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胖六
圖:網絡,侵刪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01
能夠冒著近40度的高溫,走出空調房,鉆進電影院,去看《抓娃娃》,絕對是沈騰和馬麗的真愛粉。
這次的沈騰和馬麗也沒讓觀眾失望,有笑點有淚點還能留給觀眾反思點。
看完整部電影我只想說:“這是一部符合中國國情的楚門的世界”。
“沈馬組合”依舊是全劇的搞笑擔當,能讓觀眾又笑又哭,看完還能反思人生的,這就是《抓娃娃》的成功之處。
之前看平臺放出的預告片,以為是一部富人“窮養”孩子的喜劇片。
直到看完才發現,這就是頂著喜劇片的外殼,實則是一部“新中式”恐怖片。
當看到馬繼業在自己的高考試卷上畫只鷹交卷的時候,相信不少人心里的下意識反應是他不應該拿高考開玩笑,胖六也不例外。
而在此刻,中式閉環教育完成了它的使命。
02
沈騰飾演的馬成鋼是個資產以億計算的超級大富豪,大兒子在富養下能把“老大徒傷悲”讀成“老大走傷悲”的“草包”。
所以他馬成鋼決定要“窮養”小兒子馬繼業,繼業繼業,從馬繼業的名字就能看出來馬成鋼是把他當成自己的接班人來培養的。
要馬繼業從小就知道生活的艱辛,從小培養他的意志力。
因為馬成鋼小時候就是苦過來的,所以認為自己會有今天的成就,就是源于小時候吃的苦。
所以他不惜斥巨資,從馬繼業記事起,就把他關進《楚門的世界里》。
不能否認,電影中笑點很多,讓觀眾停不下來,可是這一切的基礎都是建立在謊言之上的。
咱們帶入一下馬繼業,對別人來說是喜劇片,可是對他來說絕對是恐怖片。
從小生活在360度無死角的監控之中,身邊除了父母,其他人都是演員。
讓我最為感觸的是電影中馬繼業從馬成鋼的“實驗室”走出來,他看到一群玩水的孩子。
我才意識到,整個影片中,馬繼業幾乎沒有和一群小伙伴玩耍的場景,每天都在看書,寫作業,做家務,為了清北,他沒有過童年……
03
正所謂:“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愛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極致的寵溺不是愛,但過度的吃苦更不是。也絕不是電影中馬成鋼為了孩子成材,讓孩子將自己孩提時吃過的苦再吃一遍。
看似是在教育孩子要懂生活不易,可是沒苦硬吃是怎么回事呢?
而且時代不同,咱們心里“吃苦”的方式也不同。
“身累”和“心累”到底哪個更累,永遠沒有正確答案,只有身處其中,才能切實感受。
對于馬繼業來說,他的人生更像是父母的一個“試驗品”,即使后面知道自己家資產雄厚,也難以彌補童年因家里經濟而缺失造成的影響。
就像他在跑步比賽時,能中途停下去撿地上的礦泉水瓶。
而看臺的馬成鋼的心里會不會也直呼,這個號也練廢了呢?
04
有多少人從小一直被動接受父母的苦難教育,父母一遍遍的跟自己強調家里窮,要懂事,要節約,不能去跟別人比。
可是成年懂事后才發現家里并非窮的揭不開鍋,不會因為我想買個漂亮筆記本而破產,也不會因為我想買個貼貼紙而降低生活質量。
可是這對我們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PUA,不讓我們跟同學比吃穿用度,為什么又要拿考試成績來說事呢?
這也導致大部分人成年后,極度的缺乏安全感,生活中的不配得感也在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人多的地方會怯場;心儀的理發店人多一點都不敢進去;去買衣服害怕和店員講話……
等自己能夠掙錢了就直接報復性消費,買了一大堆小時候喜歡的東西。
可是最后才發現,東西是買回來放在身邊,但卻再也沒了年少的歡喜。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感謝您看到最后
原創不易
您的每一次點贊關注
都是對我的喜歡和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