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由AI生成
- 本期故事關(guān)鍵詞:金錢-
如果我們軟弱無力,連必要的經(jīng)濟條件都沒有,如何給予自己最親的人足夠的安全感呢?口口聲聲說,感情重要、健康重要,可是如果連必要的經(jīng)濟條件都沒有,如何保障親人們的幸福和健康呢?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絕大多數(shù)的人會選擇上學念書作為人生道路的開端,從小學開始正式念書,上初中、高中、大學。在這條較為漫長的學業(yè)道路上,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一部分人會在中途選擇其他的人生路徑,還有一小部分人選擇了繼續(xù)自己的學業(yè),念到了碩士乃至博士。
從當今社會的趨勢看,無論是國內(nèi),還是國外,本科學歷以上的人群比例逐漸增大,念到碩士的人大有人在,博士也不是很多年前那樣的“稀有動物”了。
以我所在的研究院 (環(huán)境科研事業(yè)單位) 為例,在職人員的數(shù)量長期穩(wěn)定在 120—140 人。2004 年,我來到單位的時候,擁有博士學位的只有 2 人,擁有碩士學位的不到 10 人。而如今,擁有博士學位的
已有 30 多人,擁有碩士學位的也有 40 多人。
十多年、二十多年寒窗苦讀之后,這些高學歷的人開啟了職場生涯,其中不少人以為畢業(yè)了,終于解放了,然而,過了一段時間之后,他們會發(fā)現(xiàn)這只是新的開始,還需要為了升職、晉職稱、獲取各種成果而繼續(xù)努力下去。這對選擇這條道路的絕大多數(shù)的人來說,意味著沒有盡頭,沒有高枕無憂。盡管前半生在學業(yè)道路上已經(jīng)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下半生還要在職場道路上繼續(xù)努力下去,直到退休。
而那些在學業(yè)的中途停下來的人,除非是含著金鑰匙出生,否則不得不在不同的道路上做出人生的選擇,有的人會選擇賣苦力打工,有的人會學一門手藝,有的人會選擇做生意……總之,人們會選擇各自的道,更為確切地說是“財?shù)馈薄?/p>
以上是從長達幾十年的人生不同階段的角度,簡單分析了大多數(shù)人的一生。進一步,從不同的人每一天生活狀況的角度,我們再次審視一下人的一生。
首先,我們觀察一下早晨的景象:很多上班族和學生是做不到自然醒的,不少人是著急忙慌地起床,快速洗漱,簡單吃點早餐之后出門,其中一部分人還要擠地鐵、擠公交車;做小生意的人呢,不少人需要從大清早開始忙碌起來,比如去批發(fā)市場進貨、出攤等;出租車司機們也需要早點起床,與夜班司機換班之后,開始白天的工作;不少自媒體工作者很早就起床,開始一天的工作。
再看看晚上的景象:很多學生回到家之后,不僅要完成學校的作業(yè),還要上各種線上或線下的補習班;有的上班族還需要在單位加班,也有不少人即便回到家,為了準備各種資格考試或提高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也要不斷地學習;很多做小生意的人,從一大早開始忙碌,到晚上還在忙碌著;很多做銷售或工程項目的人,為了提高業(yè)績、拿到項目,笑著臉陪客戶吃飯、喝酒,盡管很多人的內(nèi)心很不情愿,身體狀況也不允許。
顯然,不論從大尺度的人生不同階段的角度看,還是從小尺度的不同的人一天生活狀況的角度看,我們都能夠看出,盡管很多人沒那么開心,甚至是不情愿,但很多時候人們沒有其他選擇,該上學的時候就要上學,該上班的時候就要上班。
那么,人一輩子就這樣學習和工作,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根據(jù)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見圖 1?1),人們的需求從低到高,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 (社交需求)、尊重的需求、求知的需求、審美的需求、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超越的需求。其中,前三個需求為缺失性基礎(chǔ)需求,后五個需求為成長性高層級需求。
或許一些人不愿意承認,也不愿意接受這個現(xiàn)實,但不可否認的是,對絕大多數(shù)的人來說,他們付出努力,首先是為了賺取更多的錢,以滿足生理、安全、歸屬與愛等方面的需求。 與此同時,人們普遍會在擁有一定經(jīng)濟基礎(chǔ)的條件下,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
所以,我們也不難理解 《百萬富翁的智慧和生活鑰匙》 的作者史蒂夫·格瑞葛所說的這句話:“在生活中有三種東西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并渴求的 ——財富、健康和愛,任何事物都是由這三點派生出來的。”
有些人說健康比金錢重要,也有些人說感情比金錢重要。其實,在我看來,三者之間不是相互比較的關(guān)系,更不是相互排斥的關(guān)系,而是在不同的人身上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其中,錢在這些關(guān)系中起到“放大鏡”的作用。
對自律的人來說,有錢意味著可以享受到更健康的食物、更好的居住條件,以及醫(yī)療條件等,讓自己更加健康;而對不自律的人來說,有錢意味著他們會大吃大喝、為所欲為,損耗自己的健康。
對注重感情的人來說,有錢意味著會有更多的資源去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環(huán)境,讓家人享受更美好的生活,從而促進彼此的感情;而對薄情的人來說,有錢意味著他們會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暴露本性。
所以,不是錢讓一個人不夠健康,而是其人原本就不夠自律;不是錢讓一個人變得更壞,而是其人原本就這樣,只是一直沒有暴露自己的本性而已;不是錢破壞了彼此的感情,而是彼此的感情原本就沒有那么牢固。
話說回來,如果連必要的經(jīng)濟條件都沒有呢?什么叫必要的經(jīng)濟條件?就像曾經(jīng)的我一樣,在父母六十大壽的時候,也拿不出幾個錢孝敬父母;該給孩子準備學區(qū)房的時候,也買不起……所謂必要的經(jīng)濟條件,就是滿足這些需求的錢啊。
如果我們軟弱無力,連必要的經(jīng)濟條件都沒有,如何給予自己最親的人足夠的安全感呢?口口聲聲說,感情重要、健康重要,可是如果連必要的經(jīng)濟條件都沒有,如何保障親人們的幸福和健康呢?
所以,用通俗的話講,對絕大多數(shù)的人來說,努力學習、努力工作,首先是為了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從而賺取更多的錢,讓自己和家人更加健康、幸福。只是有些人比較早意識到這一點,而有些人比較晚才意識到。
在滿足自身必要的經(jīng)濟條件的基礎(chǔ)上,繼續(xù)努力,隨著自身技能和思維層次的提高,我們還可以利用錢這個“放大器”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以滿足自己更高層級的需求。
本文節(jié)選自|《普通人的財務(wù)自由之路》
作者|東國 羅國華 著
About us
主編:鹿|本期編輯:流星雨
投稿/商務(wù)合作/咨詢
微信后臺留言or 郵箱:wmsygsdr@163.com
我們是有故事的人|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官方故事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