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屆奧運會,都是科技的展示舞臺。反過來,人類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也在推動奧運會的變革與升級。
- 1936年柏林奧運會,第一次通過轉播把奧運會實況從賽場內傳到賽場外,開創了電視轉播比賽的先河。
- 1964年東京奧運會,通過衛星傳輸第一次實現了讓全世界可以實時收看奧運會的愿望,科技打破了時差的概念。
-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首次利用數字電視信號進行播出,電腦的進一步應用讓場館運轉更加高效。
- 2008年北京奧運會,首次全面采用高清信號進行轉播,標志著奧運轉播的科技新應用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 2016年里約奧運會,8K轉播與VR技術的使用,讓電視轉播再攀新臺階。
- 2020年東京奧運會(2021年舉辦),奧運會首次上云,數字化全面應用,科技讓奧運會在特殊時期也能成為全球觀眾的精神力量。
2024年巴黎奧運會,以AI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深入到賽事的方方面面,同時以AI驅動的云上轉播正式超越傳統衛星轉播,奧運會全面進入云上轉播時代。科技又將奧林匹克運動推向了新的高度。
百年奧運女性光彩,重新綻放
“今天恰逢我奪冠32周年的日子,這是最激勵我的禮物。”不久前,張山在朋友圈寫道。
32年前的7月28日,正是巴塞羅那奧運會雙向飛碟決賽的日子。當時,張山雖然對陣五位外國男選手,但一點兒都不怯場,并最終以總分223分奪金,成為第一位奪得奧運會金牌的中國女射擊運動員。由于此前,雙向飛碟男女混合項目的金牌一直被男選手壟斷,此后該項目拆分為男女分別比賽。張山一不小心創造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紀錄:成為在該項目中唯一一個戰勝男選手奪冠的女性。
▲體育在這一刻,超越了勝負與性別。
在賽后頒獎儀式上,張山被亞軍秘魯選手和季軍意大利選手高高托起,性別、國籍在此刻不再重要。這一幕恰好被前來觀賽的中國奧運首金得主許海峰記錄了下來,并成為經典流傳至今。
如果說自那之后,李對紅、陶璐娜、杜麗、陳穎、郭文珺、張夢雪、黃雨婷們通過刻苦的訓練和關鍵時刻的穩定發揮,最終撐起了中國射擊夢之隊半邊天,是沿著張山當初開創的道路的話,那么鄭欽文們能身穿更輕便的網球裙馳騁在巴黎奧運會網球賽場上,則離不開蘇珊·朗格倫在104年前奮力掙脫種種加在女性網球運動員身上的禁錮,開啟的女性解放運動。
上世紀一二十年代,女性網球運動員要穿著緊身胸衣、厚重的內衣和襯裙,以及長到拖地的寬大裙擺。整套服飾重達18公斤。20歲的蘇珊·朗格倫(Suzanne Lenglen)大膽地將長袖襯衫改為短袖,并脫掉拖地裙擺,穿上過膝百褶裙。換上輕便的運動服后,她在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上奪得網球女單金牌、混雙金牌、女雙銅牌,此后又奪得兩次溫網女單冠軍和兩次法網女單冠軍。人們開始稱她為“網壇女王”。
本屆奧運會,男女運動員比例終于達到1比1。這是一個里程碑時刻。為了深化這種平等精神,巴黎奧組委不僅在會徽中加入女性面孔(Marie-Anne)與一抹金色的嘴唇,還特意在開幕式中設計了別出心裁的章節:SORORITé(女性友誼)。伴隨著女歌手在屋頂上吟唱《馬賽曲》,包括法國女子運動先驅愛麗絲·米利亞(Alice Milliat)在內的十座金色女性雕像依次從水面緩緩升起。這一幕在全球媒體中深受好評。
為紀念這一歷史時刻,阿里巴巴作為奧林匹克全球頂級合作伙伴,也與國際奧委會合作,以阿里云AI技術修復女性運動員歷史影像,并制作成影片《To the Greatness of HER 永不失色的她》。通過清晰化技術,阿里云AI將640或更低分辨率的圖像提升到4K,提升了高達25倍的畫質,極致地還原歷史細節。同時,通過對歷史色彩庫的學習,再加上上色,阿里云AI重新還原了黑白老照片的絢爛色彩,讓張山、蘇珊·朗格倫等百年奧運女性的光彩得以重新綻放。被修復后的影像資料,將斑駁褪色的歷史添補新的斑斕,盡可能還原當時的服裝細節、面部情緒,以及運動員們身上所閃耀的光芒。一段段塵封的歷史,就此蘇醒。
