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
讓中國女乒主力有點頭疼的對手有哪些?
那么,印度女乒應該算一個~尤其是她們的兩名奧運主力:巴特拉和阿庫拉,給我們制造的麻煩更是讓中國球迷印象深刻。
但是,這兩名讓我們頭疼的對手,在別人眼里卻根本不算什么,甚至連小將都能輕松贏她們。
就像在昨日的巴黎奧運女乒團體賽賽場上:
德國女乒擔任一單的18歲小將考夫曼,一個人連贏巴特拉和阿庫拉兩名印度主力,兩盤比賽只讓她們拿了一局球,從而助德國女乒3:1晉級~印度的長膠對她沒有絲毫影響,可以說是打得輕松加愉快,完全是碾壓。
請問考夫曼是誰?
估計那些不太關心和關注女乒小將的人,是不太了解的。
小將考夫曼,是歐洲近年來涌現出的一名潛力新星,她身高臂長、正反手技術好、打法強硬兇狠,尤其是那犀利的正手能力,更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去年的支線賽決賽中,我們的19歲新星徐奕沒有打過她,1:4輸球,讓考夫曼奪得了冠軍。
目前,考夫曼擔任德國隊一單,是德國女乒重點培養的新人,再過個兩三年,應該就會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向我們發起挑戰了。
所以說:
世界是向前發展的,未來的世界屬于年輕人,對于乒乓球,就要關注當下,也要關心未來。
那么,印度女乒實力并不弱,而這個小將考夫曼,又是憑什么輕松破解了她們的特殊打法呢?
說實話,看了她們的比賽,考夫曼也就用了兩招,很簡單。
分別為:
一、第1招:暴力進攻。
沒錯,一力降百會,面對特殊打法,使勁打就是了,越暴力越有效~暴力克旋轉,非常簡單,小將考夫曼就是這么打的,并沒有什么“神奇的招式”和“深奧難懂的大道理”。
當然了,再進一步細分一下,她的這種“暴力進攻”又包括兩部分:
1、正手暴抽。
這是考夫曼的拿手絕活,她本身就是正手好、力量大、打法強硬,這一點,對付長膠和削球等特殊打法正合適,“梆梆梆”幾板毫不講道理的暴抽下去,長膠根本扛不住。
也就是說:
那在我們看來“很難纏、很詭異”的長膠打法,在暴力的正手面前卻顯得那么“軟弱無力”,立馬就蔫了。
所以說:
一物降一物,就看你會不會打了。
2、反手暴撕。
即:
作為新生代球員,小將考夫曼打法更先進,技術更全面,除了強硬的正手暴抽之外,反手暴撕同樣是威力十足,能靈活地左右開弓來展開進攻,沒有明顯的技術漏洞。
這樣,印度女乒正手來的球她正手暴抽,反手來的球她反手暴撕~總之,就是一個詞:暴力~三兩下就把印度女乒的兩名大將給打崩了,在考夫曼面前就像不太會打球,顯得毫無辦法。
所以說:
對付長膠,就是要“切中要害”,別老是“搓來搓去”的讓她越打越舒服,那樣她最喜歡了,如果有那個能力,直接暴打就是了,簡單有效。
再說了:
你老是搓來搓去的,又靠什么得分呢?靠對方失誤送分?別開玩笑了,對方這種特殊打法,本來就是“等你失誤”的,如果你再“等她失誤”,又怎么能“等得過她”?
另外,除了18歲的考夫曼之外,像16歲的埃及小將漢娜·高達、以及16歲的張本美和,打長膠都很拿手~同樣是“一頓暴抽”就把對方給打懵了。
由此來看:
越是新生代選手,對付特殊打法就越在行,根本就不把這些“偏門”放在眼里,主要原因是:她們打法更先進,代表著未來乒乓發展的新潮流。
二、第2招:身高。
沒錯,“身高”也是一種武器,在乒乓球比賽中也非常重要。
對于這一點,本人是第一次提及,主要是在這次奧運會的乒乓比賽中所發現的。
打乒乓球:
個子太高了不行,太高了速度慢,在速度上吃虧。
而太矮了也不行,那樣護臺面積小,就會出現更多的漏洞和軟肋,被人抓住暴打。
在過去,像個子矮小的鄧亞萍,只要能守住近臺就行了,也能打得很好。
可現在呢,歷經幾十年的發展,乒乓球這個項目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從裝備到打法,都有了跨越式發展和變革,對抗性越來越強、攻擊范圍越來越大、攻防轉換越來越快……
這樣,以前的那套打法,現在就不好使了~只守近臺遠遠不夠,守不住了。
這樣,就對球員的“身高”提出了一定要求~在同樣水平的情況下,身高不足、護臺面積小的選手就會更吃虧、更被動,因為漏洞更多。
這一點,伊藤美誠就是很好的例子~護臺面積太小,越來越不行了,逐步被身材更高的早田和張本美和所取代。
當然了,同樣很矮的平野美宇也有點不太行了,現在打個申裕斌都很費勁。
所以說,由此來看:
隨著乒乓球的“裝備、技術和打法”的不斷變革,對球員的自身條件:即“身高”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不具備一定的身高,那么,發展上限就不會太高。
那么,身高多少才更符合標準呢?
對這一點,每個人的自身條件和運動天賦不同,身高標準也是要因人而異,要在“靈活性”和“護臺面積”之間做好平衡才行~但有一個底線就是:像伊藤和平野那樣,身高太矮了肯定不行。
而在昨日與印度女乒的比賽中,身高臂長的考夫曼就在身高上占了很大優勢:
1、與個子高的巴特拉較量不吃虧,球臺護得牢牢的,沒有漏洞,巴特拉根本調不動她;
2、與個子矮小的阿庫拉對抗,則身高占了明顯優勢,既能護好臺、又能很好地調動阿庫拉,讓她跑來跑去的疲于奔命、顧此失彼。
所以說:
打乒乓球,身高同樣重要,以后,相信更多的球員將越來越會使用這個優勢。
綜上所述:
奧運賽場是一個善于創造奇跡的地方,各種新打法、新技術、新潮流都會不斷涌現,讓人咂舌~就像這個18歲小將考夫曼,就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這也說明:世界乒壇日新月異,未來的挑戰越來越大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