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上海,微風帶著絲絲涼意,卻無法冷卻徐東焱內心的激動。作為北京市仁愛基金會千家愛項目上海分部的資深志愿者,剛剛經歷的幫助一位新疆小男孩母子返回四千里外的家鄉喀什,成為他志愿者生涯中最特殊、最溫暖、最重要的一次救助。
01
遠行的母子
吐爾孫江小朋友因為脊髓脊膜膨出、先天性脊髓栓系綜合征,從新疆遠赴上海,在上海新華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并且成為仁愛千家愛第1438例救助的孩子。當得知5月19日就可以出院回家調養了,志愿者們提前一天來到醫院看望母子兩個。
在病房里,吐爾孫江小朋友安靜的躺在病床上,因為手術創口影響到后背脊椎和兩側大腿,醫生給孩子上了一套固定裝置,孩子只能平躺或者趴著。孩子媽媽在一旁收拾行李,雖然面帶微笑顯得很平靜,但千家愛上海分部負責人王妍還是看出了孩子媽媽的難處,她一個人無論如何也沒法帶著不能動的孩子去火車站乘車回家的。王妍和同行的志愿者商量之后跟孩子媽媽說,可以安排志愿者協助母子倆出院、轉運并送上火車。
02
上 海 120
于是,王妍找到了徐東焱。在王妍眼里,2017年就加入仁愛千家愛上海分部的徐東焱是一位工作認真負責,執行力強,又非常有愛心樂于助人的志愿者,應該是這次幫助母子倆轉運的最合適的人選。徐東焱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務,由他和另一位志愿者完成這次轉運。
徐東焱深知,運送一個無法自理的患者,并非易事。他們最先考慮使用普通轎車,但很快意識到,普通轎車車廂空間小,不適合運送只能平躺的病人,擔心會造成二次傷害。他們又想到了找大型的SUV,后備箱更大更平,而且方便患兒進出。但又想到孩子在后備箱,沒有安全帶固定,擔心安全問題。在否定了幾個方案之后,徐東焱突然想到,志愿者畢竟不是專業的,那能不能請專業的120來幫忙轉運呢?上網查詢了一下,上海120還真有非急救的服務。這個發現讓徐東焱他們看到了希望。他立即聯系120,詳細了解了非急救服務的流程和費用。然后又打電話給王妍,共同商定請120來做這次轉運工作。
5月19日下午,徐東焱和仁愛千家愛上海分部的志愿者們一起為吐爾孫江辦理出院手續,不一會兒,120的救護車也按照約定的時間來到醫院。救護車上不僅配備了專業的醫療設備和擔架車,還隨車有兩位專業的護理人員,這一切的準備都是為了確保孩子能在最舒適、最安全的條件下轉運到回家的火車上。
因為120隨行人數限制,徐東焱一個人跟隨救護車來到火車站的出站口。大家先在車上等了一會兒,大概在列車發車前40分鐘,徐東焱幫著120的護理人員把承載著吐爾孫江的擔架車從救護車上搬下來,由護理人員小心翼翼的推著孩子從出站口進入站臺。
然而,徐東焱因為沒有車票,被攔在進站口外。他只能拿著孩子母親的車票到車站服務窗口辦理送客單。徐東焱心情復雜,擔心進站手續出現問題,不知道能否順利與孩子母親匯合。幸運的是,一切都比預期中要順利,他們很快在Z40次列車發車站臺上匯合了。
03
列車乘務員
站臺上,穿著120制服的護理人員和擔架車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他們的出現很快引起站臺工作人員和乘務員的注意。一位關注著他們的乘務員走上前來詢問:“您好,我看到您們似乎有緊急情況,需要幫助嗎?”
