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獨立報》在7月底發表了一篇名為《鮑里斯.約翰遜表示:唐納德.特朗普將堅定而果斷地支持烏克蘭》的報道。文章提到了英國前首相約翰遜在與特朗普會談后的感受,以及他所知道的特朗普對烏克蘭問題的態度。這里可以引申出有關俄烏全面沖突中烏克蘭未來命運走向的相關方案。
首先,我們看兩個相對具有可行性的方案。第一是“約翰遜—特朗普”方案,其核心在于“土地換取北約門票”。鮑里斯.約翰遜擔任英國首相期間,恰逢俄烏全面開戰。他是北約諸國領導人中最早明確宣布支持烏克蘭、并承諾對烏提供軍事援助的。在俄軍閃擊基輔的最危難時候,大部分國家都認為烏克蘭亡國在即,只有他對澤連斯基的求援電話進行了積極答復:“頂住!援助馬上就到”。
但作為一個現實的政治家,他也明白在后續的持久戰中,烏克蘭難以戰勝俄羅斯,便提出雙方回到2022年2月線—也就是戰爭爆發時的實際控制線。這意味著俄羅斯將從相當一部分占領的烏克蘭國土撤軍,但烏克蘭也要割讓盧甘斯克、頓涅茨克的部分地區和克里米亞的全部。作為對烏克蘭的安全保證,北約將隨后吸收烏克蘭作為正式成員國。
特朗普作為美國下一任總統的熱門候選人,也積極支持這個方案。他認為如果俄羅斯不贊同這個計劃,就加大援烏力度,給俄軍重創逼迫其接受和議。如烏克蘭堅持要求收復全部國土,則切斷對烏援助。其所謂“24小時內解決俄烏沖突”,其實是對上述方案的一種夸張宣傳罷了。
第二是“朝鮮方案”。這一個方案對烏克蘭相對更加不利一些,但俄烏之間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更高。即如同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時那樣,雙方以戰場實際控制線為基礎停戰實現和平。這樣一來,俄羅斯有臺階下,烏克蘭亦可以通過后續加入北約、歐盟換取安全保證和經濟援助。
但根據烏克蘭民調顯示,大部分烏克蘭民眾對此無法接受,因為這意味著盧甘斯克、頓涅茨克州的大部分,扎波羅熱州的一部分,以及克里米亞的全部被割讓,四分之一國土將丟失。烏克蘭政府也對這個方案持否定態度。但如果戰場局勢繼續惡化,或許這個方案將成為討論的熱點。根據報道,美國政府內部一直有不少人支持這個方案,美國的態度也將對烏克蘭產生影響。
看完這兩個方案,讓我們再看看俄烏雙方各自的“理想方案”。澤連斯基提到的“烏克蘭方案”是回到1991年國界,也就是在蘇聯解體前后各加盟國協商確定的國界。俄羅斯必須歸還包括克里米亞在內的全部占領區。而俄羅斯的“普京方案”算是“獅子大開口”,要求得到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扎波羅熱四個州的全部土地,并以此作為談判的基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雙方的“理想方案”基本不具有現實意義,主要起到提振士氣、表明立場的作用。
俄烏全面沖突進入第三個年頭后,戰爭帶來的巨大傷亡和裝備損失都讓雙方都顯得有些后勁不足。全面戰爭對正常的國民經濟發展是巨大負擔。而北約諸國對戰爭的態度也存在自己的利益考量。時間進入2024年夏季后,雙方就停戰談判也釋放出了很多信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接觸。只能期望和平早日降臨到這片被戰火蹂躪的土地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