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烏克蘭新聞網站“censor.net”在8月4日發表的文章稱,俄羅斯開通了一條在烏克蘭國土上的新鐵路。鐵路線從位于俄羅斯國土的頓河畔羅斯托夫開始,然后途經烏克蘭東南地區最終抵達馬里烏波爾。這并不是俄羅斯在已經占領的烏克蘭國土上修筑的第一條鐵路。從2023年開始,俄羅斯的工程部隊和來自本土的施工公司加速在烏克蘭修建新的公路、鐵路和橋梁。這樣的決定無疑來自普京領導下的俄最高統帥部。讓人感嘆普京和他的俄羅斯也化身“基建狂魔”。
從羅斯托夫到馬里烏波爾的鐵路可以有效改善在第聶伯河下游、扎波羅熱地區和頓涅茨克南部地區的俄軍后勤情況。2022年“特別軍事行動”發起后,俄軍O集群的一部分從克里米亞出發,沿亞速海沿岸向東北方向推進。最終在拿下梅利托波爾、別爾江斯克和馬里烏波爾以后,打通了亞速海沿岸“陸橋”,俄軍在赫爾松、扎波羅熱、頓涅茨克地區的占領地連為一體。
但因為當地缺乏道路——特別是運量巨大的鐵路,俄烏戰場南部地區的補給無法直接運達,而需要繞一個大圈。在俄羅斯本土先南運到高加索山區北緣的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再往西抵達塔曼半島,經過鐵路公路兩用的克里米亞大橋跨越刻赤海峽,抵達克里米亞半島后卸車,再通過公路短途運輸向北進入烏克蘭,抵達當地的俄軍部隊。
鐵路修通后,火車可以直接由俄羅斯本土開到烏克蘭東南地區,然后再經過短途的汽車轉運,補給物資就可以抵達前線部隊的手中。運輸距離要短得多,時間上也節約了不少。這可以大幅提高俄烏戰場南部地區俄軍的補給水平。能更方便地得到更多的彈藥、油料、裝備、食品、藥品,那么部隊的戰斗力肯定也會得到提升。戰爭不僅是前線部隊的較量,更是后勤能力的較量。
俄軍在其他占領區修建鐵路也有類似目的。不過大修鐵路也暴露出俄軍部隊的一個致命缺陷,就是軍隊編制內的運輸能力相當缺乏,汽車運輸能力糟糕。在謝爾久科夫和紹伊古擔任俄羅斯國防部長時,進行編制改革的根本著眼點是壓縮軍隊員額、降低軍費開支,打造一支小而精、可不經動員就快速投入局部戰爭的新軍。蘇聯時期遺留下來、面向大規模全面戰爭的軍事院校、倉儲基地、基干動員部隊被大量裁撤,后勤部隊也遭到大刀闊斧地縮編。其最終的成果就是所謂“營戰斗群”。
如果俄羅斯面對的是類似車臣、格魯吉亞等小規模局部戰爭,那么上述改編的作用將是相當積極的。但俄軍最終卻被卷入了一場蘇聯式的全面戰爭之中,對后勤部隊的“精簡”就帶來了災難性后果?!疤貏e軍事行動”初期,進攻烏克蘭的俄軍三個戰役集群,加在一起也只有4000輛卡車,有相當多的后勤任務居然被“外包”給了民間公司!前線俄軍從戰爭爆發伊始就陷入了缺彈、缺油、缺救護,甚至連食品都不夠的尷尬局面。俄軍的后勤仍相當依賴鐵路,只要戰線距離鐵路線超過了一定距離,俄軍的卡車根本就沒有能力完成轉運任務。
隨著俄軍進行局部動員、戰爭進入僵局后,俄軍的后勤困境有所彌補,但汽車運輸能力差、過分依賴鐵路的弱點仍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因為缺乏卡車,俄軍甚至不得不啟封一些蘇聯時期庫存留下老掉牙的車輛,比如嘎斯—66和吉斯—130等20世紀60年代初定型的卡車。而鐵路線是比較脆弱的,對手通過一些破壞活動就可以對俄軍的補給造成很大干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