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探長~
據統計,2023年,全國幼兒園數量比上一年減少1.48萬所,下跌幅度超過5%。
且新生兒出生人口跌破1000萬。
看到這些數據,就不得不提生娃的話題了。
現在許多年輕人選擇不生娃,那么新生兒出生人數總量上不去、幼兒園招不到學生面臨倒閉或轉型、幼師被裁員等等連鎖反應,如此負循環下去,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和思考了。
在一些地區,甚至有幼兒園因為招不到小孩子而轉行做起了養老院。
某幼兒園,由于招不夠學生,面臨虧損倒閉的局面,
而面對這一現象,幼兒園不得不轉型,轉行為養老院。
生活老師從照顧幼兒轉變為照顧老人,成為護工或保潔。
教室從幼兒每天上課的場所轉變為老人的活動區。
而餐廳也可以繼續運營,畢竟幼兒和老人的飲食方式和需求差別不大,軟爛、少油、清淡、營養均衡為主。
但是,幼師呢,面臨的是被裁員……
面對幼兒園退潮、新生兒大幅下降,教師失業、婦產科關門等等一系列問題,
這時,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現在有些年輕人不再選擇生娃呢?
首先,經濟壓力是年輕人不愿意生娃的主要原因之一。
隨著現在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成本不斷上升,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
年輕人結婚后,有家有孩子,相應的要承擔房貸、車貸、教育費、養娃費等各方面的開支。
不僅是需要花錢,還要花精力和時間養娃教育娃,隱形成本更是讓他們望而卻步的。
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
養娃成本已經占到家庭支出的40%左右,這讓很多年輕夫婦對生娃望而生畏。
網友對此,紛紛表示:
“我養我自己,都只能勉勉強強地吃飽,如果再來個孩子,吃飯都成問題。”
“我朋友家孩子今年4歲,我朋友算了算,從孩子出生到現在,用在孩子身上的有20萬了。她和老公的壓力特別大,連出去吃飯都不敢。她看起來每天都很累,毫無幸福感可言。”
“每天輔導作業真是太抓狂了!不雞娃,孩子以后考學考不上怎么辦,心累。”
其次,工作壓力也是影響年輕人生育觀念的重要因素。
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年輕人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以保證在職場中的競爭力。
比如長時間的加班、出差、應酬,讓他們很難抽出時間來照顧孩子。
此外,一些企業對女員工生育的歧視和苛刻的條款,也讓很多女性在職業發展上顧慮重重,不敢生娃。
再者,教育觀念的改變也是導致年輕人不愿意生娃的原因之一。
過去,我國傳統觀念認為多子多福,生育子女被視為家庭的重要任務。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年輕人的觀念發生了很大改變。
他們更加注重孩子的質量和教育,不再追求生育數量。
因此,很多年輕夫婦選擇只生一個孩子精養,或者不生孩子來穩定自己生活的幸福指數。
還有,考慮到孩子升學的壓力以及未來的就業,使得很多年輕人不敢生娃。
張愛玲曾經說過,如果孩子的出生,是為了繼承自己的勞碌,恐慌,貧困,自卑,那么不生,也是一種善良。
中考、高考、學習的緊張,讓很多年輕人不想也不敢回憶那幾年自己奮筆疾書和身心的壓力。
想到自己一路走來的艱難,想到升學的壓力和就業之難,便不忍心讓自己的孩子再來面對這些壓力。
其實,生育子女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孩子是父母打拼的動力和希望。
養育孩子的過程雖艱辛,但是痛并快樂著,孩子的成長,也是我們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過程。
當然,生孩子也并非是人生的唯一追求。
在自己追求事業發展、享受生活的同時,也要多關注家庭的生活,平衡好工作、家庭和孩子。
辣媽探長:
從長遠的角度看,人口出生率下降,會出現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也會波及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而這也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現象。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總是充滿了未知和挑戰,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共同解決。
希望我們能夠跨越重重困難,開啟輝煌的人生。
你認為年輕人不愿生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圖片源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