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 作 感 言
文至極、畫也,反之亦然,相互浸染、相互滋養(yǎng)。文學(xué)是我的右翅,美術(shù)是我的左翅,雙翅齊練,志在云天。
有首歌,歌中唱;"…無助的時候,眼淚忍不住!"無人看,便往心中流!
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文學(xué)、美術(shù)、音樂,如月光、泉水一般的存在!
此生有三恨,首恨無一副好歌喉,好想象許巍、樸樹那樣。唱不出來,心里憋著慌,于是選擇無言的文學(xué)與繪畫。
當(dāng)下,人世間已失卻了古時的風(fēng)雅文秀,但詩緒與畫意卻依舊抑不住!
徐新友
2024.08.07立秋
徐新友藝術(shù)簡歷
徐新友
中國水彩畫家學(xué)會會員
湖北省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
國家一級注冊室內(nèi)裝飾設(shè)計師
湖北省當(dāng)代水彩畫院秘書長
1984 年,
拜師于 白統(tǒng)緒、劉壽祥先生門下;
1992 年,
《悠悠歲月》 入選 第二屆全國水彩粉畫展;
1995 年,
《夕陽無語》 入選 首屆中國青年水彩畫大展;
2011 年,
《同舟共濟》(與白統(tǒng)緒先生合作) 入選 第九屆全國水彩粉畫展;
2013 年,
《洪湖歸舟》《千帆之都》《古巷斜陽》《古巷深處》湖北美術(shù)館 收藏;
2014 年,
《愛歌頓農(nóng)莊》 入選巴黎東西方國際藝術(shù)展;
(盧浮宮卡魯塞爾展廳),中國選區(qū)銀獎;
2015 年,
受美國紐約維特拉契爾藝術(shù)聯(lián)盟邀請,赴美進行五十八天的寫生、創(chuàng)作、交流;
《南澳船之七》 獲 第七屆世界五洲華陽獎;
2016 年,
《細(xì)雨生春》 獲 第二屆國際水彩畫寫生作品優(yōu)秀獎;
2017 年,
《欽州船之四》 獲 第四屆《我愛水彩作品展》銅獎;
2018 年,
《美國行之三十八》 入選 中國寫實水彩笫二回展;
2019 年,
《秋的記憶》 獲 花語·七夕情人節(jié)花卉水彩畫大獎賽優(yōu)秀獎,入選首屆寶虹·水澤江山百名水彩畫家學(xué)術(shù)展;
《花之戀之三 》 獲天津美協(xié)十三屆特邀嘉賓獎;
2020 年,
《西藏行之二》《貴州行之十五》 “大疫作品義賣”
《西藏行之十五》 特邀第五屆《我愛水彩》展;
《西藏行之十九、二十三》 特邀《西藏洛扎水彩名家展》;
2021 年,
《吳哥窟之一之二之三》 特邀《中國水彩·繪畫作品展》·廣西;
《西藏行之十五》 特邀 《笫五屆全國水彩作品展》·海寧;
2022 年,
《洪湖行之五十一》 《中國西部水彩/28期》優(yōu)秀獎;
2023 年,
《西藏行之六十》 《中國西部水彩/33期》優(yōu)秀獎;
《襄陽行之一》 《中國西部水彩/ 39期》優(yōu)秀獎;
2024 年,
《洪湖行之二十二》 《湖北省笫六屆水彩 * 粉畫展》。
作·品·賞·析
▲《西藏行之十四》
53x76cm
2020年
▲《 西藏行之十九》
55x74cm
2020年
▲《西藏行之三十三》
55x79cm
2020年
▲《西藏行之三十八》
37x54cm
2021年
▲《西藏行之六十》
54x75cm
2022年
▲粉畫 《 西藏行之六十一》
53x77cm
2022年
《西 藏 行》
走川藏不覺己五年,每見親拍的照片,心情如初!特別是封城的日子里,最想是西藏!五年來畫了五十余張,每畫一張,便感覺與您靠近了一步,——莽蕩無垠、神秘而又親切的西藏!西藏的山鋼鑄鐵打一般!那內(nèi)輪廓線,千回百轉(zhuǎn)一直向上;那白色的外輪廓線在湖藍、普藍、鈷藍… 的天空映襯之下,起起伏伏,剛勁、逶迤、極富韻律感。
每每“路虎”躍上一高度,下車高原反應(yīng)雙腳似踩棉花飄飄然,但卻被眼前景所震撼,全然沒有了自已,魂已出竅了吧?不覺間兩眼模糊,淚一個勁的流,如同一游子,一頭扎進母親的懷里!啊!西藏!之前您離我那么遠(yuǎn),遠(yuǎn)在天上;今日又離我這般近,近在心上!!
