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會開幕以來每天都在熱搜“霸榜”。
我們為奧運健兒歡呼,為他們自豪,細心的網友也留意到了一件有趣的事兒,很多奧運冠軍身上都有2個共性:
熱愛睡覺,心態超好。
在公開場合明確說過喜歡睡覺、睡得好的奧運冠軍不在少數。
巴黎奧運會上斬獲2金1銀的“小孩哥”潘展樂就直截了當的說:除了游泳之外的愛好就是睡覺,并且希望一天睡滿24小時。
滑雪冠軍谷愛凌自爆:“我的‘秘密武器’是從小每天晚上睡10個小時的覺,現在也是。”
短跑名將蘇炳添每晚10點準時睡覺,手機關機,數年如一日。
速滑冠軍高亭宇更是凡爾賽道:“最近失眠,才睡了八九個小時。”
看來,睡得足、睡得香,確實是奧運冠軍們成功的秘訣之一了。
看到谷愛凌說自己每天要睡10小時,不少網友坐不住了,紛紛表示必須和谷愛凌一樣,每天睡夠10小時,這樣才算是擁有了優質睡眠。
其實,根本不必拘泥于10小時還是8小時,簡而言之,健康的睡眠時長不是固定的睡眠時長,而是適合自己的睡眠時長。
那怎么知道自己適合睡多久呢?
人的每個睡眠周期約為 90 分鐘,好的睡眠是平均每晚完成5個優質睡眠周期,折合成 7.5 小時左右。所以,常推薦的 7~8 小時是這么來的。大多數人的睡眠也確實符合這一規律。
其實,判斷睡得夠不夠有一個簡單的標準:
就是第二天醒來是否精力充沛,是否思維敏捷,是否有什么不適感,是否需要依靠咖啡等提神。
總的來說,能讓自己舒服的睡眠時長就是適合自己的。
要想提高睡眠質量,獲得和奧運冠軍一樣的好睡眠,建議大家嘗試如下幾個方法:
要建立床和睡覺之間的良性的條件反射。不斷告訴自己,床就是睡覺的地方,不是玩的地方,困了想睡覺了再躺上床,不想睡就先起床做點別的事情。
長此以往,看到床就會有困的條件反射,慢慢睡眠會變得越來越好。
雖不必強求和奧運冠軍們一樣,每天保持那么大的運動量,但我們可以每天適當鍛煉身體,如練氣功、打太極拳、練瑜伽、跑步等,這些運動對睡眠有較好的促進作用,但要避免睡前劇烈運動。
保持臥室環境安靜、舒適以及適宜的光線和溫度;睡前避免攝入過多液體和食物,避免進行引起興奮的活動;下午4點后盡量不喝茶或咖啡。
巨大的壓力下仍能睡得好、戰得勇,還需要有過人的心理素質和出色的自我調節能力。
像潘展樂就坦言:自己每天都處于巨大的壓力之下,但自己有壓力,別人也同樣有壓力,誰的調節能力更好,誰就能贏。
即使我們不參加比賽,奧運冠軍的心態也是值得我們學習并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來的。
這將更有利于我們實現自己的目標,過好自己的人生。
以下幾點,有助于我們培養“冠軍心態”:
設置明確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盡可能的切合實際,同時符合自己的價值觀,設置有意義的目標,將個人目標和個人價值實現相結合。
做計劃的時候盡可能詳盡:規定好時間、地點、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等要素。
此外,詳細計劃里最好包含plan B,這有助于你為可能阻礙目標實現的潛在困難做好準備。
每天對自己說一些鼓勵的話,如“我可以的”“我能行”“今天我要挑戰自己”等。這些積極的自我暗示可以增強自信心,幫助自己在面對壓力時保持積極的心態,給予自己更大的勇氣和動力。
不斷挑戰自己的舒適區,嘗試參加新的活動、學習新的技能。在嘗試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勇氣和適應能力。
誠然,不可能每個人都能成為奧運冠軍,但我們可以成為掌握自己生活的人生“冠軍”!
不妨嘗試一下以上的方法吧,或許,你會擁有更舒適、更快樂、更有意義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