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自述自己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顯明為了開篇先借用了這段話?因為許多人應該都沒明白,《如何“順天改命”?答:以弱勝強!》這篇文章能讓你直接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也許你覺得顯明在講大話,竟然敢和孔圣人相比,但我想說如果你能多讀幾遍來體悟其中所講,那你會發現這種比較一點也不夸張。當然,也有可能一些人一輩子也悟不到其中所講,尤其是一些年輕人,畢竟里面所講的是道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要不然我也不敢說那是篇可以被封神的文章。
如果你還沒讀過那篇文章,不妨先看看下面所講。如果已經讀過,不妨再多讀幾遍,如果能讀十遍以上,那是最合適不過了。
有人想過“人為什么要悟道”這個事情嗎?相信大部分人應該都沒想過,甚至也不明白什么是悟道,悟道的作用是什么。用種最俗氣的方式來解釋下吧:悟道之后,你會發現自己什么都不缺。不缺錢、不缺愛、不缺智慧、不缺健康、不缺朋友、不缺貴人等等等等,甚至這些方面你還會都變得更加富有。再粗俗點來說,你還能成為一個有錢人。
從賬號后臺的數據上來看,大家最關注的無非就是事業和金錢,也最喜歡我講富人思維和財富密碼這方面的內容。的確,也許是因為職業的原因,我接觸了太多太多的頂層上位者,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許多許多,我也喜歡把從他們身上學到的東西分享給大家。但是,每個人的條件和經歷都是不一樣的,我不能死搬硬套的把他們身上的特點都分享給大家,不然反而有可能會傷害到學習者。所以我在盡可能的去點悟大家,讓大家能結合自己的情況來運用從他們身上學到的智慧,這樣才能對大家產生最實質性的幫助。
據我的大量觀察發現:這些上位者都非常的有智慧,他們也可以被稱為開悟、悟道的人。因為他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為他們在某方面見證了什么是“道”,他們的富足和成就只是對悟道的顯化一種表現形式而已。什么是“道”?“道”就是一種規律,他們能摸透、了解并遵循、掌握這種規律,從而幫助自己達成自己想要的一種目標或者生活,這就是悟道。簡單的來說,凡是能在某個領域中找到其中的規律(“道”),那這個人絕對不會貧窮。你可以回想下,那些優秀的上位者哪個不是很有智慧的?
由于平臺的規則,我得盡量避免一些角色的描述,大家各自體會理解說的是哪些人吧。這么說吧,顯明認識許多青年才俊和位高權重的人,毫不夸張的說,他們的決定至少能影響上百萬人。拋開命運的安排不說,我發現這些人身上有個共性:從不把自己的個人意志放在第一位,反而是讓自己順從環境的發展來進行推動事情進展和自己的發展。用某人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何謂“無我”?“無我”,是“無私”,是“忘我”;“無我”,是“無畏”,是“舍我”;“無我”,是“無愧”,是“真我”。(這段話摘自《央廣網》,接下來從“小我”的角度把這段話和大家做個解析)
這段話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無私、忘我
因為無私、忘我,才可以融入集體中,才可以不與集體產生矛盾,才能安全。
二、無畏、舍我
因為不與集體產生矛盾,就不用害怕別人對自己有針對性,也因為無私和忘我,所以也難以被別人抓到把柄,自然就不用害怕擔心什么了。因為你就是集體,你成為了集體。有句話說得好:“成為大海的最好方法就是把自己變成一滴水融入到海中。”
三、無愧、真我
有句古話是這么說的:“將欲取之,必先予之”。雖然用這種說法聽起來好像很“功利”,但“以其不自生故而長生”其實也是這個道理。當你能無愧于心利眾生時,眾生也會對你有利。這就是佛家講的“世人只知我在度眾生,殊不知眾生也在度我”。而此處的“真我”,用“小我”的角度來說也可以理解為更好的我。
簡單來說:想要駕馭萬物,首先要先融入萬物,然后靠近它,學習它,成為它,超越它。成為道,而后駕馭道。我就是道,道就是我。這就是“天人合一”。
再來說下為何敢說《如何“順天改命”?答:以弱勝強!》那篇文章講的是道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莊子。老子的經典著作《道德經》說“無為而無不為”,莊子說“萬物與我并生,天地與我為一”,老子的經典手勢又是豎起一根手指,代表“天人合一,與道相合”。可以理解為這些都是一種無為的狀態,這種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處于一種無和有的之間,恍恍惚惚之間。無為是一種靜,但這種靜是動中有靜。這種無為更像是一種,與夢幻泡影的現實世界合一的狀態,一種真正的無為、無我,但我無處不在。在這借用我某個朋友的話來說就是“我不知道哪個是真的我,但我知道哪個該是我。”所以他才一路高升坐到了那個位置。
講到這的時候本想再深入講講,但覺得其實講的已經夠多了,再講就畫蛇添足了。至于能吸收體悟到多少,就要看你的閱歷和體悟能力了。建議把這篇文章結合著上一篇文章一起閱讀會更好。
最后借用莊子的一句話再來講下這件事吧:《逍遙游》中說“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天下篇》講“不離于宗,謂之天人。不離于精,謂之神人。不離于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于變化,謂之圣人。”請問,你想成為哪種人?
參考注解:
至人無己:由于沒有自我的束縛,至人能夠達到真正的自由自在,他們的行動和思想都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真正做到了隨遇而安,逍遙游于世間。
神人無功:他們明白自然法則,并按此行事,所以他們的行為看起來似乎沒有什么顯著的功績,但實際上是符合大道的運行,實現了真正的自然而然。
圣人無名:他們通過無形的教化影響他人,而不是靠名聲和地位。他們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行為和智慧去啟發和幫助他人,而不留下任何形式上的痕跡。他們不擁有一切,卻可以運用一切,成為一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