▲《貴州行之二十八》
27x74cm
2024年
《貴 州 行》
大半生走遍大半個中國,最難忘的是貴州大山深處,她是我藝術(shù)之路一大拐點,亦是我參加國展的一次起點,今重畫苗寨,千感交集,時隔三十二年,那群挑水的孩子們?nèi)缭谘矍啊?/p>
2017年5月, 赴自駕赴貴州、窗外突見小木船,漁家俗稱“鏟子船”, 我疾步奔到這船前,心一下子沉了下來。當(dāng)年是父母駕著這種船,收養(yǎng)的我。“鏟子船”,兒時的搖藍。約三歲前,我曾躺在您的懷里,隨父母飄泊于漢水、襄河間,如今野渡舟橫、人去船空......
我對飄泊的船有一種別樣的情感,畫船如畫家,那一筆筆,如一步步向家走去......此生愛船,雖畫之無數(shù),卻怎么也畫不夠!
▲《欽州船之二十八》
37x55cm
2023年
《桂 林 行》
2017年8月,赴桂林事畢。冒雨帶上一壺老酒,還有雄村鹵豬嘴、炸碗豆,擺渡來到大圩對岸毛洲島,點一鍋漓江黃鲇,邊飲邊觀賞這夜色中的桂林山水。但見山色空朦、潤雨無聲,恬淡的素色滲染成一幅水墨桂林!真擔(dān)心“知否? 知否!歸時不知來時路......”
已記不清第幾次來桂林市了。2018年11月,走進這市郊古村,心情頓時就像這夕陽般溫暖,連牛糞都覺香!蹦跳在窄窄的田埂上,全然忘記半年前的摔傷。與八十七歲仍在勞作的老媽媽合個影,送她一句吉祥:“老媽媽,您一百三十九歲時可能有道坎,會小感冒一下,除夕夜,喝碗姜湯。”
▲《宜昌行之十》
32x64cm
2024年
《宜 昌 行》
2018年元月,三峽西陵口返程,沿路民居似我家。樸實溫暖的民居穩(wěn)穩(wěn)地立在夕陽下,似母親盼游子歸來! 果果的媽媽,聽說今從武漢來一畫畫人,昨起備下這豐盛地道的農(nóng)家菜,夠我喝一壺的,不醉好難! 酒后迷朦中信步走到這長江邊,江闊似海、柳浪如煙,真想高歌一曲,卻怕惹惱垂釣人。長江,母親河!我從小飲您的乳汁長大,今日您從我腳下緩緩流過,如此不言、清澈坦蕩,竟讓我俯首卻不忍觸碰!
▲《襄陽行之一》
26x36cm
2023年
《襄 陽 行》
車往返襄城、樊城間,每次行馳在一橋、二橋上,我都不由面朝北方,向河南南陽方向張望,那里是養(yǎng)父母收養(yǎng)我的地方!養(yǎng)父母己故,親生父母健在否?若在,已是九十開外;若不在"天盡頭,何處是香丘?"
飲朝露、沐晚月,每每見到年邁的慈祥的大爺大媽,便疑似親爹親媽!那一座座破敗的土屋,穩(wěn)穩(wěn)地立在溪水邊、山崗上,小路旁,座座似我家!我一遍遍畫她,似一步步向家走去,晚霞中飲煙裊裊、稻香陣陣,我不由百感交集、淚如雨下…!
