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中國 作家在線
2024年第156 期(總第2584 期)
作者簡介:
趙國春,山東鄒平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理事、黑龍江省散文委員會副主任、北大荒作家協會主席、《北大荒作家》主編。1978年開始先后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文化報》《文藝報》《作家文摘》《讀者》等130多家報刊和網絡平臺發表作品1000多篇。有120多篇作品先后入選全國70多部文集。著有《趙國春文集》等24部。860多萬字。曾榮獲冰心散文獎和中國傳記文學獎。傳略收入《中國作家大辭典》《中國散文家大辭典》《東北文學60年》等書。曾出席中國作家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散文天地
逛 早 市
【黑龍江】趙國春
我已經養成了習慣,如果不趕上下雨天,每三四天逛一次早市。也叫趕早市,因為我來去匆匆,還得乘68路公交車走五站地,有點像農村的趕集。
我和鄰居們常去的這個早市,叫建成早市。哪年開始的我不清楚,反正20多年前我們搬來哈爾濱的時候就有了。
早市、夜市等集市興起于南北朝,隋唐時期得到發展,入宋以后如雨后春筍般成批涌現。各地稱謂繁雜,大致可分店、步、墟、市幾類。北方多稱“集”,而南方多稱“墟”。早市興起的年代和我們過日子關系不大,我們關心的是家附近為什么沒有早市。
王立國攝
每次去早市,6點鐘左右我趕到長江路68路公交車始發站,這時候人少,回來的時候也還不是上班上學的乘車高峰。拖著買菜用的小車,匆匆趕到了熙熙攘攘的早市。這里,是生活最本真的舞臺,也是人間煙火氣最濃郁的地方。
早市的聲音是獨特的交響曲,小販們的吆喝聲此起彼伏,“新鮮的蔬菜,便宜賣啦!”“剛出鍋的熱包子,快來嘗嘗!” 叫賣聲里夾雜著收款機的聲音:“微信收款5.8元”“支付寶到賬9.6元”,這聲音中充滿了生活的希望與期待。人們討價還價的聲音,夾雜著偶爾的幾句閑聊,透露著買主與賣主間的親切與熟絡。自從我用智能手機支付后,身上再也不用帶現金和備零錢了,大有“一機在手,橫走天下”之勢。
逛早市是有順序的,我一般都是先從右側逛,逛到頭再返回來,逛左側。買東西也是有講究的,要先買抗壓的土豆、圓蔥、黃瓜、豆角,放在小車的下面。再買怕壓的饅頭、香蕉、水果等,放在小車的上面。有時買大果子和大豆腐,也得用手提著。
穿梭在攤位之間,透過走動的人群,我看到的是五顏六色的蔬果。北京大興龐各莊吊秧手掰西瓜、大慶的地產香瓜、大連的櫻桃、五常的大米,應有盡有。那紅彤彤的西紅柿,綠油油的豆角黃瓜,還帶著清晨的露珠,仿佛在訴說著大自然的饋贈;紫瑩瑩的葡萄帶著霜,一串串飽滿誘人,散發著甜蜜的香氣。每一種蔬果都飽含著農民們辛勤的汗水,也展現著季節的更替和大自然的規律。
早市中,還有那些樸實的攤主們。他們的臉上刻著歲月的痕跡,卻始終洋溢著真誠的笑容。為了生活,他們早上天剛放亮就起床,精心準備著自己的貨品,用勤勞的雙手創造著屬于自己的小幸福。他們或許沒有豐厚的收入,也沒有顯赫的地位,但他們身上那種對生活的執著和熱愛,讓人動容。
逛早市,讓我深刻地領悟到生活的真諦。在這看似平凡而喧鬧的場景中,我看到了生活的堅韌與美好。每一個攤位背后,都是一個家庭的希望與努力;每一次交易,都是人與人之間信任與互助的體現。
趕早市也有許多學問,常來也能發現一些問題。早市上的生鵝蛋5元錢一個,熟的咸鵝蛋才3元錢一個。我一問賣生鵝蛋的攤主才知道,那些煮熟的咸鵝蛋,是用不能孵出小鵝的寡蛋腌的。如果圖便宜,你就買咸鵝蛋,如果講究一點健康,就買生的鵝蛋,干脆自己回家腌,吃著也放心。
來早市買東西,也需要貨比三家。早市賣一樣東西的有很多攤販,想要買便宜的,就不能在早市邊上買,需要往里走一段。同樣是鹵水點的大豆腐,早市邊上賣3.5元一塊,里面就3元一塊,我家后院賣3.5元一塊,如果來到我們小區院里,就賣4元錢一塊。
早市賣的蔬菜水果不光便宜,更主要的是新鮮。可如果你要買超市里也賣的東西時,就得留神別上當。比如酸奶,超市10元或者12元一大盒,早市賣15元兩大盒。他和你說臨近保質期。我回到家一看,就是當月到保質期。由此,我得出個教訓,吃的東西不能圖便宜。因為,健康問題不能忽視。更不能為了省錢,吃出一身毛病,再用省下的錢買藥。
早市也如同一個小社會,啥樣的賣家和啥樣的買家都會遇到。有一次,我買了兩袋大醬共3元錢,我用手機支付完款后,匆忙地走了。剛走到不遠處的時候,就聽到有人喊我:“剛才買醬的師傅,趕緊回來”。我回去后,才發現剛才把3元錢,當成30元支付給了賣家。賣家就把錢又轉給了我。我說:下次一定還來你家買東西。
當然,早市有時候也是個人生的大舞臺,在這里扮演啥角色的都有。有一次我買五香干豆腐,賣主說3.4角,我看了一下,電子秤顯示是3.3元,他看到我看秤了,馬上說看錯了。錢不在多少,1分錢也能看出商家的職業操守。當然,老社會流傳一句話:從南京到北京,買的沒有賣的精。還有:無奸不商。做生意,賺的是辛苦錢,不能掙黑心錢,要堅守做人的底線。要想賺大錢,更要有大格局,先把人做好。我非常相信這樣一句話:人在做,天在看。
趕早市,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獲,就是能遇到多年不見的老同事、老朋友、老同學、老鄰居,有的招招手,有的就得站下來聊上幾句。噓寒問暖,家長里短,能聽到許多平時不知道的信息,都是生活中的花絮。
逛早市一次不能買太多東西,不光是因為拉著不方便,主要是買到家了,吃的時間長了,菜就不新鮮了,應季水果也容易壞掉。逛早市的如果是家庭做飯的人更好,避免了采購的盲目性,也好把握采購食材的尺度。比如我買人工種植的鮮蘑時,遇到腿細傘大的袖珍蘑菇,就多買點放冰箱里。如果是腿粗傘小的蘑菇,就不買或少買,因為炒的時候不容易進去滋味,口感還不好。
其實,幸福的生活并非遙不可及的奢華,而是在這平凡日子里的一粥一飯、一顰一笑。早市如同生活的一面鏡子,映照出人間的真實與溫暖。
離開早市時,我拉著沉甸甸的小車,心中也裝滿了對平常生活熱愛。我等著下一次與早市的相遇,再次感受這份獨有的人間煙火。
(在線責編:尚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