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大家周四好呀~
最近我有個同行業的朋友,從之前做執行轉成乙方公司做全案策劃,來找我咨詢。以前客戶說讓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動太多腦筋;現在有很多要做決策的地方。在給建議的過程中,我覺得他遇到的這些問題還蠻有普適性的,記錄分享給大家參考~
1
給客戶需要的
而不是自己好做的
這位朋友服務的客戶主要是企業。有一次,一個企業客戶要做一個活動的營銷,讓他出方案。
他擬了一個定價和方案,問我:這樣報上去合適不?
我問:你這樣設計方案,還有定現在的價格,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呢?
他說:選擇這個方案是因為好做,有比較大的勝算,不容易出錯;定價就是按照之前成本上浮一個利潤空間來定價的。
我又問:你知道客戶想要的是什么嗎?
他愣了一下,然后說:不就是把項目做出來,拿到想要的數據,完事嗎?
我問:將來你們這個投放要上線,它是投在哪個平臺上的?
他:一個新媒體社交平臺。
我:那看這些內容的人,會是誰呢?
他:這個平臺的用戶。
我:所有的瀏覽量背后都是真實的人。本質上來說,客戶做投放,是因為他想要讓更多用戶看到這些內容。你認為,什么樣的內容,這些用戶會更喜歡看呢?
他:有趣的、有吸引力的。
我:唔……那你看看現在的方案。你站在自己穩妥的角度,從保底交付數據的角度考慮,我認為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換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自然用戶,你平常刷手機的時候看到這樣一個話題,會有興趣點開看嗎?
他:老實說,沒有。哦我明白了,因為我自己都覺得沒意思,用戶也會覺得沒意思,他們就不會點開看。我也很難說服客戶買單。我說“選擇這個方案是因為它好做”,客戶一定不會滿意的。
我:對。我這些年從業的經驗是,“客戶需要什么”有兩種參考角度,一種角度是“客戶的用戶需要什么”,還有一種角度是“客戶認可哪些權威數據”。就好像以前去某某單位要寫介紹信,現在出本書也要有個大咖寫推薦序,讀MBA也要個推薦人一樣。雖然從興趣的角度無法證實“客戶的用戶喜歡某種設定”,但如果客戶很認可某種權威數據,現在不是都有很多數據網站嗎,你可以通過這個來輔助選擇營銷的話題。
他:懂了!
2
給客戶選擇題
而非判斷題
我:好,我們假設,你已經做了一個“用戶喜歡”或者“有權威數據佐證”的方案來到客戶面前,要跟他談成交。現在你有且只有這一個方案。客戶說:“X老師啊,我覺得你這個方案挺好,但是我們預算沒有那么多,要不你給我們打個折”,你會怎么辦?
他:啊……這……很難辦啊。我們本來利潤就沒有特別高,再打折的話,就沒什么空間了。
我:對。你看,如果你只給客戶一個方案一種價格,那么他其實只有兩種選擇——做或者不做。只有是否的,那就不是選擇題而是判斷題了。假如客戶想購買,但是他又嫌貴,那他就只能跟你討價還價了。你又沒有議價空間,這個事就看起來有點難受。你可以一開始給客戶三個方案,定三種不一樣的價格,豐儉由人。
他:可是,我覺得就這個方案最好,再想其他方案也沒這個好,那怎么辦呢?
我:你有沒有看過一本書,叫《定價》?其中有一個概念叫“錨定定價”,你可以有三個方案,其中有一個方案是看起來性價比最高的,另外兩個方案主要是為了襯托這個你最想讓他選擇的方案。比如星巴克的礦泉水,20多塊錢。你就覺得,好像30塊錢咖啡也沒那么貴了?
你可以設計三種方案。一種是價格便宜,但是提供的服務沒有那么多。一種是價格合適,滿足了客戶大部分需求。一種是價格很貴,除了一般性需求還有一些高端需求。讓客戶自行選擇。
其實無論你定價多少錢,都會有人嫌貴有人覺得便宜。關鍵是你的目標客戶,TA感覺這個價格值不值。客戶沒有選擇你錨定的那個方案,選別的也不要緊啊,反正你能承接嘛。
3
沒有標準答案的困難
怎么辦?
我這個朋友屬于那種,遇到問題,一定要搞清楚原理再去解決,這樣類型的人。
他近期遇到了一個挑戰,以前他做執行的時候,都是甲方給到他明確的指令,例如“在某某平臺找10個達人寫文章/拍視頻”之類的。自己做乙方之后,就要為投放決策負責了。各個平臺屬性不一樣,用戶特征也不一樣,跟客戶品牌匹配的人群更不一樣。這個決策要包含的信息點特別多,以前他都是“知道為什么、怎么辦”才會去做,現在面對很多未知,反而不知道怎么決策了。于是來問我。
我問他:你現在出門之前,會看天氣預報決定要不要帶傘。假如你生活在古代,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視播報天氣,你會怎么辦呢?
他:咦?為什么要問這個問題?
我:以前沒有現在這么多的高科技,面對天地自然這個復雜混沌系統,古人會把很多現象都記錄下來,記錄到足夠多了就可以找關聯。聯系建立的多了,就可以建模,二十四節氣、周易、五行……都是不同形式的數學模型嘛。
喏,面對一個復雜混沌系統,你不知道該咋辦的時候,其實有一種統一的解法,就是“做測試”。因為你面對的是一個黑盒,黑盒里的結構不一樣。但是你可以輸入X1、X2、X3……記錄輸出的Y是啥。這種方式雖然達不到100%的準確率,但是樣本量足夠的情況下,七八成的準確率還是有的。
具體來說,你不知道一種投放方式是否有效的情況下,可以先拿出來一點點資源,真實去投一下嘛。看看用戶是什么標簽效果最好,不要投那么多,最小單位的時間、數量少的賬號就可以。就算沒效果,你也收獲了一條重要的經驗——叫做“這個方向去投放沒有效果”。可以避免日后在相同地方花更多錢、踩更多坑。
我的老師經常對我們這些沒到40歲的同學講一句話:干就完了。無論啥你問他要不要做,他都會說“做”!開始做了,怎么做,遇到問題了怎么解決,他才會進一步教你。
你有一個特別好的特質,就是會“先想明白為什么,然后再做”,這個特質讓你做事很嚴謹、很少犯錯。可是有的時候,“為什么”也會成為一種障礙。如果面對的這個“為什么”太難了,還執著于非得想清楚的話,它很可能會阻礙你下一步開始。
他:懂了懂了!
這個過程我覺得還挺有趣的~記錄下來希望可以給大家一星點啟發呀~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啟發,可以幫喵點個“在看”,動動小手讓更多人看到喵~感恩~我們下周四14:00見~
如果想圍觀喵的朋友圈,或者有什么悄悄話想和喵說,可以加這個微信號哦(如果加過喵其他微信就不用重復加啦)~
我的這些文章也值得你讀一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