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 BBA。」在如今國內的汽車圈,在新車發布時喊出這個口號,不論產品如何,至少情緒價值先拉滿了。
特別是在問界 M9 交付后,成功把寶馬 X5 擠下 50 萬以上豪華車型銷冠的位置,讓不少人的心蠢蠢欲動起來:BBA 在高端市場的位置也沒那么不可動搖嘛。
因此,在純電轎車享界 S9 上市之前,拿它對標 BBA 的不只是北汽和華為自己,還有真金白銀押注北汽藍谷的股民們,希望享界 S9 能讓北汽藍谷成為下一個十連板的賽力斯。
8 月 6 日,享界 S9 正式上市,定價 39.98~44.98 萬元,比預期售價低了近 10 萬元。
不過第二天的北汽藍谷并沒有按照「股東們」預期的走勢發展,收盤跌了 1.52%。資本對享界 S9 似乎沒有對問界那么買賬?
其實可以理解,想要復制問界 M9 的爆款奇跡,享界 S9 面臨的困難可比問界 M9 多得多。
享界 S9,靠什么打「56E」?
作為一款高端旗艦轎車,享界 S9 在上市之前就背上了一個任務——挑戰「56E」,寶馬 5 系、奔馳 E 級、奧迪 A6L。
不怪享界 S9 對標「56E」,2023 年寶馬 5 系、奔馳 E 級、奧迪 A6L 在國內一共賣出了 46.5 萬臺,占了豪華轎車市場近三分之二的份額,這個銷量好、單價高、利潤豐厚的市場,很難不讓人惦記。
因此,從尺寸、價格到定位,享界 S9 也是瞄著「56E」打。
尺寸上看,享界 S9 長寬高分別為 5160/1987/1486mm,軸距 3050mm。軸距略長于奧迪 A6L,比寶馬 5 系和奔馳 E 級稍短一點兒。官方稱,享界 S9 的艙內有效空間為 3460mm,空間利用率 67%;在這個空間利用率下,一排空間 1079mm,二排則為 1000mm,后排老板可以坐得比較舒展。
底盤方面,享界 S9 搭載了 D 級車專屬的途靈平臺,全系標配 5 檔自適應調節空氣懸架, 多模態融合感知、動態自適應扭矩系統和智能車身協同控制系統,主打一個舒適、平穩。
三電系統方面,享界 S9 搭載了 100 度巨鯨電池,CLTC 工況下續航分別為 721km/816km;支持 5 分鐘續航 200km 超充;同時,HUAWEI DriveONE 800V 碳化硅高壓動力平臺,后驅版本零百加速 5.98 秒,四驅版本 3.9 秒,100km/h 剎停的制動距離 32.77 米。
至于接近 40 萬元起的車為什么給了單電機?可能,老板們不太追求動力吧。
說完了基礎配置,我們來看看具體的功能。
通常,「56E」這個級別的轎車會被打上一個標簽:行政級轎車。這決定了商務屬性遠大于家用屬性,后排「老板位」才是一款行政轎車的 C 位。因此,享界 S9 的一系列功能基本都圍繞后排來。
比如,S9 在后排安排了零重力座椅,靠背、腿拖、頭枕齊備,后排座椅的加熱、通風、按摩也從智界 S7 的選配變成了標配,門板上的前排老板鍵,一鍵調節前排座椅;
后排的雙溫控冷暖箱,制冷也制熱;
座椅迎賓+1680 萬色氛圍燈,儀式感拉滿;
后排扶手邊的 9 英寸觸控屏,支持獨立賬號,保障隱私;
打開兩邊車窗的電動隱私簾,和 32 英寸投影幕布,后排基本就成了一個獨立小空間;
為了進一步保護隱私,S9 還有隱私聲盾功能,用主駛頭枕揚聲器對后排聲音進行干擾;當然,如果你真的有特別私密的事兒要說,還得多加小心,畢竟一旦司機的頭離開了頭枕,隱私聲盾的干擾也就管用了……
從這些座艙的配置能看出來,享界 S9 圍繞「老板位」打造的行政轎車,基本默認了「司機」的存在,車主似乎不太用考慮「開車」這件事兒。
雖然老板們不需要太考慮「開車」這事兒,不過享界 S9 作為旗艦轎車還是首發了最新的智駕 ADS 3(參數丨圖片).0,采用了 GOD 感知神經網絡+決策規劃一張網的 PDP,兩段式端到端架構能更智能的理解復雜場景,比如環島、窄道掉頭等復雜場景,高峰期換道效率也更高了,也支持一鍵泊入泊出和泊車代駕功能。
另外,老板們也許不需要智駕,但絕對需要安全。ADS 3.0 還升級了全向防碰撞系統 CAS 3.0;前向 AEB 支持車道外斜穿行人車輛識別;路面自適應 AEB,能提前預判剎停;增強自動緊急轉向 eAES 系統,能讓車輛從僅剎停或僅換道,變成邊剎車邊換道……
高端純電轎車為什么不好做?
