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建禮
從程序員到外賣員,要經歷哪些酸甜苦辣?電影《逆行人生》講述了一個很接地氣、勵志感人、具有時代氣息的都市打工人故事。影片題材和視角新穎,敢于觸碰社會現實,真實呈現人生百態,不僅堪稱我國首部聚焦外賣員群體的電影,更是一部講述千千萬萬普通人為生活而努力奮斗的現實主義佳作。
大廠裁員、中年失業、求職失敗、父親住院、房貸斷供、女兒學費沒有著落……徐崢扮演的男主角高志壘原本平靜的都市白領生活,突然遭遇一連串沉重打擊,他該如何面對逆境,走出自己的逆行人生?該片用豐滿鮮活的人物、強烈的戲劇沖突、豐富生動的細節、令人共情的淚點和適時穿插的笑點,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令人感動,引人思考。
題材新穎 首部聚焦外賣員的影片
外賣員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已經成為全國人民尤其是都市年輕人每天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與億萬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以往卻鮮有聚焦他們的影視作品,即使有也往往是作為不起眼的配角出現。
《逆行人生》塑造了高志壘、老摳、大黑、楊大山、朱站長等外賣員群像,細致深入地描寫他們的工作生活,堪稱是我國首部聚焦外賣員群體的電影,既有題材的稀缺性,也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在外人看來,送外賣是最沒有門檻、毫無技術含量的工作,該片通過展現高志壘當外賣員之初的手忙腳亂和狼狽不堪,以及“單王”大黑(馮兵飾演)等人送外賣的技巧和豐富經驗,不僅制造出諸多生動自然的笑點,也在很大程度上扭轉了人們的偏見。
影片結尾,高志壘首次摘得“單王”桂冠,導演和編劇借他的獲獎感言,傳遞給觀眾: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外賣員為了生活奮斗,“值得尊重”。
逆境奮斗 獻給每位努力生活的人
《逆行人生》不僅是一部講述外賣員故事的電影,更是一部表現千千萬萬普通勞動者為生活而努力奮斗的作品。正如該片片尾字幕所寫:謹以本片獻給每一位努力生活的人。
片中每一名外賣員,之前都從事過別的工作,因為種種原因,來到這個城市送外賣:老摳(王驍飾演)是為了給身患白血病的孩子治病;楊大山(鄔家楷飾演)是為了賺錢回老家和女朋友結婚;大黑拼命送單是為了給車禍受傷的同事還醫療費。他們都是為了家人朋友而努力奮斗的普通勞動者,不坑蒙拐騙,更不偷不搶,錢掙得辛苦,但是干凈。
片中最勵志感人的是男主角高志壘中年失業后的奮斗經歷。他原本是互聯網公司程序員,長期加班缺乏運動患了糖尿病,突然被公司裁員,因年齡太大屢次求職遭拒,最后他決定成為一名外賣員,第一個月送單狼狽不堪,但他為了家人生活,堅韌不拔,勤奮苦學送單技巧,分析研究送單線路,最終不僅勝任了外賣員的工作,而且一度成為營業部“單王”。
可以說,高志壘是無數為生活奮斗的中國普通勞動者的真實寫照,他中年失業后的逆行人生,難能可貴、能夠引發觀眾情感共鳴,傳遞正能量,激勵人積極向上。
淚中帶笑 引人思考如何面對現實
當前,全球經濟正處于疫情后的恢復時期,中國也不例外。《逆行人生》好就好在,不是簡單地記錄這個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時代,向觀眾呈現現實生活的壓力,而是適時地穿插了幽默元素,巧妙地加入了一些理想主義色彩,既緩解了影片比較沉重的主題,又凸顯出片中角色在逆境中的樂觀與韌性,讓人淚中帶笑。
徐崢和賈冰承包了本片主要笑點。徐崢一貫擅長飾演小人物,這次他將高志壘的窘迫狼狽與樂觀向上演繹得恰到好處,笑點與劇情人物緊密結合。賈冰飾演的朱站長一開口就喜感滿滿,一句“我們這里沒有其他歧視,只有外賣騎士”一語雙關,一下子逗樂觀眾。
巧妙的是,影片設計了高志壘為提高送單效率開發出“路路通”小程序的支線情節,結尾這個小程序被外賣平臺高層發現。這樣略顯理想色彩的劇情,既是對高志壘面對逆境努力奮斗的回報,也是人盡其才,符合觀眾期待和影片風格。
優秀的電影,應該關照現實,與時代同行,與人民共情,《逆行人生》做到了。
影片不僅向觀眾呈現當前現實,更通過主角的逆境奮斗,引發觀眾情感共鳴,讓我們思考如何面對現實,逆風飛揚。
(本文原載于《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8月9日08版,見報稿件有刪改。作者系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秘書長、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新媒體委員會秘書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