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蔚:我相信這個夏天很多人心在法國,然后甚至有人身在法國。奧林匹克精神帶給我們很多的話題,怎么看這一屆的奧運會。
曹雪:說來也巧,我其實去歐洲國家去得最多的就是法國,大概去了七次。法國可能學藝術的人是一個必去的地方。我們去它的盧浮宮也好、奧塞美術館也好,你走在大街上,就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一個浪漫氣息。有點不拘小節的,那種所謂的向往自由的性格在每個人的身上。作為設計師來講,尤其是之前我們參與了北京冬奧的設計,所以就格外會關注這屆奧運會。另外,我關注的是整個一個系統化。我們講設計,不光說看它的某一個元素,會徽、吉祥物,我更喜歡更全方位地從它系統的角度來看本屆的奧運會。可能這幾天我們的觀眾,每一天都會從朋友圈看到本屆奧運、和對于這座城市的一些小視頻,這一屆的奧運會整個視覺,運用AI技術,來演繹的格外明顯。
其實2022年,我們舉辦冬奧會的時候,我們設計的“冰墩墩”還想它在開幕式上有更多的數字化的演繹。舉個例子,“冰墩墩”我們說它是個冰殼,冰殼按道理講是硬的。但我們說冰是如何形成的,它是液體形成,所以我們想能不能在動的時候,區別于以前我們所見到的歐美動畫片里面、包括日本動畫片那種機甲式的造型,它的結構都是機械的,而我們這個液體,有流動感。但是在線下,肯定是完成不了。但是我想能不能在冬奧會開幕式上面,更多地用數字化來演繹。比如說它的冰絲帶這個一閃亮,“嗞呤”一聲,可能瞬間它的腳上,就出現了一對滑板,或者“啪”一下 眼睛出現一個護目鏡。很遺憾。我們當年團隊的一個設想。最后也沒能實現。每一屆奧運會“更高、更快、更強”,然后加了一個“更團結”這樣一句口號。所以我想可能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的藝術手段、我們的表達方式也會水漲船高。
劉玉雯:林老師作為城市文化的研究者,今年巴黎的城市給大家很多向往,但同時又給了大家非常多的話題。您怎么去看巴黎奧運會這次整個的這個情況。
林崢:這是巴黎100年后再次辦奧運會。“更高、更快、更強”這個口號也是在1924年的巴黎奧運會上提出的。我自己是做城市文化研究的,所以對我來說,無論是個人趣味還是對專業研究,巴黎都是一個經典。我們現在看到這個現代巴黎城市的形態,在19世紀中期的時候,由奧斯曼奠定的。巴黎其實是一個前現代的城市。就像雨果他們筆下的那樣,當時的路還是有點泥濘、崎嶇的。奧斯曼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也很有自己想法。我們現在看到的巴黎,比如說如果你在埃菲爾鐵塔的頂端往下看,會看到非常令人驚艷的景象。橫平豎直的幾何狀輻射出去的林蔭大道,包括像香榭里舍大街這樣子,就是奧斯曼創造的。當時有很多批評,包括當一些著名的作家,像包括雨果、龔古爾兄弟,都有很多批評。認為原來很羅曼蒂克的巴黎消失了,那個前現代古典的巴黎。但是我們看到實際上他奠定了現在這個巴黎的形態。包括他做了很多公園綠地、包括對于下水道的建設。比如《悲慘世界》里面那個冉·阿讓
逃亡的時候進入巴黎的下水道,那個其實也是奧斯曼建設的。他說“下水道是一個城市的良心”,所以那個時期是流行這種衛生學。把城市看作一個人的身體一樣,他們把這個公園,其實也是廣義的這個綠地,看作是都市之肺。當時解決很多因為工業革命帶來這種城市的污染,包括水環境的污染、空氣的污染、瘟疫等等。
劉玉雯:所以聽林老師這樣講,我在想會不會有可能我們今天不太理解巴黎奧運會節約辦奧運的方式,會不會是因為我們像當年一樣其實沒看懂。若干年后,就能夠領會到它今天的這個用意。
林崢:我剛剛從田野考察回來,我們一起去田野考察有兩個是今年從法國來的教授。其中有一個是里昂二大的女學者,她就是吃素的。她吃素的原因就是她說覺得這樣比較環保。
劉玉雯:當然用巴黎組委會自己的說法是這是一個非常綠色環保的奧運會。所以大家都會給他們算一筆賬,就是說今年他們節儉成這個樣子,是不是最后能掙錢呢?因為我們都知道,奧運會經常到最后都是要虧錢。
張春蔚:首先有一點,這次場館建設沒有那么多,換句話說投入就沒有那么大,這就意味著舊有的資源能夠盤活。那就說明它前期的設施、未來的使用、我們日常場館的消費來說都是非常經濟的。從您的角度上,您覺得100年后再一次當了一個東道主,意味著什么樣的挑戰。
曹雪:其實說實話,我非常慚愧,因為我本人不善體育,哪項運動都不行。
張春蔚:但你沒有想到,你跟奧運會已經終身連接了。
曹雪:所以說我換一種方式來關注體育。奧運會也許再過100年,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國家形態的改變可能真的很難想象未來的奧運是什么樣的。但是我想這個IP它還會在,因為全球人還需要在一起那么團結地做一件事情。但是我,再插一句,剛剛劉老師提到的這屆奧運會打著綠色的這個帽子以后好像下面都節儉,甚至于有些人吐槽是不是小氣。我覺得小氣和節儉不是一碼事,對于綠色辦奧,其實很多國家舉辦奧運會,尤其是近幾屆他們已經做到。我在常人能走到地方,甚至于再縮小范圍圈,在運動員和裁判員能看見的地方,才做關于奧運主題的宣傳,除此之外,我一概不做。
劉玉雯:是一種不打擾的這種宣傳方式。
張春蔚:就是它把城市,還有它自有的這樣的一個流動。而不是說完全的一個奧運的奉獻。
曹雪:對,它還有自己的景觀。說實話,我覺得這個也是一個變化,減少布點的話,也是一大綠色的舉動、一個節儉的舉動。這個可能真的是要我們來思考,未來的奧運會會怎么樣。
刷更多新鮮短視頻,關注下方視頻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