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城市更新強調微改造和防止大拆大建的理念,微改造的方式,也在不斷地探索與嘗試中,向更多事關城市建設治理的領域廣泛應用。
今年西安就將市政道路微改造作為一項頗為重要的城市治理命題進行推進,形成了全年要完成的任務目標,以“小投入、大成效”解決交通擁堵難題。
在7月西安完成咸寧路、明光路兩條微改造后,近期還有更多的道路微改造項目前期招標大批量推進,預示著西安市政道路微改造系統治理即將全面展開。
而什么是道路微改造?西安將如何進行道路微改造?又會為道路通行帶來什么樣的效果?
XI'AN
聚焦微改造 西安今年的治堵重心
其實,近年來西安一直在進行道路微改造,只是今年的規模和力度頗大,重視程度可謂前所未有。
年初之時,“實施小切口、微改造工程”就被列入了西安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并且在西安2024年30件為民實事中,提出要選擇100條城市主干道和支路開展工程微改造和智慧化改造試點。
政府工作報告作為傳遞發展信號的重要渠道,無疑意味著道路微改造將成為西安今年改善城市交通的工作側重點。
從西安對于道路微改造的定位和重要性來看,作為特大城市西安,面對著發展方式正在從規模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治理模式正在從強調局部單體功能向追求集成效能轉變、建設理念已經從注重突出形象向突出群眾感受轉變等等挑戰與要求。
而在加強城市道路治理方面,此前西安市長葉牛平提出,今年以來,西安聚焦解決交通擁堵“大城市病”,著眼補齊市政道路體系規劃、路網結構、通行功能短板,秉持“微改造、精治理,小投入、大成效,動則快、動則成”原則。
住建部門作為道路微改造的主要參與部門,近期西安住建局在會議上提出,要以市政道路微改造系統治理為突破口,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更新改造、重點片區開發、基層社區治理等取得新成效,為城市發展賦能。
值得注意的是,會上提出的要求第一點便指向了要“堅持微改造理念,不搞大拆大建”,這意味著在具體項目實施中,現狀道路是基礎,重心不是“建”,而是“改”。
具體到西安將對哪些道路進行改造,從公開的招標信息中,我們觀察到西安發布了二環路11處擁堵點交通優化工程、雁塔路立交交通優化工程,以及城市主干道、次支路等諸多市政道路微改造項目。
從招標的次序與節奏來看,咸寧路、明光路這兩條作為探索性和示范性的先期項目,5月正式開工,歷時40余天時間,在7月份完成改造。
與此同步的,西安進行了第一批40條城市次支路微改造治理、長安路-未央路主干道、東西大街及延伸線等項目的前期招標推進工作,目前的招標進程也已經即將完成,進入落地施工階段。
據了解,咸寧路、明光路微改造中所形成的經驗,隨后將運用到全市主干路微改造系統治理項目中。
XI'AN
西安三環內,路網微改造如何改?
