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熱愛中國茶,傾心傳世品。本文為原創作品,歡迎轉載分享。本文包括:本詩創作背景/原詩/注釋及大意
本詩創作背景
1071年,因上書皇帝論新法之弊病,惹怒了主政新法的宰相王安石,蘇軾被排擠出京,貶任杭州通判。
1072年,時年36歲的蘇軾主持本州鄉試。深居試院之中,閑來學古人煎茶,靜視魚眼氣泡,聆聽沸水松風。雖然仕途一時落寞,但天性寬闊的蘇軾卻在一杯茶中找到新氣象,更拾海闊天空。這便是蘇軾!
蘇軾畫像
其弟蘇轍也因與王安石意見相左,1069年便被貶出京,隨張方平、文彥博歷職河南。在這樣的背景下,蘇轍讀到乃兄的《試院煎茶》,同樣感慨,并作和詩《和子瞻煎茶》。
原詩
試院煎茶
蘇軾(宋)
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1
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2
銀瓶瀉湯夸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3
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從活火發新泉。4
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5
我今貧病長苦饑,分無玉碗捧蛾眉。6
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行相隨。7
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8
注釋及大意
1、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
蟹眼、魚眼:均為形容水燒開過程中形成的氣泡大小。宋龐元英《談藪》:“俗以湯之未滾者為盲湯,初滾者為蟹眼,漸大者曰魚眼。”颼颼:形容水在燒開過程中發出的聲音。松風:原指茶器具松風爐。此處指煮水時如風過松林發出的松濤之聲。本句大意是:煎茶最重火候,蟹眼大小的氣泡出現時還不能用來煎茶,要等到魚眼般氣泡出現;此時,煮水的銀瓶中發出有如風吹過松林的松濤之聲。這般沸水正可用來煎茶。
2、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
蒙茸:形容蓬松的樣子。細珠:指研磨茶餅后,羅篩時茶末落下的形象。飛雪:茶湯上面浮動的白色沫餑。本句大意是:將緊壓的團茶搗至蓬松,再用茶碾碾成茶末,過篩時,茶末如細潤的玉珠紛紛落下;將煎好的水傾入盛好茶末的茶碗之中,茶湯隨注入的水流旋轉,白色的餑沫漂浮其上,輕盈如雪。
攆茶圖(局部,劉松年) 來自網絡
3、銀瓶瀉湯夸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
銀瓶:銀制湯瓶,點茶用具。金瓶為第一,銀瓶列第二。煎水意:蘇軾自注“古語云煎水不煎茶”。本句大意是:如果說金瓶排第一,而用銀瓶倒出的茶湯要排到第二,那便是不知道古人煎水非煎茶的內涵深意了。
4、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從活火發新泉。
李生:指李約,唐室宗親、鄭王元懿玄孫。官任兵部員外郎。溫庭筠《采茶錄》:“約性能辨茶,常曰:茶須緩火炙,活火煎。”活火:指炭木燃燒有焰的旺火。新泉:指清澈而流動的泉水。本句大意是:你看,過去貴為皇親的李約好客,為客人煎茶從來不假他人之手,事事必親力親為。他認為,一杯好茶,關鍵在于煎水。必要選用不斷流的清活泉水,并以炭木旺火猛煎以激發其水性。
5、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
潞公:指北宋宰相文彥博,封潞國公。西蜀:泛指四川地區。此處指四川煎茶法。定州花瓷:宋代定州窯燒制的印花白瓷茶具(茶銚)。琢:此處指炙烤。紅玉:此處指燒紅的木炭。白居易有詩句“盈尺白鹽寒,滿爐紅玉熱。”本句大意是:再看,當今的潞國公文彥博學用的是西蜀煎茶之法,招待客人時必要選用定窯印花白瓷茶銚,紅焰炭火炙煎。(“定州花瓷琢紅玉”一句從古至今有多種解法,并無統一)
北宋定窯白釉茶銚 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6、我今貧病長苦饑,分無玉碗捧蛾眉。
分無:無緣。玉碗捧蛾眉:指貌美侍女奉茶。本句大意是:我如今貧病交加,又常常饑腸轆轆,沒有講究的茶、茶器具,也沒有侍茶的童子。
7、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行相隨。
公家:指上官、前輩。磚爐:燒炭火的專用茶爐。石銚:陶制的煮水器具。本句大意是:就學前輩茶人們那樣,用隨身攜帶的燒炭磚爐、陶制石銚這般簡單器具煎茶,體會煎茶的內涵和意境吧。
8、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
撐腸拄腹:此處指滿腹學問。本句大意是:不奢望每日都吃飽喝足,閑來曬曬腹中萬卷詩書,只愿能夠每天飽睡到日上三竿,再有一碗茶喝便心滿意足了。
我是青牛君,傾心打造傳世茶品。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系刪除。祝各位讀者夏日安康,吉祥如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