徐東焱點點頭,解釋道:“是的,這個孩子剛做過手術出院,現在只能平躺,孩子和他媽媽要乘車去烏魯木齊然后轉去喀什的車回家。”徐東焱指了指旁邊的孩子媽媽。
“請把你們的車票出示一下”,徐東焱把孩子媽媽的車票遞給乘務員,對乘務員說:“這是孩子媽媽的車票”,乘務員接過票,問徐東焱:“你的票呢?你是孩子的什么人?”徐東焱連忙回答:“哦,我是仁愛千家愛上海分部的志愿者,這孩子的媽媽一個人帶著孩子大老遠從新疆來上海求醫,真的很不容易,我們的團隊一直在幫助這對母子。”
此時,乘務員的表情閃過一絲驚訝,但隨即鎮定下來:“明白了,我們會全程關照,盡量提供一個舒適的旅程環境。”乘務員轉身跟孩子媽媽說:“這兩天在車上有什么問題和困難就找我們乘務員,我們會盡力幫助你們。”孩子媽媽用很生硬的漢語向乘務員表示謝意。乘務員這才發現和孩子媽媽的溝通可能會有困難,就留了徐東焱的手機號,表示有什么事及時跟徐東焱聯系,然后就安排母子兩個提前上車。
當擔架車被推至車廂口時,操作空間顯得十分狹窄。兩位120護理人員將擔架墊兩頭用力拉起,盡量拉直,乘務員主動過來幫忙,蹲在在中間小心翼翼地托舉孩子的腰部,三個人合力抬著孩子一點一點的往車廂里挪。盡管過程艱難,三人的協作最終還是讓孩子安穩地躺在了自己的鋪位上。徐東焱心想,如果按照最初的計劃,用私家車轉運,由他和另一位志愿者兩個人送孩子上車,那將是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得益于120的專業協助和鐵路工作人員的大力支持,這次特殊的旅程得以順利進行。
安頓好孩子,列車的開車時間馬上就要到了。徐東焱跟孩子媽媽囑咐了一些旅途中的注意事項,并向乘務人員表達了深深的感謝。然后,他走下車廂,站在空曠的站臺上,揮手向遠行的母子道別。
04
愛心與責任
火車緩緩啟動,漸漸消失在視野的盡頭,本可以松一口氣的徐東焱,此刻的心情卻無法平靜。一種莫名的擔憂在心頭蔓延:如果上海到烏魯木齊的旅程都如此充滿挑戰,那么母子倆如何在烏魯木齊轉車去喀什呢?雖說作為對吐爾孫江的救助此時就可以結束了,但是作為千家愛志愿者的愛心和責任感促使徐東焱不得不擔心起來,他決定繼續幫助母子兩個完成回家的路。
走出火車站,天色已經暗了下來,街道兩旁的燈光閃爍著昏黃的光芒,似乎也在為他的困境增添了幾分沉重。徐東焱腦海中的各種計劃和設想如同電影畫面一般快速更迭,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焦點——如何讓遠隔數千里之外的母子倆安全從烏魯木齊轉車抵達喀什。
今天的轉運不是由120幫忙完成的嗎?猛然間徐東焱腦海中閃過一絲亮光,上海有120非急救服務,或許,烏魯木齊也有類似的服務。回到家,徐東焱就掏出手機,開始尋找可能的解決方案。
05
烏魯木齊120
次日一大早,徐東焱滿懷期待地撥通了烏魯木齊市120的電話。然而電話那頭接線員的回復,讓徐東焱的心一沉:“烏魯木齊市120主要提供急救服務,并不提供非急救轉運服務。”他并沒有放棄,又試圖聯系烏魯木齊火車站和火車站派出所,可他心里明白,基于昨天的經驗,這種轉運需要專業設備和專業人員,即便車站和派出所愿意幫忙,恐怕也無能為力。他決定還是要從120那里找到解決的辦法。
