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第一次,但是絕對不會是最后一次,對飯圈瘋狂行為的強力震懾和重拳出擊。
在舉行的8月3日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決賽比賽中,陳夢憑靠過硬的實力奪得金牌,成功衛冕,同是中國女乒隊員的孫穎莎獲得銀牌。
然而,比賽期間,雖然整個看臺基本上被中國觀眾包場,但卻幾乎找不到為陳夢加油的橫幅,只有一個外國大爺和中國阿姨在支持著陳夢。在比賽期間,有人為陳夢加油,被旁邊的另一方球迷喊閉嘴。更有甚者,陳夢得分另一方球迷竟然喝倒彩!
在陳夢得勝之后,現場沒有祝賀沒有喜悅,甚至有觀眾對著鏡頭豎中指,大爆粗口。一些球迷企圖煽動現場粉絲情緒,試圖干擾裁判判決,極盡耍賴之態。連現場外國記者都感到迷惑,難道不是中國隊贏了?
在互聯網上,一些另一方球員的粉絲極盡造謠之能事,編排陳夢與教練的黃謠,詆毀攻擊侮辱冠軍球員,以泄私憤。
同樣是為國爭光的運動員,奪得冠軍的陳夢卻好像被釘在了賽場的恥辱柱上?
陳夢得罪了誰?
陳夢奪冠得罪了孫穎莎的飯圈粉絲。
飯圈文化是一種低級、幼稚、低智、低質的不正常的文化現象,有兩個特點,第一就是,在飯圈文化里,必須要有一個假想敵。
為了樹立愛豆的權威,就必須要有一個敵人,用來制造話題,用來甩鍋。一旦她們把誰樹立成了敵人,那么這個人必然一無是處。會針對這個人制造各種臆想的謠言,小作文一套一套的分析。
在這些瘋狂的粉絲心中,她們的“愛豆”是最好的、最強的,不可能失敗的。如果失敗了,那一定是有陰謀。所以那些飯圈粉絲瘋狂地大搞陰謀論,造謠陳夢故意隱藏實力,造謠陳夢預選賽才第四名不夠資格參加奧運,造謠陳夢為了贏球故意暴露孫穎莎的弱點,更過分的是,造謠陳夢與教練之間不清不楚。
如此謠言在互聯網上大行其道,搞悲情演繹,樹立假想敵。
把飯圈那套“愛豆永遠不會錯,錯的只能是別人”感人邏輯,玩得爐火純青。
飯圈文化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與利益深度捆綁。
飯圈里一般都會有組織者,有群頭,負責聯絡粉絲,組織應援,制造話題,挑動對立,號召“出征”。
她們做這些事并不是義務的,而是有利益牽扯。一般群頭作為愛豆與粉絲的溝通橋梁,會獲得一些一手資源,比如簽名卡、比如周邊、比如一些貼身用品以及門票之類,她們會對這些物品進行售賣,抬高價格,牟取暴利。
比如,近日媒體報道,乒乓球運動員孫穎莎親筆簽名的小卡片,在二手市場上被炒至一萬多元,其中多是一些飯圈粉絲從中哄抬價格,進行牟利。
飯圈文化染指體育,其帶來的粉絲經濟,確實在客觀上促進了體育運動的大眾化傳播,提升社會健康意識和激發年輕人追求夢想的熱情。也給運動員帶來了一定經濟收益,但是,其副作用卻不容忽視,這種飯圈行為不但讓粉絲只追求運動員的外在表象和緋聞而忽視了運動本身,更撕裂了集體榮譽感和團隊意識,褻瀆了體育精神和奮斗精神。
體育終究不是娛樂圈,是拼技術,拼成績的,不是拼應援拼票選的。如果運動員只在乎粉絲的情緒,只關注粉絲的需求,只聽取粉絲的輿論,而不重視運動和比賽,那后果是不堪設想的。而且,在賽場上為國爭光的運動員,卻要遭受同隊球員粉絲如此不堪入耳的侮辱和黃謠,對運動員本身就是極大的不公平。
如此扭曲病態、極端瘋狂的飯圈行為,不適合體育圈,更不適合運動員。這些粗鄙不堪、包藏禍心的表達方式,不僅侮辱了運動員,更侮辱了體育競技的純潔性。
飯圈文化請離乒乓球遠一點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