128年里,女性參與體育和奧運會留下了無數深刻的記憶和動人的瞬間,但影片時間終究有限。選擇誰的故事放到影片中?用什么樣的方式將故事呈現出來?哪一幕場景是最震撼的?什么樣的表達方式是最準確的?短短八分鐘,卻每一幀都凝結著阿里巴巴與國際奧委會在兩個多月的時間里、通過多次跨國會議和多部門溝通所達成的深度共鳴和默契共識。阿里云技術團隊對此感受深刻。“修復凱瑟琳·斯威策 (Kathrine Switzer)跑馬拉松的那組照片時,本以為照片重點,是當時事件中爭執的激烈。看多了資料后,才知道,凱瑟琳身上那張永恒的261號碼牌才是最閃耀的存在。”
▲屬于261號的傳奇故事。
那是發生1967年波士頓馬拉松賽上的故事。當時凱瑟琳專門用了看不出性別的名字K. V. Switzer報名,才得以拿到屬于自己的號碼牌。但等跑上賽道,她還是被賽事組織者發現,并爭搶號碼牌。好在,有其他參賽者幫忙,她得以成功掙脫(261號僅被撕下一角),并完成比賽。
7月29日,影片在全球上映,從各方得到正面反饋。主角張山觀影后,沉浸在現場氛圍里,久久未曾離場。她說,影片還原得很好,她的思緒也被畫面牽引著回到那一年開第一槍的瞬間,“當時我的目標不是戰勝誰,我只是喜歡射擊,我也剛好是一位女性而已。”凱瑟琳覺得影片是261號故事的一次特別的講述,AI技術讓她感到震撼,“希望未來AI能參與運動員訓練的更多方面,為更多人帶來成績的突破。”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也對阿里的舉動不吝溢美之詞。他表示,“關于性別平等,國際奧委會始終以身作則并發揮作用,通過這部影片可以看到阿里巴巴正利用科技來助推這一重要議題”。
“奧運更開放”,如此觸手可及
女孩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她是來給自己代表美國國家隊征戰奧運會的朋友加油的,由于行動不便,只能坐著輪椅,并且由母親全程陪同。
她原本是美國一所大學擊劍校隊的成員,曾夢想站在奧運會舞臺上。但一次車禍讓她下肢遭受創傷,失去獨立行走能力。她是強大而樂觀的,仍然熱愛運動、仍然想離奧運更近一點。
讓她激動不已的是一段短視頻。視頻中,她使用柔道絕技“一本”的瞬間。“都快忘了自己運動時是什么樣子了”。而讓女孩重新看見自己運動模樣的視頻由阿里云奧運智影時刻Alibaba Cloud Memento生成。
本屆奧運會,在位于埃菲爾鐵塔、戰神廣場、榮軍院的三個賽場的體驗區里,觀眾只需按指示在拍照區等待幾秒,就能獲得一段融合本人形象、賽場地標、項目動作的小視頻,一圓自己的“奧林匹克夢”。哪怕是像這位美國女孩這樣使用輪椅、拐杖等行動不便的觀眾,也能做到曾經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也正因為這種一視同仁的參與感,阿里云奧運智影時刻成為了奧運會賽場邊的一個觀眾必玩打卡點。
巴黎奧運會的主題定為“奧運更開放”,開放體現在本屆奧運會的方方面面,其中最方便游客的是將盧浮宮、凡爾賽宮、埃菲爾鐵塔、榮軍院等十幾處歷史文化地標用作比賽場館用地。在這一創舉的基礎上,巴黎奧組委首次將比賽場館安檢線內的公共區域開放給奧林匹克全球TOP合作伙伴和巴黎奧組委市場合作伙伴舉辦活動,一方面為這些贊助商增加營銷場景,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借贊助商之力更好地服務觀眾。
阿里云奧運智影時刻的靈感正來源于此。該項目負責人張浩表示,“對每一位從全球趕赴巴黎奧運會現場的體育迷而言,在巴黎地標的奧運賽場上打卡留念,想必是一份共同的心愿。但是受實際情況限制,如果這次沒有機會實現,恐怕是要留下遺憾的。”
自7月27日開放以來,阿里云奧運智影時刻在3個不同賽場體驗區每日接待觀眾超過1000人次,近70%的參與者主動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這一生一次的美妙時刻。其中也有不少人像前述輪椅女孩那樣身體有所受限,不過在阿里云奧運智影時刻體驗區,他們終于可以通過科技手段在虛擬世界“圓夢”。
奧運會包羅萬象,奧運為普通人創造的參與性,當然不止于讓各國游客可以與競技項目親密接觸,文化藝術層面亦是奧運開放的題中之義。
“哇,這衣服好漂亮,還有未來感”。巴黎香榭麗舍街頭的一位女孩對著虛擬世界中的自己驚嘆不已。
巴黎是著名的藝術之都,擁有包括盧浮宮和奧賽博物館在內的130座博物館,以及巴黎歌劇院、香榭麗舍大街這樣散發著時尚氣息的地標。巴黎奧組委很早就提出了“文化奧運會”的概念,鼓勵所有藝術家及每個法國人參與進來,這也使得關于奧運的藝術展覽在巴黎街頭隨處可見。