于是,徐東焱再次撥通了烏魯木齊市120的電話。這次,他更加詳細地介紹了母子倆的狀況和迫切的需求,希望通過情感的傳遞讓接線員能夠給予一些幫助。接線員聽后沉默了一會兒,然后提供了一個關鍵的信息:“雖然我們120只能提供急救轉運服務,但有些醫院是有自己的救護車的。你可以嘗試聯系一家醫院,看看他們是否愿意幫忙。”
徐東焱立刻在手機地圖上查詢,發現烏魯木齊國際醫院離火車站很近,不到兩公里的距離。他迅速找到了醫院的急診科電話,帶著一線希望撥打了過去。電話那頭的國際醫院工作人員聲音平靜而專業:“您好,這里是烏魯木齊國際醫院急診科,有什么可以幫助您的嗎?”徐東焱急切地解釋了一番情況,希望能夠得到醫院的支持。然而,對方給出的反饋卻像一盆冷水潑在頭上:“雖然我們有自備的救護車,但這需要服從120的統一調度,我們無權自行調動。很抱歉,我們無法幫助您。”
面對再一次的失望,徐東焱卻異常平靜。他知道,無論是120還是國際醫院,他們都有自己的流程和規范要遵守,他不能因為個人的需求就無視規則。但這并不代表他沒有其他的辦法,這么多年參與千家愛救助的經歷告訴他,事情的成功都是靠努力挖掘和創造有利條件促成的。徐東焱開始思考其他的可能性。
在一番深入的思考之后,徐東焱決定再次聯系120,提出一個折中的方案:“如果我告訴你們,我現在需要將一名病患緊急送到烏魯木齊國際醫院急診科,你們是否能夠派車?”120的接線員回答說這是符合規定的請求,可以派車。但當徐東焱進一步說明需要從醫院返回火車站時,問題變得復雜起來,120仍然無法解決。
中間的過程充滿了曲折和不確定性,徐東焱從上午到下午不停地與烏魯木齊120溝通,試圖尋找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好在,120的接線員始終耐心地回復徐東焱,溝通之門一直暢通無阻,最后接線員表示可以和領導反映一下這個特殊情況。
大約半個多小時后,烏魯木齊120的一位領導給徐東焱打來電話,詳細了解了情況后,答應與烏魯木齊國際醫院急診科進行溝通和協調,由烏魯木齊國際醫院作為一個特勤任務,在第二天早上到火車站執行這次特殊的火車轉乘任務。
這個結果對于徐東焱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勝利,也是對他堅持的一種肯定。他知道,這不僅僅是為了那對母子,也是對所有在旅途中可能需要幫助的人的一種責任和承諾。很快,烏魯木齊國際醫院急診科王醫生跟徐東焱聯系,了解了患兒情況和上海上車時是如何轉運的,需要的護工人手等情況。徐東焱也把列車員的手機號給她了,讓她們第二天早上火車到達時直接聯系。
06
烏魯木齊國際醫院
21日早上,徐東焱如往常一般步入辦公室,還未來得及卸下身上的外套,手機便急促地振動起來。屏幕上顯示是烏魯木齊國際醫院王醫生的號碼,他看了一眼時間,應該是吐爾孫江母子倆乘坐的火車已經抵達了烏魯木齊。他懷著一絲欣喜迅速接起電話,期待著從王醫生那里得到一切順利的消息。然而,電話那頭卻并非他預料中的平靜,而是王醫生急促而焦急的聲音:“徐東焱嗎?我是烏魯木齊國際醫院的王醫生。我們確實順利接到了母子倆,但是前往喀什的火車取消了!”
