上萬一只的助聽器,價格貴不說,外形幾乎是千篇一律,甚至可以用丑來形容。而現在的消費者需要的是個性和多元化。由于技術的進步,助聽器這一領域變得越來越不高不可攀。由于給家里的長輩挑選助聽器,我接觸了一些品牌。發現現在新入局的一些品牌,除了助聽器的基本性能之外,還額外地帶來了新技術、新樣式和新的理念。今天我給朋友們分享的就是一個新銳民族助聽器品牌。技術全面,設計時尚,功能還比較完善,關鍵是把高高在上的價格打下來了,而且還有特別貼心的小配件,有需要和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町石這個品牌起初是提供降噪技術解決方案的專業公司,曾為國際多家耳機和助聽器制造商提供技術支持。目前主要致力于解決助聽器行業的諸多問題,死磕降噪這個關鍵點,并出口到歐美多年。從技術這方面來講,町石TINX是行業內唯一擁有大量降噪黑科技的品牌,也算是中國的專業老牌子。
包裝
看到這個包裝,如果不讓看助聽器那幾個字的話,很多朋友肯定都認為這是一款年輕時尚的藍牙耳機。單從外表來看,就是中規中矩的藍牙耳機禮品盒。
裝箱單
町石(TINX)智能降噪TC1600助聽器?1、充電線?1、硅膠耳塞?1、防丟掛繩?1、清洗刷?1、說明書和合格證。
配置
助聽器已經用了一段時間,充滿電之后,一般助聽模式可以使用8小時左右,通話模式可以使用7小時左右,音樂模式可以使用6小時左右,這么小的一個體積,單次的續航時間還是比較久的,助聽器還配有充電倉,放到里邊還能給助聽器補2~3次的電。充一次電綜合使用三四天沒有問題,不過以我的經驗,不要等電用完再充電,要經常補電,這樣對電池有好處,也能增加使用壽命。
Tap c通用充電口,只要使用的是type c充電口的手機,充電相當方便,幾乎一根線就可以解決問題。充電倉配有三個指示燈,充電是綠燈,充滿變成白燈,充電狀態,耳機電量以及使用狀態一目了然。
充電倉蓋子的鉸鏈使用的是金屬材質,可以很好的增加使用壽命。
使用體驗
經常聽到周圍使用助聽器的叔叔阿姨說,不用助聽器還好,助聽器里面有噪音、雜音、回聲,用了之后經常耳鳴,用的時間長了會失眠,精神衰弱,還容易造成聽力二次損傷,腦袋嗡嗡的,頭昏腦脹,精神緊張、脾氣容易暴躁等等。可以說不配戴聽不清,但佩戴了之后又難受。以上各種情況,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接下來我會結合這段時間的使用體驗,來分析一下好的助聽器應該具備哪些特質。
降噪
劣質的助聽器,只是簡單的把周圍的聲音放大,并不能過濾周圍的環境噪音。除了人聲之外,更多的是周圍嘈雜的環境音。這個時候助聽器的智能降噪就很有必要了。其實很多便宜劣質的助聽器也會宣傳有智能降噪,但是作用可以說幾乎沒有。難道是廠家虛假宣傳?也不是,智能降噪是一個系統工程,因為噪音千變萬化,不同的場景和不同的物質,發出來的聲音高低遠近各不同,頻率各異,單一的降噪方案,只對有限的噪音起作用,而對其他的噪音就微乎其微了。優秀的降噪方案是對多場景和多噪音源,都可以進行無差別的處理,只有這樣傳到我們耳朵里的聲音才純粹易聽。
讓我稱奇的是這款千元級的助聽器,竟然使用的是進口四核DSP降噪芯片和萬元級助聽器才舍得用的DPP麥克風+拾音陣列解決方案。這可是少有的價格便宜,硬件上還下血本的品牌。超強的硬件基礎再加上多年積累的降噪算法,能夠實現對多場景、多音源的自動分析和自動降噪。這一次和家人正好是坐飛機回的南方,在機場,在車站,回來還逛了菜場和公園,途中我們交談都特別順暢,在這些嘈雜的地方都可以很好的過濾噪音,突出人聲。
64多通道聲音分離
挑選助聽器,不可避免,就會涉及到多通道這個概念。我們經常會看到16 、32和64通道等等,是不是通道越多越好呢?也未必,就和降噪一樣,名稱或者概念是一樣,但是最終表現的結果卻是千差萬別。通道是覆蓋一個聲音頻率范圍的濾波器,由助聽器統一進行分析、處理和再現。一般助聽器的頻率范圍是250Hz-8000Hz。比如:一個3通道的助聽器,分成3部分調節聲音。低頻(250Hz-1000Hz)、中頻(1000Hz-4000Hz)、高頻(4000Hz-8000Hz)。而一個16通道的助聽器,則會從低頻到高頻,分為16個不同的點調節聲音,以此類推通道越多,調試時就可以做到更精確,對不同的聽力曲線的補償就越精細,助聽效果也就越好,會更接近原音。當然了如果自己聽力下降的曲線是比較平坦的,也沒必要追求很多通道的數字助聽器。主要看自己的需求。
怎么說呢?如果落實到這段時間的使用體驗,由于多場景的降噪和遠中近距離各階段的收音,綜合信息量的收集,通過多通道的處理,最終反應到耳朵里。感覺聲音的細節處理的很好,耳朵聽的也特別自然,還原的更貼近真實。
抑制
說這個詞很多朋友不理解,助聽器不就是為了把聲音放大嗎?抑制了還怎么能聽清楚?我們經常使用藍牙耳機,如果專業一些的都應該知道底噪。畢竟無論是多么先進的藍牙耳機,都是由各種材質制成的,和我們肉體神經是不一樣的。他們傳播聲音反映出來總歸是依靠振動,雖然有一部分會模擬成我們聽到的類似于自然的聲音,但依然會有一些震動產生的不易察覺的雜音,我們稱之為底噪。只是不同品牌和不同產品表現各異而已。這些放到藍牙耳機里影響有限,畢竟大部分會被音樂所掩蓋。而助聽器是放大設備,天生會把這些放大。低頻電噪、回音、嘯叫等等組成了助聽器里復雜的噪音,而是否抑制的好,才能真正表現調教的功底。
已經用了10多天了,感覺除了正常交流的聲音,耳邊并沒有亂七八糟的噪音,聲音很干凈,純粹。我也沒有想到,沒有破千的助聽器表現會這么突出。用阿姨的話來說,就是帶了讓人不反感。?_?我也不知道這句話形容的到位不到位。
防丟
我阿姨不到一年的時間,買了兩副助聽器。因為每次過一段時間,就會丟一只。???我也覺得這么小的助聽器,不小心弄丟,尤其是老年人,幾乎不可避免。沒想到一個小小的附件,就可以完全避免。這是我最喜歡的附件,是不是掛在脖子上還很時尚。(?_?)?
說到最后
用了一段時間,總體感覺拾音和降噪效果都很突出,聲音柔和自然。至于顏值我就不多說了,看上面的圖片,所見即所得。我只想說以前動輒大幾千上萬的助聽器,由于中國品牌和科技的加入,價格終于不高高在上,讓咱們普通老百姓,都能用上物美價廉的助聽器了。如果有相關的需求,或者想給有聽力障礙的長輩送禮物,都是不錯的選擇。因為我經歷過,也永遠忘不了,對于一個聽力障礙的人,戴上助聽器的那一刻,是多么的驚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