藝術不局限于博物館、畫廊,藝術也可以與科技、商業有機融合。當前,AI、虛擬現實等技術正在推動互聯網邁向元宇宙、全真互聯網的新階段,商業模式與體驗被重構。作為國際奧委會電商領域的全球獨家合作伙伴,阿里巴巴就選擇以藝術的形式,為全球消費者創造一個面向未來的電商購物體驗的世界,即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的東端開設阿里廊(Alibaba Wonder Avenue),以攜手用戶一同跟上技術發展的潮流,同時也配合“文化奧運會”概念的落地。
阿里廊由4個“時空膠囊”組成。在智慧助手幫助下,游客可在第一個“時空膠囊”中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在第二個“時空膠囊”創造諸如香水、美妝等個性化商品,提前感受AI驅動下的未來購物體驗,在第三個“時空膠囊”中設定帶有青花瓷、剪紙等國風元素的平行宇宙世界觀,分別是與四個青年藝術家合作的青花瓷世界-易燃、剪紙世界-陳粉丸、幻迪世界-黃玉龍、有機世界-鄒雅琦。在最后一個“時空膠囊”中,讓自己的數字分身穿上AI設計的服裝,并在平行宇宙中與現實世界的自己共同走秀,留下一段難忘時光。前述女孩正在看到AI為自己設計的具備科技感、藝術性的服裝,才情不自禁地說出那句話。
▲歐美游客體驗阿里廊“時空膠囊”。
當然,作為贊助商產品,阿里廊在服務觀眾的同時,也為阿里集團旗下眾多電商業務提供了展示機會,包括天貓、阿里B2B電商國際站、速賣通AliExpress、西班牙電商Miravia、土耳其電商Trendyol及阿里云都在其中輪番上演主題展。此次展覽也讓這些業務連接起全球更多用戶、合作伙伴,成為阿里巴巴走向各國、成為世界一流全球化企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注腳。
香街是巴黎三大繁華中心大街之一,也是浪漫之都的高級商業區,世界名牌、服裝店、香水店眾多,過去一直以雍容華貴、奢侈高冷形象示人,如今在科技的連接下罕見地變得親民可愛,哪怕是看起來與奧運、藝術、時尚等關鍵詞都毫無關系的普通游客,都能從中開啟屬于自己、面向未來的電商購物體驗。
在《奧林匹克憲章》中,奧林匹克精神包含參與、競爭、公正、友誼和奮斗等原則,其中參與是第一項原則。本屆巴黎奧運會,從開幕式的設計到每一個場館的選定,再到組委會、贊助商面向觀眾與游客的服務,無一不是這項原則的落地執行。“奧運更開放”也沒有停留于口號之中,而是肉眼可見、觸手可及。毫無疑問,這是歷史上最沒架子、對觀眾最友好的一屆奧運會。而阿里巴巴在各個層面和板塊為奧運會深化踐行“開放”的概念提供了一塊不可或缺的齒輪。“科技是手段,奧運才是目的”,阿里巴巴真正聽到了本屆奧運想傳達的價值聲音,并用科技的手段將奧運的核心理念放大和傳播,這是作為奧運會TOP級合作伙伴的自覺,也是一家具有全球化視野的科技公司的“自然而然”。
堅定擁抱AI,奧運會不斷自我革新
“只要齊心協力,我們就能夠釋放人工智能的全部潛力,團結一致,進一步數字化,提高可持續性和韌性,加強體育在社會中的作用。”今年4月發布的奧林匹克人工智能議程這樣寫道。
以大模型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正在重塑千行百業,也在為體育運動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它能彌合體育運動中存在的一些差距,能輔助提高運動表現,能讓判罰更公正精準,能為受眾帶來更美妙的體驗,能帶動賽事舉辦降本增效提質。
▲巴赫主席發布奧林匹克人工智能議程(AI Agenda)。
奧運會的持續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奧林匹克如何擁抱AI。不過,人工智能在體育領域的發展不能靠單打獨斗,因此國際奧委會邀請所有利益相關方參與其中,并成立人工智能工作組,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創始人王堅在內的AI領域先鋒、學者、運動員和科技公司代表總共17人擔任成員。
在AI議程中,IOC明確了用AI改變體育和奧運會的五個重點領域,涉及支持運動員、提升人們參與度以及優化奧運會的運營等維度。
作為AI議程發布后的首屆奧運會,本屆奧運會張開胸懷擁抱AI,積極落地可持續發展理念。其中,在服務運動員方面,奧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Intel與法國的大模型公司Mistral AI公司共同開發了為運動員提供答疑服務AI助手AthleteGPT,7×24小時為運動員答疑解惑。
