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熱愛中國茶,傾心傳世品。本文為原創作品,歡迎轉載分享。本文包含:詞牌《浣溪沙》/寫作背景/原詞/注釋及大意
詞牌《浣溪沙》
《浣溪沙》,又名《東風寒》、《小庭花》、《滿院春》、《浣紗溪》等。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調名“浣紗溪”本意即詠春秋越國美女西施浣紗的溪水。最早采用此調的是唐人韓偓,仄韻體則始于南唐后主李煜。此調音節明快,句式整齊,為婉約派與豪放派多數詞人所常用。
《浣溪沙》有不同諸格體,俱為雙調,以42字者居多。前后片各3句。前片句句押韻,后片第2、3句押韻。
寫作背景
根據本詞詞序,本詞作于1084年12月24日。
“烏臺詩案”后,險些喪命的蘇軾在1081年被貶至黃州(今湖北黃石)任團練副使。1084年3月,宋神宗認為蘇軾“人材實難,不忍終棄”,命其遷職汝州(今屬河南)團練副使。雖非升遷,但已表明蘇軾的個人政治生涯將出現轉機。本詞中,冬未盡春欲來、清洛入淮漸開闊應是蘇軾對于未來的期許。
蘇軾畫像
前往千里之外的汝州途中,蘇軾在江西筠州探視了胞弟蘇轍,在金陵(今江蘇南京)與致仕居家的王安石酬唱數日。臨近歲暮,蘇軾來到泗州,即上書朝廷,請罷汝州職,回常州休養。隨后與劉倩叔同上南山并作詞紀游。劉倩叔,泗州人。生平不詳。
原詞
《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蘇軾(宋)
(序)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1。入淮清洛漸漫漫2。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3。人間有味是清歡4。
《東坡笠屐圖》 李公麟(宋)
注釋及大意
1、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
作:此處為造成之意。媚:此處為使。。。明媚。本句大意是:冬天尚未完全過去,細雨微風的清晨,依然感到寒意料峭;淡淡的煙靄、疏朗的河柳卻讓這河灘嫵媚動人。
2、入淮清洛漸漫漫。
淮:淮河,與長江、黃河、濟水并稱“四瀆”,我國七大江河之一。清洛:今安徽洛河。源出安徽合肥,北流至懷遠入淮河。漫漫:形容水勢浩蕩的樣貌。本句大意是:清洛河水匯流入淮河后,水面逐漸變得寬廣,水勢浩蕩。
3、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
雪沫乳花:指浮在茶碗上的雪白色餑沫。宋以茶湯色白為盛。午盞:午茶。蓼茸:蓼菜的嫩芽。蓼: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水邊或水中。莖葉可入菜或調味。蒿筍:即茭白,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因營養豐富,有“水中人參”的美譽。試春盤:舊俗,立春時以鮮嫩蔬菜和水果等裝盤饋送親友,稱“春盤”。因做本詞時臨近立春,故稱“試”。本句大意是:游完南山已是午時,飲一盞餑沫浮動如雪的清茗,讓人如沐春風;嘗一口春盤中蓼菜嫩芽和清香蒿筍炒制的鮮嫩佳肴,讓人回味無窮。
4、人間有味是清歡。
本句大意是:在紛繁復雜的人世間,最美好的味道莫過于清和淡然中的歡愉。
我是青牛君,傾心打造傳世茶品。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系刪除。祝各位讀者歲月靜好,生活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