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七八月份
是螺螄粉里酸筍的原料——麻竹筍的盛產期
在龍頸鎮頭巾村委會南湖村小組,清晨的露珠還掛在翠綠的竹葉上時,村民們已帶好裝備,上山采收麻竹筍。麻竹筍個頭大、肉質厚、味甘鮮脆,被稱為“剝衣黃金”。
村民莫建新告訴記者,村里出產的麻竹筍也被稱為駱坑筍,駱坑筍種在深山,山路陡峭難行,從山腳下走上山頂有3公里的路程,以往筍農們走上山需要花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還要靠扁擔和肩膀,身體力行把好幾百斤的鮮筍挑下山,一天來回好幾趟,特別辛苦。
創新采收路 破難促發展
高山深林的生長環境造就了駱坑筍的獨特風味,也產生了采摘成本高、風險大、就業人員少、山頭荒廢、筍竹失管等現實問題。為加快駱坑筍產業發展,龍頸鎮村兩級致力于改善產業配套基礎設施,有效解決村民進山難、運貨險的問題,徹底打破“一扁擔+兩條腿”的原始運輸模式。
來到竹山腳下,映入眼簾的是兩條已經建好的駱坑筍運輸軌道。“現在軌道建成后,一趟就能采收600斤筍下山,大大提高了筍農們耕筍的積極性,今年我們還復耕了1800畝的山地種植駱坑筍。”說起軌道的建設,莫建新特別高興。龍頸鎮頭巾村已修建山地軌道8公里,正大力推進單軌運輸系統(一期)20公里運輸軌道建設,服務涵蓋駱坑筍重點種植區域內7條自然村,預計單趟運力將增至1000斤,提升66.67%,實現駱坑筍機械化“過山車”式采收。
目前,頭巾村駱坑筍種植總面積約2萬畝,預計2024年鮮筍年產量超1000萬斤,年產值約1500萬元。如今,村民擴種意愿強烈,僅南湖村小組預計年內增種2000多畝駱坑筍。
加工銷售忙 駱坑筍飄香
村民們分工合作,山上在采收鮮筍的同時,山下的村民正對采收下來的鮮筍進行初加工。“筍砍下來之后,經過蒸煮、發酵,一周左右就可以拿出來曬干儲備。每年的9月至10月會有臺灣企業來收購筍頭出口日本和東南亞,筍尾和筍衣曬干之后內銷。”莫建新告訴記者,今年的駱坑筍鮮筍價格保持在兩元以上,筍衣價格保持在四十五元以上,普通筍干價格也保持在二十五元以上。
據了解,龍頸鎮今年新增種植麻竹筍4100多畝,麻竹筍種植面積達3.8萬多畝,預計2024年鮮筍年產量超2000萬斤,年產值約3000萬元。接下來,龍頸鎮將繼續圍繞市五大百億農業產業發展,以清遠市清新區龍頸鎮莫建新筍竹種植專業合作社、清遠市竹昇農業投資有限公司、清遠市億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加工基地為引領,帶動周邊農戶種植麻竹筍,將麻竹筍種植面積擴大到5萬畝。
發展勢頭旺 致富有盼頭
在浸潭鎮白花塱村,每天上午11點開始,絡繹不絕的小貨車載著剛從山上采收下來的鮮筍匯入清遠市語博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麻竹筍收儲、加工基地。
該基地今年種植了500畝麻竹筍,平時吸收20多名村民務工,既保證當季麻竹筍的采收,又帶動當地村民就業增收。由于新鮮竹筍的保質期短,含水量高,為方便儲存、運輸和銷售,基地將采收回來的麻竹筍進行初加工。
“現在每天收五到六萬斤的鮮筍,我們的筍收回來會分成兩部分,筍尾會用來制作預制菜,其他部分會加工成筍絲運到廣西的螺螄粉廠。”基地負責人梁國鋒介紹,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和農戶簽訂協議,以比市場價高10%的價格與簽協議的農戶進行回購鮮筍,今年麻竹筍的收購量預計會達到8000噸。
“下一步,我們計劃在白花塱村委會新圍仔村小組建設一個麻竹筍深加工廠,預計年收購量有1萬噸鮮筍及100噸筍干。”梁國鋒說。
當前,清新區正加力提速實施“百千萬工程”,緊緊圍繞清遠市“五大百億”農業產業發展規劃,以“2420”具體舉措為重要抓手,推動我區麻竹筍產業高質量發展。其中,計劃對今年連片新種植10畝以上麻竹筍的農戶給予每畝300元的獎勵。
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發展前景,讓越來越多的農戶增強了種植麻竹筍的信心。目前,浸潭鎮麻竹筍種植面積達5萬多畝,預估年產量達5.28萬噸,年產值8400萬元。
據統計,今年清新區新增麻竹筍種植面積3.62萬畝,總種植面積達11.05萬畝,其中今年可采摘面積達7.43萬畝,預計總產量可達8.17萬噸;目前,全區共有麻竹筍收購點約21個(含加工企業),初步形成了以松德豐(清遠)食品有限公司、山弘(清新)農產有限公司、山幸農副產品有限公司、兆豐食品有限公司等為龍頭的麻竹筍加工產業鏈。
接下來,清新將緊抓市“五大百億”產業發展機遇,進一步擴大清新麻竹筍種植規模,提升產品質量及品牌影響力。同時從收儲、加工、運輸、冷藏、預制菜等方面進一步延長麻竹筍產業鏈,助力市麻竹筍產業達到百億目標。
部分來源:龍頸鎮人民政府
記者:鄧芷瑜 伍銘軍 王順裕 鄒彩鳳
編輯:鄒彩鳳 鄧芷瑜
文章來源:清新發布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