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影視行業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國產電影越來越火,票房輕松過億的電影一部接一部。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一些不法分子也從中看到美好的“錢景”,精心設下投資騙局,令受害者的暴富美夢破滅為暴“負”困境。
案件回顧
1
入群上鉤
小程(化名)是一名90后的公司職員,收入尚可,有些閑錢就會去投資,以期獲得一些額外收益,閑暇時刻也喜歡看電影。有一天,他在搜索電影時,看到了《其實,你也可以成為電影明星的老板!》的鏈接,心血來潮點進去。在一番指引下,就被拉到一個微信群中。
2
將信將疑
小程發現該微信群中每天都會發一些投資老師講解關于股票投資知識的視頻。每天也有一個昵稱為“股神”的人分享自己的投資經驗以及成績,還附上了投資收益截圖和其所投資電影公司的資料,收獲頗豐。
不久后,“股神”聲稱馬上有一部新電影要投產,現在還有少量份額可以購買,投資9萬9能占分紅總額的0.05%。如果電影票房過20億元,投資回報率可達到200%,票房越高則收益越高。工作人員還發了詳細專業的認購合同樣本以及和某某電影公司的合作協議并蓋有公章。于是,當初還有些警惕的小程開始慢慢放下了防備。
3
步步深陷
期間,有人提出想參觀一下影視公司的運作情況,“股神”便安排成員們去到該公司的影視基地舉辦了一個“粉絲見面會”,觀摩電影拍攝過程。群里發了很多活動照片,群友們看到后信以為真,紛紛投資入股。至此,小程終于完全放下戒心,向該公司投資了19.8萬元,并簽訂《電影份額認購合同》,如愿以償地拿到該電影0.1%的份額,開始憧憬大賺特賺的前景。之后,小程又在“股神”的介紹下,投資了40萬到其他的兩部電影中去。
4
騙局暴露
但好景不長,電影上映后,小程多次向對方詢問分紅,對方都以各種理由推脫。直至有一天,小程發現對方將其拉黑,去到該公司的注冊地準備投訴時,才發現人去樓空。小程發現被騙后立刻去派出所報警。
5
教訓深刻
經調查,像小程這樣的受害者還有700多人,涉案資金超過了8000萬元。該案中,犯罪嫌疑人陳某某等人成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安排“水軍”偽裝成普通客戶進入微信群,通過各自發布虛假投資收益截圖(電影分紅轉賬及簽訂投資合同),營造出有很多“粉絲”跟隨老師賺錢的假象,誘騙被害人投資電影,致使被害人虧損。
犯罪嫌疑人陳某某等在未經有關部門許可批準的情況下,在網絡上公開宣傳推廣,通過虛構高收益高回報進行利誘,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其行為已符合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犯罪構成。
重要提示
面對防不勝防的非法集資騙術,普通投資者要慎之又慎。投資前,檢察官建議先下載“天眼查”“企查查”等APP搜索投資公司以及負責人的名字,從上面了解公司負責人、風險提示和違法記錄等信息,同時可以在裁判文書網上搜索相關公司以及負責人的名字,了解是否有其涉案判決、裁判文書,但凡上面的信息有問題,千萬不要投資。如果發現某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等違法行為,可以下載國家反詐APP在上面登記舉報,讓犯罪分子更快伏法,防止其他人落入詐騙陷阱。
電影投融資只是非法集資不同方式的一種,檢察官總結了非法集資比較常用的方式,幫助提高警惕性:
①以“看廣告”“賺外快”“消費返利”的幌子;
②以境外投資股權、期權、外匯、貴金屬等為幌子;
③以投資養老產業可獲得高額回報或免費養老、以房養老等為幌子;
④以私募入股、合伙辦企業為幌子,但不辦理企業工商注冊登記;
⑤以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等為幌子;
⑥以“扶貧”“互助”“慈善”“影視文化”等為幌子;
⑦在街頭、商場、超市等發放投資理財等內容廣告傳單;
⑧“投資、理財”公司、網站及服務器在境外的;
⑨要求以現金方式或向個人、境外賬戶繳納投資款。
總之,天上不會掉餡餅,大家在投資時一定要擦亮眼睛,要理性,不要僥幸;要穩健,不要冒險;要警惕,不要盲目。
重慶經貿職業學院
來源丨重慶金融安全衛士
編輯丨譚 楝
審核丨陳柳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