除過已完成的咸寧路、明光路微改造,接下來西安將推進40余條道路微改造項目,涉及城市主干道、次支路等。
這些項目,分布在西安三環以內,涉及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未央區、雁塔區、經開區、浐灞國際港等區縣及開發區。
項目包含次干路20條,總長約35.4km;支路20條,總長約23.4km,投資總額大致1.7億元。
這些道路微改造到底要改什么?又會達到什么樣的效果?我們以明光路這條已經完成改造的具體案例來看。
明光路此前存在交叉口通行效率低、行人過街無二次等待區、智慧交管設施覆蓋率低等共性問題外,還存在轉向交通不暢,沿線違章掉頭、違章停車現象普遍、部分公交站形式和位置不合理等突出問題。
在改造過程中,采用了增設導流島、渠化拓寬、拆除部分分隔帶等等方式,增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明晰路權,引導人、非、車各行其道,減少多類型道路參與者之間的沖突。
改造后的明光路-鳳城五路十字
總體來說,微改造不是簡單的改建、擴建或新建,而是以小規模的拆,例如分隔帶、人行道等,拓寬道路空間。以及道路功能和空間的重新劃分設置,例如劃分右轉道、增設左轉道、二次等待區、非機動車道等等,提升道路的通行力。
而我們也可以從下階段將進行的40條次支路微改造的改造內容看到,改造范圍基本可整理為7個方面:
(1)道路交叉口優化。采用交叉口渠化、增設導流島、增大交叉口半徑等方法增強交叉口通行能力;采用完善交叉口處行人二次過街等方法,減少人車干擾,保證行人安全。
(2)公交站點優化。結合現狀道路條件,將直線式公交站改造為港灣式公交站,減少公交??繉ι鐣囕v通行的干擾。
(3)慢行交通環境優化。對人行道或非機動車道上的障礙物進行遷移,改善慢行交通環境。
(4)提升完善人行道功能。對不滿足使用標準的現狀人行道面磚進行更換,完善盲道、無障礙設施等。
(5)車行道擴容。局部路段采用渠化拓寬的方式對車行道進行擴容,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6)規整停車位。結合現狀交通狀況對路內停車位進行規整,減少違規停車對道路交通的干擾。
(7)完善交通安全及管理設施。對沿線標志標線進行查漏補缺,提高交通引導效率;補充監控設施、流量檢測設備等,提高道路交通智慧管理水平。
相對于新建或改擴建一條道路,道路微改造的特點和優勢已然十分明顯,用1.7億完成40個次支路的改造,顯然要更有性價比。在施工周期上,幾個月便可完成改造優化道路通行能力的效率頗高,同時,施工對原本道路的使用影響也相對較小。
當然,在微改造中,有著不少的環節進行權衡與取舍。
例如,近期我們看到在對于北大街(西新街-光輝巷)段的微改造設計方案中,提出了遷移或不遷移兩側綠化帶兩種設計選擇,并公開進行民意調查。
遷移兩側綠化帶,恢復為瀝青路面,將雙向六車道改為雙向八車道。
優點--道路斷面形式和車輛行駛連續,車道數上下游一致,本路段預期交通功能提升10~20%。
缺點--道路風貌有一定改變。
保留兩側綠化帶原有綠化,機動車道維持雙向六車道。
優點--現有綠化帶保留,道路風貌改變少。
缺點--交通效率無法提升,車輛行駛不連續,車道數不匹配,擁堵狀況無明顯改善。
拆除方案
不拆除方案
從中心城區的用地空間來看,必須做出取舍,而該段又處于城墻范圍之內,城市綠化亦十分重要,是選擇增加車道,還是選擇保留綠化,即便是進行民意調查,不同人也會有不同的觀點,最終還是需要官方做出選擇。
實際上,對于已建成城區來說,無論是拓寬還是新建道路,需要進行大量的協調工作,小到隔離帶的拆除,大到為打通斷頭路,補充城市路網而要進行城中村及沿線建筑物的拆除,除修路外,還要投入更多的財力進行拆遷補償和安置。
而在新的城市更新理念中,早在2021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防止大拆大建問題的通知》中,針對老城區傳統格局與街巷肌理,就提出了不隨意拉直拓寬道路,不修大馬路、建大廣場等等要求。
具體到西安,今年大規模規劃實施三環內道路微改造,是城市更新進入微改造的一個側面。
這種道路改造理念的趨勢,也意味著坊間大眾所期待的城市路網大改造,例如二三環改造中,架高架、擴寬道路等等想象,以及“南2.5環”二期未實施的規劃等等需要大規模拆遷為道路建設騰出空間的項目,可能在短期內看不到理想的推進效果。
當然,城市路網建設,既要有新建道路拉大、豐富路網體系,也需要根據現狀問題進行微改造的優化提升。
西安在城市道路體系建設的過程中,過去因為規劃、財力等等原因,使道路建設留下過遺憾,而在未來道路建設中,亦期待能夠立足長遠、遠瞻未來,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讓路網建設有成效見實效。
編輯:Lyna
審核:解革
監制:號稱嬉皮
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