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7月,日本東京及其周邊地區經歷了極端高溫天氣。據日本氣象廳的數據,該月日本全國平均氣溫為1898年開始統計以來的同月最高值。在炎熱氣象條件的影響下,本月東京總共約123人疑似死于高溫中暑。
日本東京7月份到底有多熱?
根據日本氣象廳的數據,2024年7月,日本全國的平均氣溫達到了有統計以來的最高水平。具體來說,月平均氣溫偏差為+2.16攝氏度,超過了1898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所有記錄。
日本全國153個氣象臺中有62個地點的7月月平均氣溫創下了歷史新高,包括12個地點的并列記錄。這表明日本大部分地區在7月份都經歷了異常高溫。
在7月份,日本多地出現了4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例如,靜岡縣浜松市天龍區在7月29日觀測到的最高氣溫達到了40.2攝氏度,刷新了日本全國2024年以來的最高氣溫紀錄。
栃木縣佐野市在7月29日的氣溫更是達到了41攝氏度,這是日本2024年以來測得的最高氣溫,也是該國有記錄以來的第二高溫。
此外,東京等大城市也多次出現接近或超過38攝氏度的高溫天氣。
日本高溫天氣的影響
日本近期的高溫天氣,特別是2024年7月份以來的極端高溫,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從對當地人的健康影響看,高溫天氣導致日本全國中暑病例顯著增加。據日本總務省消防廳發布的數據,7月22日至28日的一周內,全國因中暑被送醫的患者約1.27萬人,其中23人死亡。特別是在東京都,7月份可能因中暑死亡的人數達到123人,較2023年同期增加28人。多地醫院因中暑患者激增而陷入緊張狀態。
而死者中大多數為老年人,且多數死亡地點為室內,這表明高溫天氣對老年人和室內環境的人群構成了特別大的威脅。
高溫天氣還加劇了其他健康問題,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老年人、兒童、孕婦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受到高溫天氣的影響。
從對當地經濟的影響看,高溫天氣對農業生產造成了不利影響,極端高溫導致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影響糧食供應和農民收入。高溫天氣導致部分鐵軌因過熱而變形,存在安全隱患,部分軌道交通因此暫停運行或減速,這不僅影響了人們的出行,還可能對物流運輸造成不便。同時,高溫天氣下,空調等制冷設備的使用量大幅增加,導致電力需求激增。這可能對電力系統造成壓力,甚至引發停電等問題。
從對當地社會的影響看,高溫天氣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沉重負擔,人們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金錢來降溫消暑,如購買空調、電風扇等制冷設備以及支付高額的電費。高溫天氣還增加了公共安全風險,例如,高溫可能導致火災等事故頻發;海濱浴場等場所的游客增多也增加了溺水等意外事故的風險。
由于中暑危險“極高”,日本氣象廳和環境省已面向多個都縣發布了“警惕中暑警報”。
為什么東京今年夏天這么熱?
東京今年夏天出奇的熱,筆者認為是綜合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比如: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方面,近年來,全球平均氣溫持續上升,這是導致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等機構的數據,2024年5月就已經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熱5月之一,這表明全球變暖趨勢仍在加劇。
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極端高溫天氣事件的頻率和強度都有所增加。東京作為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顯著的地區之一,今年夏天也遭受了極端高溫的襲擊。
在區域氣候特征方面,東京地處中緯度地區,夏季受太平洋高壓系統的影響顯著。太平洋高壓的增強和東移會導致日本東部沿海地區氣溫上升,濕度增加,從而加劇炎熱感。同時,東京是高度城市化的地區,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等大量人工構筑物會吸收并重新輻射熱量,形成城市熱島效應。這種效應使得城市內部的氣溫明顯高于周邊郊區,進一步加劇了東京的炎熱程度。
在具體氣象條件方面,在東京今年夏天出現極端高溫的時期,該地區往往處于高壓脊的控制之下。高壓脊是水平方向上氣壓相對較高的區域,其下方空氣下沉并增溫,導致天氣晴朗且氣溫上升。而且在極端高溫天氣期間,東京及周邊地區往往缺乏有效降水。降水的減少使得地表水分蒸發減少,濕度降低,從而加劇了炎熱感。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7月份疑似123人中暑死亡,其中121人都在室內,有人分析主要是因為很多日本老人舍不得電費,沒有開空調所致。日本自己的經濟學家都說,“東京之所以這么熱,其實是日本中產階級返貧的體現。”不知道大家對此觀點認同與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