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發布!向北三縣布局,實現規模化生產!
日前,由中關村通州園、漷縣鎮政府共同編制的《漷縣醫藥健康產業集聚區產業發展規劃(2024年—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發布。
規劃范圍主要包括漷縣鎮中心區組團和覓子店組團兩部分,總面積為13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區組團10平方公里,覓子店組團3平方公里。
漷縣醫藥健康產業集聚區效果圖 來源:人民網
《規劃》顯示,在產業體系以及重點舉措方面,都將向北三縣布局并開展合作,打造具有領先優勢的“醫產協同發展示范先導區”,加快建設具有領先水平的“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谷”。
產業布局方面,《規劃》明確,按照產城融合、功能互補、區域聯動的思路,在集聚區形成“一核四區三園”的空間布局。一核即中央活力區(CAZ),重點發展商務辦公、生活居住、文娛休閑等功能。四區包括高端醫藥智造區、全程健康服務區、未來拓展區、覓子店綜合發展區;三園指一方健康谷、益生祥明產業園、智匯中心產業園。
產業體系方面,集聚區將圍繞高端制造、健康服務、未來健康三大賽道,構建432產業體系。即:依托龍頭企業,鞏固提升生物藥、化學藥、現代中藥、高端醫療器械四大優勢產業;圍繞兩大國家級醫學中心,聚焦價值醫療領域,打造以專科特色服務、醫藥輔助服務、綜合健康服務為主的三大醫療服務產業;瞄準前沿科技方向,前瞻布局合成生物、AI+醫療健康兩大未來產業。
其中,在兩大未來健康產業布局上,將加快合成生物領域技術突破。重點支持底層細胞、菌株改造、篩選等生物合成技術和工藝研發類的創新型企業和平臺布局。圍繞高端醫藥產品、高價值醫療耗材的創新升級和產業化落地,加強合成生物產品開發。推動合成生物領域的京津冀協同發展,重點突破合成胰島素、合成生物縫線等區域產業聯動大的環節,推動總部、研發和結算功能在集聚區落地,與北三縣合作形成“研發-制造”格局。
另外,在重點舉措方面,圍繞醫產協同的五個階段,設立“三平臺兩中心”,加速創新轉化。
同時,建立新型開放合作體系,加強區域協同、市區協同和京津冀協同,推進創新成果轉化。探索與北三縣合作共建醫藥健康產業協同發展示范區,針對合成生物、傳統醫藥等資源需求量大的制造環節,構建“通州研發孵化、北三縣聯合制造和場景應用”的價值鏈格局。鼓勵集聚區企業積極申請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或醫療器械注冊證,實現總部與創新在通州,規模化生產在北三縣的產業布局。
《規劃》提出到2030年,集聚區醫藥健康產業要取得顯著進展,特色顯現,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生物藥、化學藥、現代中藥、高端醫療器械等重點領域優勢突出;專科特色服務、醫藥輔助服務、綜合健康服務三大醫療服務產業初具雛形,價值醫療領域優勢顯現;合成生物、AI+醫療健康兩大領域形成突破。基本建成以龍頭企業為帶動、創新能力強的中小企業為支撐、醫研產協同發展的醫藥健康產業生態體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