在服務觀眾體驗方面,奧林匹克廣播服務 (OBS) 與IOC計時領域全球合作伙伴歐米茄合作,利用AI在提供更快、更相關的數據。例如應用于跳水、田徑和藝術體操的智能頻閃分析使觀眾能夠更好地了解運動員的動作和生物力學。采用阿里云AI技術增強的全新轉播技術則為觀眾呈現高自由度回放,讓觀眾像看科幻電影的經典畫面“子彈時間”一樣,身臨其境、多角度看到運動員強化慢鏡頭、時間靜止等效果。比如,本屆奧運會出現奧運歷史上最激烈的男子百米決賽,美國選手萊爾斯以 9.79 秒成績奪冠,千分位贏了湯普森 0.005 秒。OBS(奧林匹克轉播公司)通過阿里云“云上高自由度回放”技術,幾乎在直播瞬間就讓全世界觀眾從多個角度見證了新飛人的誕生。
相比以上這些,本屆奧運會最大的技術進階,也是更能載入奧運變革歷史的舉措是在阿里云以AI驅動下的云計算服務的幫助下,巴黎奧運會的云用量首次超越傳統衛星轉播,成為奧運的主要轉播方式。預計11000小時的賽事直播畫面通過阿里云向全球分發。這是1964年東京奧運會開始衛星電視轉播以來,又一次重大技術進步。
云計算讓更多人可以遠程工作,這讓巴黎奧運會國際轉播中心(IBC)的物理面積比東京奧運會減少13%,比2016年里約奧運會減少23%。與2020年東京奧運會相比,組委會為IBC提供的電力減少了44%,與2016年里約奧運會相比減少了72%。云計算帶來的降本增效提質效果有目共睹。
▲巴黎奧運會國際轉播中心。
此外,阿里巴巴還助力國際奧委會在所有35個比賽場館部署能耗寶,測量和分析巴黎奧運會比賽場館的用電量。基于云端數據及阿里云的深度學習AI模型,能耗寶可提供更準確的分析,并為場館內的特定區域生成預測和建議,例如通過優化電力需求以減少電力浪費。
從成立AI工作組到發布AI議程,再到AI全面應用于本屆奧運會運動員參賽、觀眾體驗、賽事運營,國際奧委會對于AI的應用堅定而高效。而這離不開合作伙伴的助力。這也是為什么在談到阿里巴巴時,巴赫會說:“在過去的幾個月里,當我們準備奧運AI議程時,我們非常感謝阿里巴巴的專業知識。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和伙伴關系,讓我們受益匪淺。如果沒有阿里巴巴,就不會有奧運人工智能議程。”
而從攜手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推出OBS Cloud,到東京奧運會實現奧運會首次轉播上云,直至本屆奧運會助力奧運轉播的云用量首次超越傳統衛星轉播,推動奧運會的降碳減排,自2017年正式成為國際奧委會全球獨家云服務合作伙伴至今,阿里巴巴的云計算業務對奧運會的服務也不斷走深向實,加速奧林匹克運動的數字化轉型。
科技是引領發展的第一生產力,它的價值不僅體現在生產出更豐富的商品,更應反映在通過創新,提升人類共同的福祉,促進可持續發展上。奧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身份也不僅是對企業的認可與背書,更意味著責任與擔當。國際奧委會及阿里巴巴都是這些觀點的積極踐行者。
結語
作為祈求和平、安定、團結的產物,奧運會歷經一個多世紀的發展,不僅成為了地球上參賽國家及選手最多的盛會,也是全世界范圍內最大的文化多樣性與差異化共存互補平臺。
雖然持續三年的新冠疫情周期早已在2022年底結束,但人類當前面臨的挑戰一點都沒少:全球經濟增長承壓,地區沖突顯著增加且國際性參與度提升,氣候變化風險逼近《巴黎協定》所設定的閾值上限,難民數量6年里翻倍,性別差距依舊明顯,男女平等進程任重道遠。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奧運會也自然而然地背負起凝聚人心、加速團結、促進共識、降碳減排的使命,扛起歷史最重的擔子負重前行。全世界欣喜地看到,本屆奧運會借助科技力量,通過在開放、可持續等領域的理念與實踐,肩負起粘合美好、塑造大同的重擔。同時,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奧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也在發揮自身的技術創新實力、全球化影響力、數字化能力以及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理解等一系列資源與優勢,助力奧林匹克運動的開放、包容、可持續性發展與技術革新。
本屆奧運會及全球合作伙伴所展現的理念和所付諸的實踐,再次向世人證明:奧林匹克運動有理想,商業有溫度,科技有擔當。人類社會共同的痛點,恰是奧林匹克運動、商業與科技的最佳出發點。
聲明:本文由懶熊體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