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但是你聽說過“共享院子”嗎?2023年以來,在四川天府新區,出現了一種全新的鄉村振興發展模式,村民們將閑置的農房打造成可共享的院子,招引經營者,發展新業態,給沉寂的鄉村聚攏了人氣,也給村民們帶來了財氣。近日,記者進行了現場探訪。
從龍泉山中段遠眺天府新區
來了就想留下,共享院子帶來創業機會
“當天簽合同,一周辦齊證照,短短兩個月就開業了!”來自廣東的90后女生盧浩菊,是歸院的主理人。她告訴四川手機報,去年3月,她和朋友開車到天府新區太平街道桃源村游玩,一眼就喜歡上了山頂的風景。當得知可以在當地通過“共享院子”的模式租賃閑置農房,幾人當即決定留下創業。當天就跟房東簽了合同。
在當地村委、街道辦的支持下,盧浩菊跟小伙伴們很快辦好了各項手續,完成了小院打造。當年5月,一個集住宿、餐飲、閱讀于一體的小院就順利開業了。“總共投入了一百五十多萬元,目前經營情況比較樂觀。院子吸引了不少回頭客。”盧浩菊說。
航拍歸院外景
什么是“共享院子”?本質是合作共享
“按照公園城市鄉村表達建設指南,四川天府新區致力于城鄉融合,提出了‘共享院子’模式。”天府新區太平街道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劉滔介紹,該模式選取5到15戶相對集中的農房聚落,按照“集體經濟組織+鄉村合伙人/主理人/運營師+村民”的共建共享合作方式,盤活林盤、農房等鄉村閑置資源,打造鄉村辦公、民宿、藝展、文創等新業態和消費新場景。
劉滔表示,共享院子的本質為“合作、共享”,是多方參與、互利共贏的模式。一方面,天府新區作為“背靠2100萬人口超大城市”的國家級新區。創業者們在這里可以獲得超多的發展機會,享受配套的基礎設施、創業扶持等政策。另一方面,當地村民們至少可以獲得房租、務工工資、農產品銷售三筆收入。
歸院餐飲區
為何推出共享院子?突破農村發展瓶頸
“我們村地處盆地丘陵地區,近年來老齡化、空心化嚴重,大量農房閑置。”桃源村黨委副書記鄭強告訴記者,村里的傳統產業是水果種植,目前已進入品種更新換代的瓶頸期,產業發展亟需新的突破。天府新區提出的共享院子模式正好契合了村里的現狀。
鄭強介紹,僅桃源村推出的“袁家灣云景共享院子”目前就吸引了7個主理人入駐,打造了畫家工作室、民宿、下午茶等7個消費新場景。去年以來,帶動全村增收超百萬元,人均收入突破3萬元。目前,村里已啟動新一輪招引工作,預計到今年底還將新增5至8個創業主體。
航拍桃源村
給村民帶來什么?就業、增收、獲得感
“僅我們歸院就為當地村民帶來了5個就業崗位。”在盧浩菊的指引下,記者看到幾位村民正在打掃、制作茶飲等。六十多歲的當地村民張小林告訴記者,自從小院開業以來,她在家門口就可以上班了,每月工資3500元。“我現在跟小年輕合作得很好,普通話都跟他們學會了。”她笑著說。
除了就近就業,不少村民們還參與了創業。當地村民、友人家小院主理人彭立霞介紹,通過將自家閑置農房改造成民宿,既實現了自己的美麗庭院夢,又給家里增加了一筆收入。民宿很受顧客歡迎,客流量遠超自己的預期,“基本上要預約才能訂到房”。
友人家小院外景
共享院子持續上新,助力打造和美鄉村
據了解,天府新區直管區70%的區域、近400平方公里為生態和農業區域,是新區鄉村振興的主戰場。近年來,天府新區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努力打造公園城市語境下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經過一年的實踐,目前,天府新區太平、煎茶、新興、永興、籍田5個街道,共推出了9個不同主題的共享院子。不僅為創業者們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良好的人居環境,還提供品牌宣傳、運營支持等,更有共享院子專項資金支持、美麗院落資金支持、人才支持政策、社區商業支持政策。
今年6月18日,天府新區召開了2024鄉村振興共享院子推介會,現場推介了一批共享院子產業資源,并發布了機會清單,吸引了700余位意向企業代表、主理人參加,場面火爆。
街道辦工作人員走訪小院主理人
采訪結束,劉滔等人還在逐一走訪各個小院,檢查衛生、叮囑安全注意事項、詢問困難……細致服務贏得創業者們連連點贊。“我現在是這邊的新村民了,已經完全融入到村民當中了。”盧浩菊打算跟妹妹一直在這里生活下去。
(川網傳媒·四川手機報記者 劉瑞強 實習生 王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