記得年初的時候,蔚來 CEO 李斌曾經說:「高端純電不好推」。
李斌之所以這么說,還真不是因為自己菜,主要是在這之前高端純電真沒太多成功經驗可以借鑒。
看一下國內大型 SUV 和中大型 SUV 排行榜,Top5 的位置被問界和理想占據半壁江山。不過新能源大狂歡的背后,是增程車型和混動車型在發力。
(中大型 SUV 銷量 Top 5)
相比之下,沒那么適合增程技術的中大型轎車,特別是 30 萬級以上的中大型轎車,Top5 的位置依然是燃油車的天下:今年上半年,30 萬以上的轎車銷量為 44.5 萬,「56E」三款車占了 42.4%;其中除了受到換代影響的寶馬 5 系,奧迪 A6L 和奔馳 E 級月銷量都在 1.4 萬臺以上;相比之下,對目前的中大型純電轎車來說,月銷 2000~3000 輛已經是目前非常不錯的成績。
(除了極氪 001 這個特殊的「獵裝車型」,「56E」在中大型轎車中銷量遙遙領先)
可以說在新能源滲透率超過 50%的今天,高端轎車是燃油車和豪華品牌為數不多的自留地之一。
為什么在這個領域 BBA 依然有這么強的統治力呢?這就得從高端純電轎車受眾們最在意的兩點說起:一個是體驗,另一個是品牌。
首先,從體驗上來看,高端轎車市場目前可選擇的混動、增程車型并不多,主要是純電和燃油車的較量。
受轎車車型和電池包結構的影響,目前市面上的幾款中大型純電轎車都存在地板高、后排空間小、頭部空間有限、靠背調節角度不夠大等問題,比如蔚來 ET7、奔馳 EQE等。對于以「老板位」為 C 位、講究乘坐體驗和舒適感的高端轎車來說,后排是否舒適顯然至關重要。
同時,相對不算寬敞的后排空間,也一定程度上影響后排智能座艙的體驗:看電影、打游戲、休息一會兒,這些在新能源 SUV 上作為賣點的「冰箱、彩電、大沙發」的花式玩法,在轎車上的體驗相對弱了不少。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余承東要用大篇幅來展示享界 S9 車內空間利用率、后排空間的大小、座椅的舒適度了。
其次,從品牌來看,相比于 SUV 和家用轎車,被稱為「行政級轎車」的高端轎車往往有更強的社會屬性和商務屬性。有媒體走訪華為門店了解到,上車體驗享界 S9 的人群與體驗問界車型的人群差異明顯,商用需求更強,少有作為用戶第一輛車/唯一一輛車的情況。
因此,消費者可能要更多的考慮品牌價值。換句話說,自己喜歡固然重要,別人眼中的品牌認知度和市場信任度同樣重要。在這種情況下,傳統豪華品牌可能是解釋門檻更低的「安全牌」。
當然,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崛起,BBA 們的品牌價值逐漸被撼動。但是羅馬不是一天到達的,BBA 的品牌壁壘不是一天建起來的,自主品牌們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效應也同樣需要時間。
最后
時間來到 2024 年,有一個現象越來越明顯:新能源汽車逐漸崛起,但純電卻成了弱勢的一方。眼看著混動、增程車型們大刀闊斧搶占燃油車市場,還在堅持純電路線的車企已經成了少數群體,更不用說高端純電車型。
在這種情況下,享界 S9 的出現像是一道挑戰題:在問界 M9 成功從 BBA 手里搶到蛋糕之后,不依靠油箱的純電轎車能不能從 BBA 手里搶到蛋糕?
就在這篇稿子發布前,智界 S9 上市 24 小時大定成績公布:大定 2500 臺。相比于同為高端旗艦的問界 M9,這個數字不算亮眼,不過對于一臺純電轎車來說,已經算是意料之中的成績。
當然,有問界 M5 和 M7 純電和增程并行的先例,誰知道享界 S9 后續會不會出增程款呢?
本文作者:米其林
不要忘記關注「極客汽車」的微信視頻號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