受我感染,老伴不禁寫下:"湖北襄陽是老公常常念及之地,只因三歲前他在此地漢江邊被收養(yǎng),赴襄陽如赴故鄉(xiāng),這尋根之旅是他晚年一大愿望!發(fā)小幼云善解人意,欣然同往;顧及我術(shù)后,更不敢輕心。襄陽民風(fēng)淳樸,一碗牛肉面味醇量足,且贈黃酒、豆?jié){。最難忘南障縣漫云村,一個至今尚未刷黑通路的古村、小橋流水、青石灰磚、遠(yuǎn)眺煙霧朦朧,云深不知歸路。更有古城墻、古隆中、米公祠…讓人留連往返!"
▲《恩施行之十四》
42x76cm
2023年
《恩 施 行》
明天就要返漢了,舍不得這里的一座座山;舍不得這里的一棵棵樹;舍不得這里的一片片苞谷、高粱地!凌晨四點睜眼盼天明,一人走在這田野上,滿鼻的泥土、青草氣,明月西懸與我作伴,"月亮走、我也走…"兒時的童謠不禁在耳邊響起……老生至今不知出生地,于是在祖國的土地上,往哪個方向走,都感覺走在回家的路上。
在山區(qū)寫生時,我們看到被夕陽映照的遠(yuǎn)處山巒,籠罩在一片透明金黃的色彩之中,褐紅色土地上被拉長的樹影則呈現(xiàn)一種摻和了橙黃斑點的青紫,閃爍跳動,十足一幅印象派的繪畫,面對這樣的大自然美景,我們都難抑作畫的激情,一天幾乎可以完成三張寫生而“興”猶未盡。“
我們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似的,提著畫箱到處尋找自己的寫生角度,畫山坡上的小樹林,畫路邊不知名的山花、畫枯萎的玉米桿、畫隱身于林中的小土屋,依偎在群懷抱里的小土屋,從不上鎖,缸里的山泉水隨便喝,偶然傳來幾聲胖豬的哼哼叫喚聲。
▲《泰寧行》
37x54cm
2021年
▲《泰寧行之九》
37x27cm
2021年
▲《泰寧行之十》
37x27cm
2021年
《泰 寧 行》
黃墻、紅瓦、暖暖卵石路......
傍山依水、層樓疊院、燕脊飛揚......
泰寧:祥泰、安寧。宋哲宗以孔子家鄉(xiāng)闕里府號“泰寧”賜名,沿用至今,這是一個光聽名字就很美好的小城。
每天凌晨四時許我便醒來,睜眼盼天明,五時許入畫室作畫,疑如家中。早餐后我們寫生、拍照于梅口定尾、下渠仁壽橋、梅口大洋村、上青半嶺之間。
晚餐把盞,交談甚歡,言及武漢封城時全國人民,包括在座陸曉翰老師的發(fā)起,眾位老師的義賣,我潸然淚下......
夜己深,我毫無睡意,漫步于大金湖畔,月上中天,銀光如水,傾灑在湖面上。涼風(fēng)習(xí)習(xí),粼粼的波紋反射出清冷的銀輝......
寫至此,窗外淅淅瀝瀝,夏雨驟降。遙想泰寧必是山色空蒙、潤雨無聲,恬淡的素色成就了一片水墨田園!
極具人文情懷的泰寧,頗具詩情畫意的泰寧,我魂牽夢縈、難以忘懷的地方!
▲《花之戀之十七》
38x26cm
2021年
《花 之 戀》
從小愛花,回想起來,尚在情竇未開時,花于我,應(yīng)是早于早戀的早戀吧?那凌霄書院小學(xué)時,漢江沿岸的蘆花;那武漢四中時,四百米跑道周邊的野花,朵朵入夢來。
在這早春正月里,細(xì)雨蒙蒙丶陰冷浸骨,不經(jīng)意間,路邊的桃花竟悄然盛放!啊!抬頭看,八十年代北京惠敏親筆書"竹外桃花三二支…"字字入目,這詩詞、這書法對我靈魂的浸染,潤物無聲!
