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事
一個是張馬屯的土拍
另一個開啟降價的盛福和科技城...
01
今天張馬屯成功土拍了3塊地,位置和開發(fā)商如下,后面有詳細介紹:
(朋友圈看的,在此鳴謝)
這個東西的看點有兩個:
1.張馬屯的房價底部被摸透了,包括很多在張馬屯有二手房的朋友,大概率不知道多少錢屬于賤賣,這次土拍的地價可以當作參考。
2.麥子地菜地眾多的張馬屯,相比較很多區(qū)域,整體的走勢還是比較穩(wěn)定的...
單純從土拍地價角度上講,張馬屯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7、18年的瘋漲期,這階段主要的特征就是溢價率明顯,就是開發(fā)商玩命的高價拿地,這些地完全不值這個價格..
時代公館的地價8561元/平、天宸(商住)7418元/平,更加過分的是鳳凰首府,樓面價能賣到14406元/平...
這些年要是關注土拍,這個地價和科技城的地價差距是不大的..
第二階段是這幾年的冷靜期:
像大華公園薈,地價在6953元/平,瑞馬國風的地價在7500元/平上下,雖然說地價差距好像沒這么大,但是實際上二階段的土地位置比一階段好一些。
不管地價多少,張馬屯的房價也就這樣。
結合2.0上下的容積率看,張馬屯售價的波動非常之小,多數房源1.3到1.6。
再高了別人去工業(yè)北南邊了。
文藝點的話就是房價的上限有限,但是下限也還可以。
想賣高價,這片區(qū)不允許,同理你想搞得很便宜,好像土地還能競拍兩下...
畢竟從開發(fā)商的視角看,濟鋼那地土地當年還8000了...
這次的土拍也是這樣,完整的報道如下:
王舍人片區(qū)11街區(qū)張馬大街以東部分用地WSR1101-1,位于歷城區(qū)王舍人片區(qū)張馬大街以東、開源中路以南。土地面積25972㎡,容積率2.0,競價2輪,最終成交樓面價6410元/㎡,由濟南建工摘牌。
王舍人片區(qū)11街區(qū)張馬大街以東部分用地WSR1103-1,位于歷城區(qū)王舍人片區(qū)花泉路以東、開源中路以南。土地面積20462㎡,容積率2.0,底價成交,最終成交樓面價6305元/㎡,由海通摘牌。
王舍人片區(qū)11街區(qū)張馬大街以東部分用地WSR1103-4,位于歷城區(qū)王舍人片區(qū)花泉路以東、宏昌路以西。土地面積39780㎡,容積率2.1,延期至8月26日。
張馬屯站地塊,位于歷城區(qū)工業(yè)北路以北、張馬大街東側,瑞馬國風C2地塊的南側。土地面積21171㎡,容積率2.3,經過5輪競價,最終成交樓面價6414元/㎡,由瑞馬摘牌。本宗土地需配建1處不小于1068㎡的社區(qū)服務站、1處不小于300㎡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從前面的衛(wèi)星圖上也不難看出,相較于以奧體中路為軸的板塊,新成交的土地相對偏遠,土地不利因素稍多。
考量到周邊的環(huán)境配套,張馬屯這地價這幾年還是挺穩(wěn)定的。
所以從這個地價看。
張馬屯二手房的合理價格區(qū)間,小高層不帶精裝1.3-1.4,帶精裝1.5-1.6,上下浮動的區(qū)間確實不大。
張馬屯也就這價了,賠的不多,算個好消息。
至于張馬屯會不會因為房子供應特別多而導致崩盤?
這話題有點黑色幽默。
因為張馬屯是被很多人詬病的小街區(qū),這導致出讓地塊比較小,像剛成交的這三個地塊,滿打滿算土地面積10萬平,建筑面積20萬方。
滿打滿算1700套房子,再加上軌交可能推出的房源。
對于經歷過1.0、2.0時代的張馬屯來說,算算壓力也沒那么大..
小地塊這也導致這些年來拍地的很多中小型房企,莫名其妙的把片區(qū)價格拖了個底...
(所以說有利有弊)
畢竟整個片區(qū)通勤相對方便,多數都是自住,投資獲利的也很少,二手房掛牌量反而比例不是很高...
舉個現實例子:
張馬屯最穩(wěn)的二手房是正榮天宸125的“拖家?guī)Э凇毙途b四室..
當年售樓處14500元/平,一看二手房,基本還是這價...
在現階段全世界都是改善盤的當下,剛需身影越來越少,也算一定程度的填補空白。
02
這兩天應該沒人不知道14500元/平的星光城市三期吧...
看了兩眼,這次人才補貼主要都是4號樓,整體的位置比較差,噪音啊鐵路啊影響不小。
中建星光城市8月10日順推三期4#樓,27F,1個單元,2T4H,戶型為113/127㎡三室,共108套毛坯房源;成交均價15500元/㎡,官方口徑幾十套。三期4號樓比前期開盤的5號樓價格低大概3000元/㎡,三期5#樓去年11月加推,均價18000-19000元/㎡,至今網簽了22套。4號樓位置差,西邊是規(guī)劃高架,北邊是黃臺南路。(數據源網絡)
但是有一說一,我感覺這性價比確實可以...
當初很多旁邊付出近2萬一平價格的業(yè)主真真的哭暈在廁所.
旁邊的大華啟辰也開始15868/平住歷下了...
看了一些奇怪的言論,歌詞大意是買了這房必升,還能套利...
對此,無話可說,可能行吧...
盛福片區(qū)記得之前分析過。
作為改善板塊,太依賴于外溢客戶,但是價格被頂的很高,盤還比較多,整個片區(qū)內和剛需城市界面區(qū)別不大。
市場好到沒什么,市場不好就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現在不太好的情況是,科技城要跳出來分流了,使用的手段也差不多,同樣是價格戰(zhàn)..
三發(fā)和岳府居住公寓1.88萬/平,正常2.2-2.3,之前報價都2.7-2.8..
改善盤過去割的實在是太厲害,極度透支市場力量。
好多房子完全是魚龍混雜,有價無市.
總是有種反噬即將到來的感覺...
正如當年,我們聽到某某剛需1.1萬起,宛如打雞血的那樣...
當年都認為這是抄底的狂歡,實在沒想到,原來是低谷的號角...
懶得作圖,不掛原創(chuàng)了,鳴謝各位大哥。
免責聲明:
1. 本微信公眾號文章,系作者的個人分析、判斷及評價。文章所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房產交易行為的任何指導,不構成任何允諾,請讀者自行判斷購房風險。
2. 本微信公眾號文章,可能存在部分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亦可能存在作者對有關問題的認知、評價與第三方不一致的情況,若有任何第三方認為圖片存在侵權,或認為文章有關內容失實、構成侵權,請通過文末聯系方式與我們溝通協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