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發現:女人在不同的年紀,生活的主旋律和個人的需求,是不同的。
比如,十多歲的女孩,不會早戀,而是努力學習;
二十多歲的女孩,開始對異性產生興趣;
但三十歲往后的女性,可能經歷過感情的風風雨雨,會對男人失望,也可能會越挫越勇……
那么,女人到底到了多少歲,才不需要男人,不對異性有興趣?
其實,取決于這三點。
一,追逐愛情與實現自我的取舍
社會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相信不少朋友都有所了解。
一個人活著有五大需要,由下而上,像是一個金字塔。
- 在這座塔的頂端,就是實現人生理想;
- 而塔的第三層次,是歸屬和愛的需要,也就是對親密關系的追求;
- 塔的最底層是生理需要,其中包括了性,因為這就像吃飯和睡覺一樣重要。
但是,每個女人的認知不一樣,也就決定了,她們是更想要和男人纏綿,還是努力找尋自己想要的生活。
比如,《玫瑰的故事》里,玫瑰剛畢業,遇見了生理上十分喜歡的男人,愿意為了對方放棄有大好前途的工作;
可等到年歲的增長,吃盡了婚姻給她的苦,她就不愿意繼續在圍城里,讓生活被家庭瑣事占據。
所以,玫瑰不顧老公的反對,就是想出去找工作,兩個人為此頻繁爭吵,最后更是走上了離婚的歸途。
女人如果在二十歲的時候追求愛情,自然對男人有興趣;但女人如果在三十歲的時候追求事業,自然把心思全放在征服星辰大海上,男人只會影響她們賺錢的速度。
二,精神世界是否豐富
作家劉瑜在《送你一顆子彈》里寫道:
也許他們熱愛工作吧,也許他們熱愛旅游吧,也許他們熱愛偵探小說吧,也許他們熱愛滑雪吧。總要熱愛一點什么吧,據說,人活著,是要有精神支柱的。
有些女人的精神寄托是書;有些女人的精神寄托是旅游;有些女人的精神寄托是男人……
就像心理學家羅蘭·米勒說過:人都有歸屬感的需要,就算分手了,新的伴侶和前任差別很大,但同樣也能滿足我們的歸屬需要。
所以,年輕且沒有吃過愛情的苦的女人,如果沒有找到其他熱愛,才會一天也離不開男人;
年長且受過婚姻折磨的女人,有特別多消遣時光的休閑活動,反而一天也不想跟男人有瓜葛,只想要一片屬于自己的凈土。
三,財富和社會地位是否高于常人
過去的女人,社會地位低,通常也不用讀書,保持好貞潔待嫁。
現在的女人,如果享受過經濟獨立給她帶來的自由,甚至是權力給她帶來的快感,自然就不在情情愛愛里沉溺。
同時,演化心理學家戴維·巴斯更是明確指出了,為什么越來越多女人愿意婚前發生性行為?
因為獨立的她們,不需要像過去的女人,只能過掌心向上的生活而保持所謂的干凈去討好男人。
再加上女人的慕強心理,使得財富多,地位高的女人,根本不會用正眼瞧比自己差勁的男人。
所以,女人多少歲會對男人失去興趣?其實,與年紀無關,而是與你如今所面對的女人,她所擁有的條件和三觀決定。
就算到了六十歲,女人如果依然追求愛情,她也能繼續和男人談情說愛。
但二十歲的小姑娘,如果用功學習,或者有其他生活目標,再多男人來獻殷勤,也不能讓她動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