畢淑敏說,“花不分出處,朵不分大小,只要生機勃勃的開放著,就是令人心怡的美麗。”是的,早春二月,又遇疫情,無法云游四野,可是只要是生命,都有它的動人之處,都可成為我們眼中的風(fēng)景,心中的詩意。
▲《武漢行之二十五》
38x68cm
2024年
《武 漢 行》
沿岸江灘一夜東風(fēng)暖/蘆花深處幾叢紫花顫/隱約似伯牙撫琴輕彈/紅日高懸普照萬里河山/大江東去白云去又還/江諸岸頭望江望不穿/往事如煙過盡千帆/半生嗟咤醉心墨酣/ 捧一鞠江河水洗去來時塵土/聽春風(fēng)吹過護提林撫我心安。
▲《泉州行之四》
52x38cm
2023年
▲《泉州行之五》
52x38cm
2024年
《泉 州 行》
泉州五日,藝強全程相伴,左右不離、盡心盡力、溫暖周到、體貼入微!十一年前的一月同窗、結(jié)誼竟如此悠長,雖無血緣卻勝似兄弟!近千元一斤的海蝦、萬元一斤的紅茶、五星酒店的入住,我老生何德何能?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當(dāng)下真古跡漸少,假古跡(僅地址是真)漸多,遠(yuǎn)看似有古色,近聞卻無古香。泉州市不愧千年古城,漫步洛陽橋頭、俳佪雙塔腳下,似遇古人促膝…,泉州如一壺老樹紅茶,五日逗留,才品一口,改日一定還得去!
▲《太行行二十》
52x38cm
2021年
▲《吳哥窟之五》
46x62cm
2021年
▲《神農(nóng)架之三十三》
25x55cm
2024年
▲《神農(nóng)架之三十五》
25x55cm
2024年
▲粉畫 《神農(nóng)架之三十六》
38x52cm
2022年
《神 農(nóng) 架》
茫茫蒼蒼、天地一色,好一幅銀色的童話世界!2017.03.15初去大九湖,半夜突降暴雪,電停路斷,徜大的山野,僅踏下我與老伴的二行腳印,于是乎我發(fā)瘋般拍下的數(shù)百張照片,成為這世界獨一無二的孤本。
大九湖四面環(huán)山,形成天然屏障,雪后的風(fēng)兒不大,凜凜的吹著。放眼望去:"千山鳥飛盡,萬徑人蹤滅",數(shù)間草屋頂上冉冉升起的飲煙,帶著人世間的暖意,滲染開灰藍色的天幕,虛無縹緲,似有似無……
如今大九湖山民全部迀出原址,任何人不讓在景區(qū)過夜,于是錯失了朝夕最佳攝影時,好在我四上大九湖、次次住在景區(qū)中心山民家,且趕上了初春、深秋與隆冬、趕上了雪、雨、霧、晴多樣天氣,天佑我也!
▲《課堂示范之三十六》
28x36cm
2021年
▲粉畫《洪湖行之二十二》
75X107cm
2022年
▲粉畫 《南澳船之二十三》
40x53cm
2022年
▲粉畫 《荊州行之三》
38x53cm
2022年
《荊州行》
打去年七月在此街上住過二夜,便魂牽夢繞…
這是我上次所拍,所畫,三幅均被挑走。只為突破,再次前來,喜歡這個沒有霓虹燈丶沒有大紅燈籠,沒有喇叭聲,安安靜靜的古城!
古城您早!昏昏的路燈下,一七十八歲老翁在飲早酒,老伴伺候一旁,她說一日四餐酒,喝完去釣魚…,
試想將這僅存的半邊老街地面涮黑丶電捍撥掉丶招牌統(tǒng)一…這老街還老嗎?于是乎那至今一百八十余年的城樓便成了一獨立寒秋的孤寡老人!
好在半邊三義街安在!
若將故宮地面全刷黑丶將長城墻面貼瓷磚…那是何等慘烈!整舊如舊與整舊如新,一字之差,云泥之別!