聽到這番話,徐東焱的心猛地沉了下去。他的思緒在瞬間變得紊亂,原本以為一切已安排妥當,不想還是被突如其來的變故打亂了。電話中,王醫生的聲音繼續傳來,帶著一絲無奈:“孩子的媽媽與家人溝通后,決定改乘下午的長途大巴去喀什。但這意味著我們要在這里等待長達8個小時,而120作為站內轉運的特勤任務是有明確時間限制的。按計劃,我們上午完成任務后就應立刻返回。現在這個意外讓我們也很難辦。”
徐東焱緊鎖眉頭,他清楚,這不僅是一個關于時間的問題,更是一個涉及多方面協調與資源調配的難題,心中涌起一陣無力感。緊接著,王醫生又告訴徐東焱一個更壞的消息:“因為連續兩天帶著醫療設施平躺在狹窄的臥鋪上,不能動彈,時間過長,孩子腹痛難忍,如果不處理恐怕會有感染的可能。”
聽到這兒,徐東焱沉默了,他深知,在這種緊急情況下,任何決策的延誤都可能給這對母子帶來更大的不便和風險。同時,他也理解王醫生和醫院工作人員面臨的壓力和困境,他們原本只是執行一項簡單的轉運任務,如今卻可能因為意外情況而額外承擔更多的責任、風險和成本。
在電話的那頭,王醫生似乎感受到了徐東焱的沉默,她繼續說道:“我們知道這對你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果你有任何解決方案,或者需要我們這邊做出什么配合,請盡快告訴我們。” 徐東焱深吸了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他知道此刻需要的不是焦慮,而是清晰的判斷和果敢的行動。他迅速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對王醫生說:“請您稍等,我跟我們的團隊商量一下,咱們都保持電話暢通,我盡快跟您回復。”徐東焱接著說:“感謝您在這個關鍵時刻所做的一切,您也看到母子倆的困境,也希望您能幫著想再想辦法。”說出這番話,或許也是徐東焱此刻唯一能想到的辦法了。
放下電話,徐東焱聯系千家愛上海分部負責人王妍,報告了當下的情況。正當兩人一籌莫展的時候,徐東焱的手機再次響起,王醫生的名字在屏幕上閃爍。
徐東焱迅速接起電話,“我請示我們醫院領導了,領導特別同情母子倆的遭遇和困境,決定將這次出診改為一次救助行動。我們會把母子倆接回醫院,對孩子進行相應的護理和治療,下午再把他們送上大巴車。”
聽到這個出乎意料的好消息,徐東焱的臉上瞬間綻放出了笑容,心中涌起了一股難以言喻的感激。他的眉頭舒展開來,肩膀也似乎輕松了不少,深吸一口氣,仿佛連空氣都變得格外清新。他感到一種由內而外的釋然,這一刻,他深刻體會到了讓愛傳遞的力量和團隊合作的價值。
“王醫生,您真的幫了大忙!”徐東焱激動地說,他的聲音帶著顫抖,但同時也充滿了深深的感激和敬意。“您和醫院的決定不僅幫助了那個孩子,也讓我們所有人重新看到了希望,感受到力量。”徐東焱接著說:“這次出診的費用是多少?我現在轉給您。”
王醫生在電話那頭笑了笑,語氣中透著溫暖:“沒關系,徐先生,我們醫院把這次出診定為一次志愿救助任務,不收取任何費用了。你們遠在上海的志愿者都在盡力幫助新疆人,我們新疆人更要幫助新疆人。”
王醫生的一番話讓徐東焱破防了,他感到一種深深的感動和敬佩。他深刻體會到,無論距離多遠,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和幫助是無價的,這份跨越地域的愛心和責任感,讓他堅信自己和團隊的所有努力是值得的。
后 記
午后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醫院的走廊上,烏魯木齊國際醫院的醫護人員圍著吐爾孫江和他的媽媽,為他們提供了可口的午餐。徐東焱通過王醫生發來的照片看到這一溫馨的場景。再后來就是吐爾孫江母子順利到達喀什的消息……
這短短的三天時間,徐東焱回想接觸到的所有人,千家愛上海分部的志愿者們、上海120、列車乘務員、烏魯木齊120、國際醫院的醫護人員,其實每個人都是這個故事中的主角,每個人身上散發的善良和溫暖匯聚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徐東焱深知,這不僅僅是一個關于救助的故事,更是關于人性光輝的展現。他感謝吐爾孫江母子給自己這個善行的機會,感激每一個在這次旅程中伸出援手的人,橫跨千里,傳遞著愛與希望。徐東焱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相信,只要人們心懷善意,勇于行動,世界上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供稿 | 仁愛千家愛部
千家愛上海分部
文字素材 | 徐東焱 王妍
圖片素材 | 志愿者 網絡
編輯 | 史 寧
排版 | 木 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