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是我國兒童意外傷害死亡的重要原因,暑期是兒童溺水高發時段。為此,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聯合全國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中國婦女報制作了《暑期防溺水 這些要知道》系列短視頻。希望廣大家長和孩子們共同觀看,學習知識,掌握技能,遠離溺水危險,度過一個安全快樂的假期。
防溺水“六不”要牢記
廣大師生家長需牢記“六不”原則。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隊的情況下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到無安全措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讓我們共同避免溺水事故的發生,讓歡樂假日與安全相伴。
危險水域不要碰
未知的危險水域可能潛藏著巨大安全隱患,如水草纏絆、地形深淺不一、暗流旋渦、水溫與人體體溫相差大、無人監管等,我們應學會識別和遠離這些危險區域。此外,前往涉水景區(如河湖、海濱等)游玩或乘坐游樂設施(比如激流、游船等)前應首先確認營業資質和是否配備適合兒童的救生器材,確保戲水活動的安全無憂。
防溺“盲點”勿忽視
溺水事故有時會發生在意想不到的時刻和地點,例如家中的臉盆、浴盆、浴缸、水缸等,或景觀池、窨井,甚至在正規泳池還會因抽筋和嗆水等原因溺水。我們必須提高警惕,學會留意和避開這些隱形的危險,確保我們的活動范圍安全可靠。
家長監管要到位
作為家長,有責任監管孩子的安全。在夏季戲水高峰期,對孩子離家外出需做到“四知道”。知道孩子的去向、知道孩子的同伴、知道孩子的活動內容和范圍、知道孩子回家的時間。讓我們共同守護孩子們的生命安全,為他們的成長保駕護航。
如何自救要知曉
自救技能在危急時刻可能成為生存的關鍵,我們應充分掌握溺水時的自救方法。溺水時請不要慌張,發現周圍有人時立即呼救;及時甩掉鞋子和口袋重物;身子下沉時,可將手掌向下壓;放松全身,讓身體漂浮在水面上,將頭浮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
遇人溺水不要慌
面對溺水者,應保持沉著冷靜。首先,大聲呼叫,尋求救生員或成人幫助,同時撥打119急救電話;切記不要直接跳下水或手拉手施救,避免造成連環溺水;可尋找救生圈、木板、竹竿、樹枝等拋向溺水者,同時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掌握科學的救生技巧才能進行有效的施救,為溺水者提供及時的幫助。
來源 |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編輯 |張昕瑤
責編 |王 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