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莎士比亞:我從沒說過這句話)。人的喜好與審美角度多種多樣,造就了多元化的產品世界。
也可以說,這個情況在Hi-Fi圈子里,更是突出。大家對于聲音聽感喜好的多樣化,以及使用需求的差異化,也正是導致現在本土Hi-Fi業界空前大繁榮的最大因素。
(文章涉及到的部分機型:M5 Ultra、M6 Ultra、M7、EM7、ME800、ME900......)
上個月,我跟大家分享了以純音之音為造物初心的山靈M5 Ultra播放器體驗,有小伙伴站內私信問我,有沒有這個價位檔里搭載了安卓智能系統的Hi-Fi播放器,給來一個推薦。
答案自然是:有的。
山靈,稍早推出的首款4 DAC架構Hi-Fi移動播放器——M6 Ultra。
現在的價格,略高于山靈M5 Ultra,但也基本處于一個價格區間內,個人認為如果是想要搭載安卓智能系統的Hi-Fi播放器,那么M6 Ultra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了。
雖然山靈M6 Ultra上市時間要早一些,但配置方面,依然是現在市場主流偏上的水平。
作為山靈首款4 DAC架構的Hi-Fi移動播放器,M6 Ultra采用了:
4顆AK4493SEQ芯片(QUAD-DAC并聯架構),4顆OPA1612(每顆AK4493SEQ芯片對應1顆OPA1612)+2顆OPA2211(低通濾波),2顆LTA8092運放芯片,全架構一體化聲學電路方案。加載第3代FPGA技術 + KDS飛秒級低相噪有源晶振,加載TI-BUF634A 高速緩沖器,擁有自研相位自動調制模式......
山靈M6 Ultra這塊屏幕采用的是夏普的5.0英寸LCD高清屏幕,441ppi的屏幕畫質非常細膩,色彩的表現也確實漂亮。
而且,在工藝細節方面,它的屏幕部分,還是加載了懸浮屏幕的設計,不僅讓機身側面更有層次感,正面觀看也有了一種屏幕更加突出的畫面張力。
配置,是好聲音的基礎。老規矩,先聊聽感,后面再聊聊設計和系統體驗。
M6 Ultra配搭ME900耳機,可以很直接的呈現出相比M7播放器的組合,更多的低頻能量感,比如在聽阿姐鼓時鼓槌更有直接敲在心頭的力量感。而M7配合下的ME900無疑具有更多的空間度、“空氣”感和高音部分的信息細節呈現,雖然調教方面都是典型的山靈聲,但M6 Ultra聽感上確實要更有熱力一些,在聽流行曲目時更“帶感”。
M5 Ultra雖然低頻能量感也比較突出,但相比之下【山靈聲】的味道卻是比較淡的,聲音的趨向更少染色,聽上去更干凈直白一些。從我的聽音喜好來說,潤度更多的M6 Ultra聽感,我要更喜歡。
從耳機的配搭組合來說,M6 Ultra對耳機的兼容度是很好的,但我更偏向原廠的“一套西裝”一些。但即使是原廠出的西裝,也是有套系差別,也是有個人喜好差別的。
ME800作為34周年紀念版,鈦金屬外殼內,加載了DLC類鉆碳復合振膜動圈單元,配件也堪稱是極致的華麗(專屬紀念幣、專屬耳機收納盒、8股單晶銅混編單晶銅鍍銀線材、5種耳機套、三套不同規格可換插頭、三種不同調音出音口導管......)。
同樣一首阿姐鼓,ME800的動態可以表現出一波又一波綿密的多層級微動態。以我的感受來說,ME900則是勝在更豐富的信息量還原、更華麗的高頻段表現力以及更完整平衡性方面。ME800是更順更柔,聽感壓迫度更寬松,也有更易于驅動的表現。ME900具備更多吸魂奪魄的魅力,ME800則是具備“物我兩忘”的大自在神髓。
更高端的Hi-Fi移動播放器,造物的意義是什么呢?
我認為其中最大一個作用,應該就是在保障耳機應有素質的同時,更多的釋放耳機的全部潛力。
我使用桌面機EM7的驅動力,和M6 Ultra進行了一下對比。不論是ME900、ME800,還是手邊的幾支頭戴耳機,在M6 Ultra下都有著很完整的驅動效果,看燒友的體驗分享也是同樣的結論300歐的HD800S也能推個七七八八,可以說在驅動力與驅動效果的完善表現這塊,M6 Ultra完全是Hi-Fi移動播放器的第一梯隊。
M6 Ultra的系統流暢度還是很有保障的,高通驍龍665移動平臺,4+64G內存組合的配置,在Hi-Fi移動播放器里也是屬于中高配了。畢竟是音樂播放器,要在性能和續航之間取得平衡才行,M6 Ultra有著13.5小時單端、9小時平衡端連續輸出的續航力表現,還支持QC3.0的18W快充,綜合表現也都是在線的。
山靈的系統優化這塊做的是很不錯了,界面好看也易用,操作設定也符合大家使用安卓智能手機的習慣。內置的Hi-Fi云曲庫和索尼Hi-Res音樂對我來說已經足夠用了,如果大家喜歡其他的音樂平臺,也可以去自行安裝APP。
聊聊設計和工藝方面
山靈M6 Ultra配置跟屏幕都很出彩,外觀設計與工藝方面也毫不含糊??梢钥吹剿暮芏嘣O計細節,都是從機皇M8上進行延續的。
機身材質部分,選用了一體化航空級鎂鋁合金材質。在機身的左右邊框位置都加入CNC銑削工藝的整機切割平面,不僅好看,也更讓握持手感得到提升。
山靈M6 Ultra的操作控制區域被設計在機身的兩側,左側是三枚實體按鍵,右側是山靈經典的多維滾輪。
多為滾輪的阻尼適中,撥動的指向非常清晰。實際上手使用,能做到優質的單手操控。
山靈M6 Ultra頂部設計兩個耳機端口,左側為平衡端口,右側為3.5mm耳機端口。
山靈M6 Ultra的外觀,擁有更多從機皇M8設計的下放,而山靈M5 Ultra設計語言則是更多的平直硬朗的元素。
對比來看,山靈M6 Ultra的機身略大一圈,5.0英寸的屏幕也比M5 Ultra的4.2英寸屏幕要大上一圈。
總結:
聊到這里,問題也就來了:山靈M5 Ultra還是M6 Ultra,選誰?咋選?
預算能觸及上限,我推薦選M6 Ultra;
預算只能到下限,我推薦M5 Ultra。
M5 Ultra很好,但是M6 Ultra配置更高,夏普的屏幕更大,設計語言和工藝延續機皇M8,聽感更多潤感,能流暢運行各種流媒體APP.......這都是讓我更推薦它的原因。
說句大實話,這個價位檔里的本土Hi-Fi播放器,真的就是“神仙打架”的名場面了,選誰也都是錯不了的,關鍵還是一句話:看預算!看個人的聽感喜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