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車網?熱點關注:最近,一輛奔馳電動車在韓國一地下車庫的突然自燃,不僅讓韓國消防人員撲救了6個多小時,而且損失慘重,展示了電動車在地庫自燃的威力和嚴重的危害性。
這場大火發生在8月1日早晨6點15分,地點位于韓國仁川市青羅洞社區地下停車庫。根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消防部門派出了近200名消防員和80部消防車輛前往現場滅火,火勢在12時左右得到控制。火災造成停車場內的70多輛汽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公寓內的100余位居民被疏散,其中16名居民因吸入濃煙被送到附近醫院就醫。
另有韓國媒體報道,原先統計的受害車輛從70多輛擴大到140多輛,其中40輛遭大火燃燒,100多輛因此遭到損毀。消防緊急疏散了103名住戶,通過云梯車救出106名住戶。直到撲救了8小時20分鐘,才終于將大火撲滅。
之前關于電動車在地庫自燃的報道,除了自燃車輛外,大都是相鄰的少量車輛被燒壞,這次竟然燒壞了百輛以上,且樓上的大量住戶也需要疏散營救,足見其危險性和危害性有多大。
從監控視頻看,這次火災之所以嚴重,無疑與著火時間發生在清晨,地庫車輛密集,有很大關系。再加上電動車起火速度快,爆燃威力大,不易撲滅,造成如此大的損失,并不奇怪。好在未造成人員死亡,已是不幸中的萬幸。
值得注意的是,車輛密集的地下車庫,其實已經非常多,在城市的鬧市區,在人口密集的住宅區,地下停車庫經常會出現車滿為患。一旦電動車在這樣的地下車庫發生自燃,后果往往很難設想。尤其是隨著電動車越來越多,這樣的概率也會不斷增大,悲劇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目前,有的小區實行了禁止電動車進入地庫的措施,但仍然是個別現象,并且在不同的地區和社區,人們的認知也不一樣。究竟如何防患于未然,似乎并沒有引起人們和相關部門的普遍重視。
在海運領域,相關部門和機構,已經認識到了電動車起火的危險性,是非常重視的。國際海事組織(IMO)在《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IMDG)中,就將包括電動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列入了9類危險貨物,并具有相應的應對措施。中國的渤海輪渡公司,就不允許新能源汽車進入客滾船。新能源汽車過瓊州海峽,也有各項嚴格規定。可以說,海運領域對新能源汽車危險性的防范,還是相當到位的。
就地下車庫來說,雖然在逃生和營救方面,要比海上方便,但仍然有很多局限性。例如,消防車進入地下車庫困難,地下車庫的車輛也很密集,特別是新能源車無論在什么地方,都燃爆迅速,著火威力大,滅火難度大,很容易造成嚴重損失。
因此,韓國這次的電動車火災,無疑給全球都敲響了警鐘。不知國人和相關部門,是否從中看到了危險,能否對電動車在地下車庫的安全問題,高度重視起來。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和消費大國,更應該從中吸取經驗教訓,盡快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以應對新能源汽車在地下車庫可能出現的自燃問題,做到防患于未然。
《浙江車網》原創,主筆:莊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