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房企的銷售數據出來了,仍然是斷崖式下跌態勢。
據中指研究院,今年1~7月,百強房企銷售金額為23909.4億元,同比暴跌40.1%,降幅較6月僅收窄了1.5個百分點。
7月單月,百強房企銷售額金額是3074.7億元,同比下降19.4%,與上月相比,降幅收窄微乎其微,僅0.15個百分點,幾乎停滯不前。
全國賣房最牛逼的100家房企的銷售額1年時間下跌超過40%,這還是很恐怖的,跌幅應該是近3年甚至歷史新高,說明房子特別是新房的銷量近1年內在加速下墜。
新房銷售慘淡,背后折射出三大深刻問題:
一是新房價格沒降到位,因此賣不動,反而是二手房價格瘋狂下降,已經成了現在市場的交易主力。
二是購房者對新房的態度已經發生了轉變,因為新房大部分都是期房,存在爛尾風險,在見證了近幾年無數爛尾事件或新聞后,大部分人選擇買期房的意愿明顯下降。
三是頭部房企的日子不好過,銷售腰斬,賬上的錢就緊張,債務違約風險上升,同時拿地銳減,降本增效,裁員降薪也會緊隨其后;
房企沒錢買地,賣地收入也會下降,甲方財政緊張,最近山東開始事業單位轉企業,一定程度上也和財政壓力有關。
最重要的是,這個跌幅還是在各種大力度政策落地后發生的。
517新政開始到7月末,已經差不多兩個半月,首付目前已經干到15%,房貸利率很多地方目前降到了3出頭甚至還有2點幾的,限購絕大部分城市已經取消;
且南京、杭州、武漢、蘇州等超過20城實現了買房送戶口,央行拿出3000億再貸款支持收購存量商品房......
這么多史無前例的救市大招,依然沒止住下跌之勢,僅僅是上海、杭州等地的二手房賣得火熱,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仍舊是以價換量,賣得多的大都是那些老破小、總價低且租金回報率高于存款利率的房源。
因此,短期內房價全面上漲這個事情完全是天方夜譚。
實際上,房價還在全面加速下跌。
據統計局數據,6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房房價僅有上海、西安這2個城市同比上漲,二手房無一幸免全部下跌。
其中,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二手房房價同比下降9%,降幅僅比上月收窄0.3個百分點。
廣州的跌幅甚至達到了12.4%,相當于幾乎1年跌完了15%的首付。
目前樓市的現狀,是供給端萎縮,需求端低迷,二者相互交織的惡性循環、螺旋下跌。
具體表現為,房企不買地、新房難賣、大量庫存堆積、大量二手房拋售,買房的還沒賣房的多。
其實對于刺激樓市和經濟而言,新房比二手房更重要。因為賣出一套新房,不僅可以算投資,讓GDP增長,同時還能讓房企增加業績,促進土地銷售,帶動房地產上下游企業創收增長,一舉多得。
反觀二手房,不僅不會增加GDP,反而會影響新房銷量。目前新房難賣的原因也與此有關,二手房庫存太大,而且價格便宜,都是現房,已經搶占了交易市場。
在此因素影響下,房企的日子就比較艱難,目前已經有數十家房企爆雷,這些企業實際上已經破產,但由于還有任務仍在表面存活,屬于秘不發喪的狀態。
本輪已歷時3年的地產危機也因房企而起。正是數個房企的爆雷讓中產、富人財富大幅縮水,間接導致消費萎縮。
過去各種高收益信托、理財大部分的底層資產都是地產項目,而隨著房企的爆雷,這些產品也會爆雷,比如各種信托、中植、海銀等,很多高凈值投資者血本無歸,財富縮水。
中產就更不用說了,幾乎每個中產家庭大部分的資產都是房產,因此房企爆雷引發的房價下跌,會導致其財富嚴重縮水,如果它們還買了相關的房產信托、理財,則是雙重暴擊。
所以,房企出問題的影響面是十分廣的,目前的投資荒、M0負增長、活錢少、流動性弱、通縮等問題這些都是本輪地產危機發酵的結果。
目前地產仍處于新舊模式轉型過渡期,舊模式是指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及松預售監管的畸形模式,特點是無序融資、大肆開發、瘋狂擴張;
新模式還未成型,市場也屬于冰冷時代、下跌周期,房企依然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房企狀況沒好轉,你就不能說地產已經回暖了,這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
最近,歐美股市暴跌,人民幣升值,美聯儲降息正在路上。
當下寒冷的樓市,急需這一場暖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