整舊如舊是對的,但整舊如新如同老媽拉皮,硬生生扮出少女模樣。
▲粉畫《古巷深處之四 》
76x50cm
2022年
▲粉畫《古巷鈄陽之十二》
53x38cm
2022年
《徽州行》
白墻、黑瓦、襯托在藍天、白云下,樸實淡雅、自然明朗。
水似綾羅、屋舍儼然、麥苗青青,這個隨處可入畫。
坐落在秀美盆地的原生村落,將自然與人之和諧演繹到極致,帶給渴望暫別喧囂城市生活的人們無盡的留戀。
九三年至今,我已七次來徽州。“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現(xiàn)實版的徽州在當(dāng)下,夢中的徽州在我的畫里!
▲粉畫 《 雄村古巷之十九》
53x38cm
2022年
徐新友畫配文摘錄
《陜北行》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太觸動我的軟肋。2018年3月,毅柳自駕將我送至此處。臨此處,如臨風(fēng)燭老人床前——黃土高坡上的百年古村滿目滄桑。十年之后,安在哉?拍下這殘存的影像,記下這如父母、如家的溫暖.....
《麻城行》
2018年5月2號,應(yīng)省展“話說麻城”征稿。我與幼云、建民、惠武自駕赴麻城,落腳宋埠管山山莊。3號謝店寫生;4號赴龜峰山,途經(jīng)道士岺村,拍完照轉(zhuǎn)身下坡,突然被垃圾堆中竹枝絆,上身前傾,頭部直擊迎面墻,一聲悶響,昏死過去,身體向左轟然倒下,待醒來,額頭一“鴨蛋”,左上臂肱骨已斷。
所住市四醫(yī)院,地理位置極佳!黃昏時,憑欄遠(yuǎn)眺左前方,便是漢江匯入長江處,“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右邊,逆江而上數(shù)百米,便是我兒時的住處,記不清多少次嬉水于兩江之中,文革時,踩三輪買得一把斷頭二胡,獨奏于江渚之上,一曲《江河水》訴說著我內(nèi)心多少郁悶與惆悵......
逆江再往上百里, 便是漢川張池, 我六八年下放的地方。不由想起知青下放那段苦,發(fā)餿發(fā)酸的飯舍不得倒掉,加點堿,酸堿中和咽下,十余里開外沒棵樹,中午吃下溝水泡飯,全身暴曬,躺在驕陽下的田埂上,竟酣然入夢!偶遇一陣暴雨襲來,祈天多下兩天吧,這樣可歇口氣了!于是,男生忙于摸魚抓蝦,我主廚。待臉盆菜端上床鋪板,八男八女?dāng)D在周圍,放肆的吃,放肆的喝,放肆的笑......
如今,清清漢江水,我的母親河!靜靜從我窗前流過,給了我的傷痛多少撫慰......
《美國行》
2015年7月初,應(yīng)紐約維特拉契爾聯(lián)盟邀請,再次赴美;8月入駐上州密林中畫室。
笫二天,六位藝術(shù)家的作品視頻展示與交流,令我視野大開!五位藝術(shù)家對我的作品予以高度的關(guān)注與贊許,經(jīng)翻譯,令我感動!
第二周藝術(shù)評論如期舉行。上午請來的女評論家,同時又是史學(xué)家、哲學(xué)家,她對我作品貼近生活、表達真心,其思想性、藝術(shù)性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她說,看了您的畫, 很想去中國,不去大城市,只想去您寫生地。真讓我沒想到,感概道:地球之大、海角天涯、人心相通;藝術(shù)是最好的世界語言!
忘不了,與美國、匈牙利藝術(shù)家燭下對飲長談;忘不了, 四國藝術(shù)家對我?guī)椎乐袊说母叨仍u價, 并記下菜名,主配料,準(zhǔn)備改天中國城下單。房山的木耳、鶩源的筍衣、四川的花椒煎海魚,那花椒竟被音樂家一粒不剩盡收肚中,聯(lián)盟主管拉米羅說,這些年,最美的一餐!
更忘不了,密林中我畫室門前的那盞燈,三年來在我心中永遠(yuǎn)亮著!
藝術(shù)無國界,恨只恨自己不會英語,那份壓抑,讓人發(fā)瘋!臨別,美國雕塑家與我相擁,她的淚順著兩張不同膚色的臉,流下......!
徐新友
2024.08.08 摘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