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份,國家一紙文件下來了。
陜西和湖北的邊界做出調整,將陜西省兩隕專區的6個縣劃歸給湖北省,兩隕專區內的6個縣分別是均縣,房縣,竹溪縣,鄖西縣,鄖陽縣和竹山縣,因為這6個縣里邊有兩個縣,都帶有隕字,所以在建國初期的行政規劃里面,這6個縣被稱為兩隕專區。1950年劃歸到湖北之前,他們在陜西省內。但再往前追溯的話,兩隕專區是屬于湖北省的,,由于我國歷史過于悠久,一直往前追溯,顯得沒頭沒尾,兩隕專區可能還屬于別的地方,這里就不細說了,文章只聊建國之后。
這個省界調整文件,深深的影響著今天6個縣,將近100多萬的陜西人,他們一夜之間就變成了湖北戶口。
從1950年的地圖上就能夠看出來,這6個縣位于陜西省的東南角很大的一片土地,一紙令下,直接就打包給了湖北省。那么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容我詳細給大家說一說。
說到鄖陽專區,想必湖北和陜西的年輕人都不知道,只有老人才能夠知道,畢竟已經過去了70多年,鄖陽專區也叫做兩隕專區,兩隕專區的行政面積和今天湖北省十堰市的行政面積幾乎重合,歷史上十堰地區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比如說在三國時期,十堰地區就被叫做上庸,是劉備的養子劉封的屬地。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元朝采用的是行省制度,當時的十堰地區,屬于胡廣行省。后來湖北湖南一分為二。之后十堰地區,就一直由湖北省直接管轄,后來到了近代戰爭時期,我們都知道鄂西北地區,一直都是紅色革命根據地,但是在解放戰爭的時候,湖北的北部地區已經被解放軍給解放了,但是湖北的南部地區還沒有解放。
兩隕專區是在1949年1月份成立的,當時剛成立的時候,兩隕專區境內僅僅控制有三個縣,又過了4個月,兩隕專區才湊齊了現如今的6個縣,因為這6個縣里面有兩個縣都帶有隕字,所以說叫做兩隕專區。由于湖北省的南部一直沒有解放,所以兩隕專區的6個縣一直都歸陜西省管轄。這就是兩隕專區為什么出現在陜西的版圖之上。這是戰爭時期國家的權宜之計,也就是戰爭的臨管模式。
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兩隕專區也沒有再次回歸到湖北省,而且直接就臨時劃歸給了陜西省管轄,但是由于這6個縣的離陜西省的省會比較遠,而且在歷史上,這6個縣的人更喜歡認為自己是湖北人,所以經過再三思慮1,950年就將這6個縣都劃歸到了湖北。
這段絕密的歷史想必的很多年輕人,根本沒有了解過,自己曾經差一點點就永久成為陜西人了,現在十堰市隸屬于湖北省,身份證上都是湖北戶口,那么這些年輕人,還知道曾經有過這么一段歷史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